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结构概念在肉类要求上的改变,禽肉需要量的猛增,从而促使了肉用仔鸡生产的迅速发展。现代肉鸡与以往的肉鸡概念截然不同,它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生成的雏鸡,如AA、艾维茵、明星、狄高鸡等。按屠宰时期和体重大小要分为肉用仔鸡、炸用鸡和烤用鸡。而我国过去的肉用仔鸡是指未达到性成熟就屠宰吃肉的小鸡,俗称“笋鸡”。目前,肉仔鸡一般饲养7~8周龄,体重为1.8~2.0千克,出售屠宰。它具有鸡皮柔软,肉质细嫩、味鲜美,适于快速烹调等优点。
(一)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
1.早期生长速度快
肉用仔鸡公母混合饲养,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早期生长十分迅速。一般2周龄体重可达0.35千克,4周龄1.00千克,6周龄1.80千克,7~8周龄达到2.0~2.50千克,大约是出壳重的50倍。世界最高纪录是56天为2.88千克,大群测试世界纪录56天为2.76千克。
2.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
在国内,肉用仔鸡从雏鸡出壳,饲养至8周龄即可达到上市标准体重,而售出后,经2周打扫、清洗、消毒,又可进鸡。这样10周就可饲养一批肉鸡,一年可以饲养5批。如果一幢鸡舍2个饲养员,一次能养1万只肉鸡,则一年能生产近5万只。如果房舍充裕,能周转,还可多养。
3.饲料转化率高
在肉用禽中,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一般肉牛为5∶1,肉猪3∶1,而目前许多国家仔鸡已达2∶1的高水平,更高者达1.72∶1。另外,依靠肉仔鸡早期生产速度快的特点,缩短其饲养期,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
4.饲养密度大,设备利用率高
与蛋鸡相比,肉用仔鸡喜安静,不活泼好动,除了吃食饮水外,很少斗殴跳跃,特别是饲养后期由于体重迅速增大,活动量大减。虽然密度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只要有适当的通风换气条件,就可加大饲养密度。一般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13只左右,比同等体重同样饲养方式的蛋鸡密度约增加1倍。
5.劳动生产率高
肉用仔鸡集约化生产,效益十分理想,肉用仔鸡笼养、网养、平面散养均可,农村可因地制宜,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一般平面散养,一个劳力可以管理1500~2000只,全年可以饲养7500~10000只,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
6.肉用仔鸡腿部疾病和胸囊肿较多
肉用仔鸡的腿部疾病已成为影响肉仔鸡迅速发展的一大障碍。日本平均肉鸡腿病占3%~4%,有些鸡场达10%~15%。在我国,肉用仔鸡腿病也变得愈来愈严重。胸囊肿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疾病大大提高了肉用仔鸡的残次品率,因此如何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是增加鸡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肉用仔鸡的饲养
1.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
(1)地面平养。也称厚垫料平养,是目前国内外最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它具有设备投资少,简单易行,能减少胸囊肿发生率等主要优点,也是农家养鸡常采用的方法。但具有易发生球虫病,且难以控制,药品和垫料费用较高等缺点。
厚垫料平养是在舍内水泥或砖头地面上铺以15~18厘米左右厚的垫料。垫料要求松软、吸湿性强、未霉变、长短适宜,一般为5厘米左右。经常使用的垫料有玉米秸、稻草、刨花、锯屑等,也可混合使用。
在厚垫料饲养过程中,首先要求垫料平整,厚度大体一致,其次要保持垫料干燥、松软,及时将水槽、食槽周围潮湿的垫料取出更换,防止垫料表面粪便结块。
对结块者适当地用耙齿等工具将垫料抖一抖,使鸡粪落于下层。最后,肉仔鸡出场后将粪便和垫料一次清除。垫料要常换常晒,或将鸡粪抖掉,晒干再垫入鸡舍。
此种饲养方式大多采用保姆伞育雏。伞的边缘离地面高度为鸡背高的两倍,使鸡能在保姆伞下自由出入,以选择其适宜温度。在离开保姆伞边缘60~159厘米处,用46厘米高的纤维板或铝丝网围成,将保姆伞围在中央,并在保姆伞和围篱中间均匀地按顺序将饮水器和饲料盆或槽排好。随着鸡日龄增大,保姆伞升高,拆去围篱。
一般直径为2米的保姆伞可育肉用仔鸡500只。
(2)网上平养。弹性塑料网上平养与蛋鸡网上平养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在金属板格上再铺上一层弹性塑料方眼网,此种网柔软而有弹性。采用此种方式饲养的肉仔鸡,腿部疾病及胸囊肿发生率低,且能提高其商品合格率。此外,肉用仔鸡排出的鸡粪经网眼落入地下,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再感染机会,特别是对球虫病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3)笼养。肉仔鸡笼养除了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外,还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单位空间利用率。②饲料效率可提高5%~10%,降低成本3%~7%。③节约药品费用。④无需垫料,节省开支。⑤提高劳动效率。⑥便于公母分开饲养,实行更科学的管理,加快增重速度。
肉用仔鸡笼养目前尚不十分普遍,主要是由于笼养肉用仔鸡胸囊肿严重,商品合格率低下。近年来,生产出具有弹性的塑料笼底,并在生产中注意上市体重(一般以1.7千克为准),使肉用仔鸡的胸囊肿发生率有所降低,发挥了笼养鸡的优势。
2.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
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要求高能量、高蛋白的日粮,并且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很严格。从我国当前实际饲养情况来看,肉用仔鸡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不应低于12.13~12.55兆焦/千克;蛋白质水平在前期不应低于21%,后期不应低于19%。在考虑蛋白质水平的同时,要注意满足肉鸡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应在注意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规定标准添加,并且要密切关注鸡群代谢性疾病的征兆,及时检查和调整各类添加剂的添加量,或更换某种添加剂,以保证日粮营养的平衡。
肉用仔鸡的日粮标准和饲养方法,常见的有二段制和三段制。二段制是在0~4周龄内饲喂前期日粮;5周龄以后饲喂后期日粮。三段制是在0~3周龄内饲喂幼雏日粮;3~6周龄内饲喂中期日粮;6周龄以后饲喂后期日粮。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本场的条件、技术水平和市场对肉仔鸡的要求采取适宜的饲养方法。
3.肉用仔鸡的日粮配合
第一步:按肉用仔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分0-4周龄、5周龄到出售二段制)来确定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所需的数量或比例,即所谓的饲养标准。日前世界上饲养标准较多。各国国情和条件不同,制定的饲养标准也不同,如中国鸡的饲养标准、美国N RC饲养标准,日本、苏联、加拿大等国也有自己的饲养标准。另外,一些大型育种公司是根据本公司育成的鸡种特点来制定自己的饲养标准。不论采用哪种饲养标准部必须结合本场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如我们现所配制的肉用仔鸡的日粮,就是采用我国鸡的饲养标准。
第二步:根据经验或参加类似配方,结合本地本场现有饲料种类,拟定配方中各种饲料品种和大概比例。查阅饲料营养成分表,得现有各种饲料营养成分。
第三步:计算各种饲料营养成分含量,根据试配方案算出各种营养成分总量再与饲养标准对照。若基本相符,就不必再进行调整。但一般初学者因缺乏经验,往往出入较大,需要将拟配口粮中某些与营养需要相差较大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其尽量相近。
(三)肉用仔鸡的管理
1.温度
肉用雏鸡出壳后的体温是39~41℃。前2周雏鸡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能较差,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舍温过低影响其生长速度甚至发生疾病,必须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表2-4)。
表2-4 肉用仔鸡对温度的要求
育雏人员必须每天认真检查和记录温度变化情况,并细致观看雏鸡的行为,根据季节和雏鸡的表现灵活掌握,即“看雏施温”。温度的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肉仔鸡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造成不良的影响。
2.湿度
湿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影响也较大。高湿低温,雏鸡很容易爱凉感冒,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低,则雏鸡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影响雏鸡体内卵黄的吸收,反过来导致饮水增加,易发生拉稀,脚趾干瘪无光泽。第1周相对湿度应为70%~75%,第2周为65%,3周以后保持在55%~60%即可,以舍内干燥为好。
3.通风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适当流通,是养鸡的重要条件。幼雏虽体小但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加之密度大,因此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粪便及污染的垫料散发出的有害气体中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使空气污浊,对雏鸡生长发育不利,且易爆发传染病。
4.光照
光照时间的长短及光照强度对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光照太强影响鸡群休息和睡眠,并会引起相互间啄羽、啄趾或啄肛等恶癖;光照过弱则不利于鸡群采食和饮水,使雏鸡发生扎堆现象。正确使用光照时间和强度,可促进肉仔鸡骨骼的生长发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肉用仔鸡的光照制度与蛋用雏鸡完全不同。蛋用雏鸡光照要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其性成熟时间,而肉用仔鸡则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
光照时间一般是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有的采用1~2小时光照,2~4小时黑暗,还有一种方法是第2周以后实行晚上间断照明,即开灯喂料,采食后熄灯。此种方法主要优点是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否则影响采食量,且会导致生长不整齐。
5.密度
密度是指育雏室内每平方米所容纳的雏鸡数。密度应根据禽舍的结构、通风条件、饲养管理条件及品种决定其大小。随着雏鸡的日益长大,每只鸡所占的地面面积也应增加,具体密度可参考表2-5、表2-6。在鸡舍设施情况许可时尽量降低饲养密度,这有利于采食、饮水和肉鸡发育,提高增重的一致性。
表2-5 不同活重AA肉仔鸡的饲养密度(单位:只/平方米)
表2-6 不同周龄肉仔鸡每平方米容纳鸡数(单位:只/平方米)
在注意密度的同时,需考虑到鸡群的大小,一般每群的数量不要太大,小群饲养效果好,现代化养鸡,一般群体大小为2500~3000只。当然,这与管理能力和饲养设备有关,应视情况而定。
6.环境卫生与防疫
搞好肉仔鸡环境卫生、疫苗接种及药物防治工作,都是养好肉仔鸡的重要保证。肉鸡舍的入口处要设消毒槽;垫草要保持干燥,饲喂用具要经常刷洗,并定期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对于白痢病,在前1~15日龄饲料中加适量的土霉素或0.02%痢特灵加以控制,从15日龄起饲料中加入抑制球虫病药物,如饲料中加入0.05%的速丹或0.05%~0.06%的优素精(又称盐霉素),以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7.肉鸡出场
应按计划在出场前让鸡吃完槽内的料,先移出饲槽和用具,临抓鸡前撤出饮水器。捉鸡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将光照强度降低到最低限度。然后,用围栏将鸡圈到鸡舍一角,但每次不宜圈太多的鸡,以防挤压致伤、致死。捉鸡时,必须抓住鸡的翅膀、脚放入笼内,不得抛鸡入笼,以免骨折成为次品。要轻抓轻放,笼底要垫草,以防碰伤肉鸡,影响商品价值。夏季为防止烈日曝晒,要在上午8~9时前运至销售地点。出售、屠宰前应停喂饲料。准备出售的肉鸡,要在出售前6~8小时停料。防止屠宰时消化器官残留物过多,使产品受到污染,同时也防止浪费饲料。已装笼的肉用仔鸡要注意通风、防暑,必须放到通风良好的场所,不让阳光直照到鸡的头部。炎热的夏天,可以在运前向鸡体喷水,然后运走,中途停车时间不要过长。笼子、用具等回场后须先经消毒处理后才能进鸡舍,以免带进病原体。
8.积极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
(1)“全进全出”饲养。所谓“全进全出”,就是在同一场区内只进同批日龄相同的鸡,并在同一天全部出场,做到全场无鸡,出场后彻底打扫、清洗、消毒,切断病原的循环感染,消毒后密闭一段时间,再接着饲养下一批鸡。这种饲养制度优点很多:简便易行,在饲养期内管理方便,可采用相同的技术措施和饲养管理方法,易于控制适当温度,便于机械作业。肉用仔鸡肥育出售后,便于对鸡舍及其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打扫、清洗、消毒,熏蒸消毒后密闭一周再重新接雏饲养。保持鸡舍卫生和鸡的健康,达到增重快、耗料少、死亡率低、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2)公、母鸡分群饲养。由于公、母鸡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对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公母雏生长速度不同:公雏生长速度快,母雏生长速度较慢,如公母雏混群饲养在7~8周龄时,公雏体重比同龄母雏体重要高20%~27%。
公母雏沉积脂肪能力不同:母雏生长速度较公雏慢,但沉积脂肪较快。
公母雏羽毛生长速度不同:公雏长羽慢,母雏长羽快,保温性能相对较高,因此,公母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管理要求二者应有所不同。
公母雏胸囊肿发病率不同:一般公雏较易发生胸囊肿病,在管理上公雏需要松、软较厚的垫料,以减少胸囊肿的发生,当公母雏混群饲养采用较厚的垫料,使饲养成本明显增加。
公母雏性情和争食能力不同:公雏好斗架,争食能力强,而母雏性情较温顺,争食能力差,公母雏混合饲养时,通常喂料当公雏饱食后,才能让部分弱小的母雏开始采食。公母混群饲养到6~8周龄,公母雏体重相差约0.5千克。如分群饲养公母体重相差仅0.125~0.25千克。
公雏与母雏实行分群饲养,公母雏平均增重快,个体之间体重相差小,鸡群生长较均匀;耗料比较少,但分群饲养增加了雌雄鉴别费用,在鉴别过程中对鸡群容易造成应激,引起个别死亡。
(3)饲喂颗粒饲料。粉状饲料各原料的粗细程度和比重不同,易出现质地分离现象,使本来搅拌均匀的饲料变得不太均匀。特别是采用链式送料设备的情况下,食槽底部的饲料比较细而且重,上部的饲料比较粗而且轻,有的鸡可能吃不到底部的饲料而营养不全,影响生长速度。而颗粒饲料的最大优点是营养全面而且稳定,避免了上述情况,增重效果明显。国内肉鸡生产中,已普遍饲喂颗粒饲料。即使是开食饲料,也使用破碎料(即将颗粒饲料按适宜的颗粒再粉碎)。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