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壬辰年,適逢是閏年,有兩個四月,平常四月後的端午節和乞巧節都因而遞延。但時序是一回事,季節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應時的果蔬都不會因為多了一個四月便不能依時登場,在七月初,還未到乞巧節,鳳眼果早在街市露面了。
朋友知我一直對鳳眼果情有獨鍾,分頭送來。乞巧節又稱七姐誕,小時候慶祝乞巧節,拜七姐的果盤一定要有鳳眼果,所以鳳眼果和七姐誕是同一時序,息息相關的。小孩出生後已無緣參與拜七姐的盛會。但还是会把鳳眼果從果莢中取出果肉,煮熟了慢慢逐粒去皮,好作小食吃。
最近母女二人促膝傾談時,一面剝鳳眼果肉,一面緬懷往事,感慨良深。老妈年事已高,我亦到中年,母女二人能如此相聚,從記憶中找回舊日的好時光,不知尚有幾回?
鳳眼果又名蘋婆,又稱七姐果,原產中國,在广东有栽種,七、八月間成熟,果實銷量不大。清康熙吳震方著有《嶺南雜記》兩卷,其中有云:「蘋婆果,如大皂筴,莢內鮮紅,子亦如皂筴子,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數層,層層剝之,始見肉,彼人詈厚顏者曰蘋婆臉。」果真有典故也。
蘋婆亦稱千層果,因外皮有多層,從紅色、形似鳳眼的果殼中,取出紫黑色的果子後,尚要剝去第一層薄皮,下面是一層頗硬的皮,要先去這兩層,方露出杏色的軟皮,要用小刀削去。環繞果肉一周的一條硬皮,也要批去。但一些對食物不講究的家庭,會保留杏色的皮,連皮一起吃。
鳳眼果最宜與禽類配搭,豬肉或豬排骨亦佳。除了入饌,也可煮成甜湯,加入蓮子、栗子、百合、雪耳和鵪鶉蛋,鹹甜俱宜。鳳眼果富含澱粉質,溫胃健脾,比栗子更香甜,煮熟了剝來吃,是佳妙的口果。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