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加强安全管理与监控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隐患、风险等概念虽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使用,但让人明确厘清却并不容易。概念不清往往给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困扰,造成目标难以订立,工作难以细化实施,陷入弄半天不知道弄了啥的尴尬境地。

水利安全生产概念辨析 |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风险、隐患

别担心,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系统的梳理

这些安全基本概念,

让大家明概念、知区别、晓联系,

获得基于概念外延的融汇贯通、

举一反三的能力。


常见的基本概念

01

危险源(Hazard)


“危险源”的含义非常宽泛,根据不同行业特征以及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不断发展演化,且和研究者选取的事故致因理论高度绑定,学术界没有统一定义,不同标准规范中的定义也不同。


2011年修订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对危险源的定义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中,“危险源”的定义是: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包括其来源本身及导致来源存在的环境,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义。


危险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指能量或能量的载体,决定事故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不同行业的不同安全生产工作应结合行业规定和业务需求选取适用的定义,例如水利施工行业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时需采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导则(试行)》(办监督函〔2018〕1693号)中的定义“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水利安全生产概念辨析 |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风险、隐患

02

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 and Harmful Factors)


2009年,修订颁布的《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中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定义是: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如心理和生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物的因素,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环境因素,如室内外作业环境、地下作业环境等因素;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等因素。


03

风险(Risk)


通常使用事件后果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风险。2013年修订的《风险管理 术语》(GB/T23694-2013)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对风险的定义为: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水利安全生产概念辨析 |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风险、隐患

04

隐患(Hidden Peril)


隐患是一个在长期事故预防和生产实践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词,一般是指那些有明显缺陷、毛病的事物,是我国所特有的安全术语。


“隐患”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史·徐文华传》。《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隐患”解释为“潜藏的祸患”。《现代劳动关系词典》中事故隐患的定义是:指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在《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2008)中将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中,“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区别与联系

01

“危险源”与“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本质内容基本是相同的,为便于理解,可将危险源看做“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另外,“危险源”的定义表述与国际上的定义相通,易于与国际接轨,在外企工作的小伙伴还是采用“危险源”更妥当。


实际工作中常常以“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代替“危险源辨识”。原国家安监总局2017年发布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危险源辨识可采用《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或《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来进行,实际工作中,企业基本按照GB/T 13861进行危险源辨识。


02

“危险源”与“风险”


“危险源”与“风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风险是人们对危险源导致危害后果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主观评价。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和源头,而风险是危险源的一种属性。例如施工现场存放的乙炔应该辨识为危险源,乙炔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因此施工现场存在火灾爆炸的风险,引起火灾爆炸风险的危险源为乙炔。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部分行业对安全基本术语有特别的规定,应该按照行业要求开展风险管控工作,例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导则(试行)》(办监督函〔2018〕1693号)中明确重大危险源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03

“危险源”与隐患


隐患一定是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隐患,若危险源得到有效管控缺少触发条件(偶然性),则危险源转化不了事故隐患。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危险,虽有危险但有管用有效的措施,则风险可控受控,风险就不会转化成隐患,也就不会导致事故发生。


水利安全生产概念辨析 |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风险、隐患

04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


因为隐患属于第二类危险源,而安全风险管控既包括对第一类危险源的管控,也包括对第二类危险源的管控,所以理论上讲安全风险管控过程是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的。


水利安全生产概念辨析 | 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风险、隐患

我国当前安全生产事故特征,更多情况是辨识出了第一类危险源,也设置了必要的防护屏障,但往往是因为防护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太多导致失去了屏护作用,从而造成事故发生。所以,隐患是导致当前我国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设置防护屏障固然重要,但避免防护屏障上出现缺陷和漏洞,使防护屏障充分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解决“管不到”的问题。因此,隐患排查治理依旧是当前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

来源:水利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14:5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15: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