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之际,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尤其在在清兵入关后,顺治年间的“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百姓纷纷起而抗清。
但是如果仔细深究历史,尤其是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其中尤以“嘉定三屠”为甚,其背后却离不开降清汉兵、汉将的身影,这些人的举止固然令人痛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明亡清兴之际依然是属于中华大地王朝更替的历史必然,不能以后世民族国家的角度来思考,从而煽动民族仇恨。
我们仔细翻阅嘉定三屠的过程。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大屠杀持续了一天,直到尸体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但嘉定城的劫难仍然没有结束,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李成栋又领着军士直杀入城里,把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居民杀个精光,积尸成丘,然后放火焚尸。清军杀得兴起,嘉定又惨遭“二屠”。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纵观嘉定三屠全过程,作恶的竟全是前明将军李成栋及其麾下汉兵汉将,实质是一群拖着大辫子的汉人刽子手。很多人不禁发问,为什么这些汉人居然能够丧心病狂的向自己的同胞痛下杀手?明亡清兴之际,连连战乱,社会乱象频生,军人甚至军户素来为文人士大夫所轻贱,社会地较低。军队纪律败坏,乱兵如匪。因此,当一群饱受冷眼的人手中握起钢刀的时候,戾气突生,人性的扭曲,报复的快感导致这悲剧的一幕。
显然,以满汉矛盾来解释这些大屠杀是说不通的,这些鲜血淋漓的事件与中国历代王朝更替时的战乱并无本质区别,近期在网络上喧嚣的“排满”言论更是站不住脚的,满汉同属中华大家庭,不能别有用心的煽动民族仇恨。
戏剧性的是,“嘉定三屠”的元凶汉人李成栋在最后居然反正,摇身一变,成为南明永历帝的不贰忠臣,重新成为明朝的“忠臣义士”,这位曾经杀人不眨眼的三心二意的将军最后竟能置安危于不顾,乱流趋敌,赴水而亡,被南明天子亲口谥“忠烈”二字,赠太傅、宁夏王。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