如何读懂“集异璧”?这是很多读者朋友阅读本书的最大困惑。《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特精版)上新,书中特附作者侯世达为GEB出版二十周年撰写的新版前言, 由他清晰地向读者阐明这本“读不懂的著作”的主旨和核心内容。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特精版)附赠藏书票和集异璧拼图
一本空前的奇书一本完全关于未来的书开启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是本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神书”,这是一本空前的奇书,一本杰出的科学普及名著,曾获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非小说类)。这本科普作品通过对数学家哥德尔的数理逻辑、版画家艾舍尔的版画、音乐家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人工智能、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等理论。
人们称它为“人工智能的《圣经》”,作者侯世达虽然不认同这个评价,但他对“我们大脑中的秘密软件结构”的描绘,开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
集异璧中文版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7 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全译本翻译费时 10 余年,译者近 10 人,侯世达本人也参与其中,提供了帮助。翻译的难度主要是侯世达要求采用“移译”的方式,译者就是作者,需要再创作,换成中国读者熟悉的例子和语言。
豆瓣热门科普图书TOP10集异璧中文版 豆瓣评分9.4
豆瓣网友评分9.4, 高亮短评:
-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读过此书的人,一种是没读过的人。
- 大一的时候逻辑课老师推荐这本看来是有道理的,刚高考完,智商还处于人生的至高点。
- 读了之后,你会感慨,怎么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书,玩出如此上乘的思想游戏。
- 艰难看完五章之后决定打五星,然后不再往下看了,放在书架上供起来。
“集异璧”到底在讲什么?
怎样读懂《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作者侯世达在GEB 二十周年版前言里亲自讲解
究竟这本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一条永恒的黄金辫带》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通常以其英文书名的首字母缩写词“GEB”相称——是都讲些关于什么的呢?
许多人以为书名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是一本关于一位数学家、一位画家和一位音乐家的书。但即便是最不经意的浏览也会发现,虽然他们不可否认地具有显赫的身份,但实质上他们在全书内容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轻微的。这本书绝对不可能只是关于这三个人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GEB 描述成“一本阐明数学、绘画、音乐从它们的核心来说实际上完全就是同样一件事的书”呢? 这可又是谬以千里了——尽管这样的描述我曾一次又一次地不仅从那些没读过这本书的,而且还从读过这本书的甚至是非常热心的读者那里听到过。
GEB 核心部分的主要意象和观念
不用说,公众这种普遍的困惑多年来令我相当沮丧,因为我确认我在这本书的行文中一遍又一遍地把我的意图讲出来了。然而很明显,这件事我做得还不够多,或者说做得还不够明晰。但是由于我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来再做一遍——而且,又是在这本书的显要位置——让我试着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说说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它是关于什么的,以及它的主要论题是什么。
一句话GEB是一个非常个人的尝试,以阐明有生命的存在体能够从非生命的东西产生出来是怎么回事。什么是一个自我[self],一个自我怎么能够从就像石块或者水坑那样没有自我的东西产生出来? 什么是一个“我”[I],为什么这种事的被发现(至少迄今为止)只和像诗人拉塞尔· 埃德森[Russell Edson]曾美妙地描述过的“恐惧和梦想中摇曳的脑瓜”有关——也即,只与置顶于用一对有点汗毛的通过关节相连的高跷杆来漫游世界的移动基座之上的某种嵌藏在保护硬壳中的一团软粘物质有关?
GEB是通过慢慢地构建起一个类比来着手处理这些问题的, 先把非生命的分子比作无意义的符号,进而把那些自我(也可以叫作那些“我”或者那些“灵魂”——随你高兴,只要是把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区分开来的叫法)比作特定的回旋型的、折曲型的、类似漩涡的、有意义的模式,这些模式只在特定类型的无意义符号系统中生成。正是这些奇怪的折曲的模式,让这本书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它上面,因为它们鲜为人知,少被赏识,违反直觉,而且颇具神秘。按理说弄懂这个不应该太难,我在书中通篇把这种奇怪的、圈型的模式称作“怪圈[strange loops]”,尽管在后面的一些章节里,我也用“缠结的层次结构[tangled hierarchies]”这个术语来表达基本上同样的观念。
艾舍尔效应:图中的河流一直往下流,最后又往上流走了吗?
这就是为什么从许多方面来说毛·康·艾舍尔——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的艺术——在“黄金辫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因为艾舍尔以他独特的方式同我一样为怪圈所着迷,而且事实上他是在各式各样的上下文中把它们画了出来,这些画全都是如此美妙地令人迷离和陶醉。不过当初我刚开始写我的书的时候,艾舍尔是完全不在考虑之列的(或者用我们此刻的说法,是不在圈里的);我当时草拟的书名是一句比较直白平常的术语“哥德尔定理与人类大脑”,而且我根本没有要引入悖论图画的想法,更别说那些好玩的对话了。只是由于我在写作关于我的怪圈概念的那一阵子, 我一遍又一遍地匆匆一瞥几乎下意识地在我心目中闪现的这幅或那幅艾舍尔的画作,以致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些图画在我自己心中与我正在写作的那些观念是如此相关联,而对我来说不去让我的读者也能体验我自己如此强烈感受到的这种关联性就是完全不合情理的了。于是艾舍尔的艺术被引进了本书。至于巴赫,我稍后会回过来讲他是怎样进入我的“关于心智和机器的隐喻赋格” 中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怪圈来。GEB 的灵感来自于我长久以来所持的信念,即“怪圈”的概念掌握着解开我们作为有意识的存在来称呼“存在”和“意识”这样一个神秘谜团的钥匙。我第一次有这种想法还是在青少年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痴迷地沉醉于琢磨数理逻辑中库特·哥德尔著名的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中所用到的典型的怪圈——人们可能都会觉得数理逻辑是这么一个艰涩难懂的境地,在那里我磕磕绊绊地在探索着关于自我和“我”的本质背后的秘密,然而我明明从纳格尔[Nagel]和纽曼[Newman]的书中听到了向我发出的尖叫:这正是它关乎的一切所在!
此篇前言不是深入细节的时候和地方——实际上这就是为什么写成了你手中的这一大本书,所以我如果想仅仅在这寥寥数页中就能够超越书的作者,这是有点自以为是了! ——但是有一件事必须直截了当说出来:出现在数学的形式系统(即,几组规则用来演变出一个数学真理的无穷序列,仅仅只通过机械地符号转换,而完全无关于隐藏在所处理的符号外形下的任何意义或想法) 中的哥德尔式的怪圈,是这样的一个圈,能使得该系统“感知自我”,谈论自我,成为“自我知晓的”,并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于拥有了这样的一个圈,一个形式系统获取了一个自我。
无意义的符号无关乎自身而获取意义 这太奇怪了,构造出使得这些粗略的“自我”存在其中的形式系统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无意义的符号。自我本身,这个东西, 它的产生仅仅是因为在无意义的符号之中的一种特别类型的回旋缠结的模式。但是这里我要坦言:我之所以重复地录入“无意义的符号”这个词组(就像在上两个句子中),我是动了点小心思的,因为我书中的陈述的一个关键的部分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当出现充分复杂的同构时,意义是不能被形式系统排除在外的。尽管你用了最大的努力来保持符号无意义,意义还是产生了!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特精版)[美]侯世达 著本书翻译组 译
*重新排版,版式疏朗,层次明晰,阅读更轻松舒适*全新皮面精装本,纸张色彩偏米黄,阅读体验更好*艾舍尔画作插图使用更高清版本印刷,欣赏效果更佳*附赠藏书票和集异璧拼图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侯世达是谁?
侯世达,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他的父亲罗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侯世达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意识、类比、心智哲学、文学翻译、数学和物理学,因其著作《Gödel, Escher, Bach》获得普利策新闻奖(非小说类别)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科学类别)。2009年成为美国哲学学会会员。201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是谁?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一个数学家,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三个不搭界的名人,为什么会有联系?
- 哥德尔:哥德尔定理曾经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定理。
- 艾舍尔:荷兰版画家,因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
- 巴赫:“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直译为《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一条永恒的黄金辫带》。但“Braid”这个英文多义词不仅在这里有双关的意味,而且作者还特意向我们指出,它作为一个数学名词暗示了正题和副题之间有“G、E、B”和“E、G、B”这种词首字母在次序上的照应,而且这个照应在书中许多地方要用到。
(两个“三字件”:“GEB—集异璧”和“EGB—异集璧”悬在空中,在室内三个相交汇的平面上投出字母—汉字状的影子。“三字件”是指两个造型奇特的木块,它们的形状使得它们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投影是三个不同的符号。)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