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

社会革命(social revolution),社会结构体系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

狭义的社会革命特指政治革命,基本问题是政治制度和政权问题,表现为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和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这种转变通常采取暴力的形式。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表现为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革命性地改造全部社会生活领域,通常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人类历史上所发生的几种社会形态的更迭,都属广义的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原因在于社会体系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最基本的原因。特定社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但是,人类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特别是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必然引起社会物质生产同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不断变革。当现存的社会关系无法同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协调时,就需要彻底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这时社会革命开始来临。社会革命一般以思想革命为其先声,而后是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是旧的社会关系的集中代表和旧的社会秩序的管理中枢。在此基础上,逐步变革其他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价值观念体系,最终形成与原有社会体系本质不同的新的社会体系。社会革命是对原有社会体系矛盾的根本解决,是建立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的手段。

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本条件,是原有社会体系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和广泛性。当矛盾还可调和时,就有可能在维护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时出现的变革是社会改良。当矛盾还不十分广泛、还没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变革就只是局部的。只有当矛盾不可调和、并且以社会危机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社会成员充分认识到根本变革的必要性时,社会革命才会发生。社会革命依社会矛盾的基本性质可区分为4种类型:奴隶占有制革命、封建制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特定社会体系原有结构关系各具特点,同一类型的社会革命也可表现出不同形式,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在历史上就具有多种形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体系解决自身矛盾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式之一。社会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发展的变革机制,而且在于它是社会发展新因素的成长机制。


社会进步(英语:social progress),社会历史合乎规律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进运动。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都承认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向上的,反对历史循环论和历史倒退论。他们关于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反映着人类进步力量的要求,是历史上先进阶级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思想家都没有对社会进步的根源、动力以及衡量尺度作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他们或者认为人的“智力”、“理论”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或者把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神秘精神的“自我运动”看作历史进步的动力;他们把某种道德观念或者抽象的永恒人性等非科学的标准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因此,他们关于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总体上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出了社会进步的实质和动力,对社会进步做出了科学的说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就要发展生产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进步的历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见社会发展动力)。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因此社会进步的表现形式也是复杂的,它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首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标志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包括精神文明和人们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解放的程度的提高;既表现为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又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的进化。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在于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有了较多的增长,人们打破了纯血缘关系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野蛮状态,为发展人类文明开辟了道路。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在于它消灭了把劳动者当作会说话的牲畜和工具的野蛮状况,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进步,在于它不仅把处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农奴变成为自由劳动者,而且为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的共产主义准备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阶级对抗社会的进步,毕竟是极其狭隘的,它必须以容忍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为限度。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则在于它突破了这个界限,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解放开辟了最广阔的道路。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这一趋势是通过曲折复杂的过程和道路实现的,尤其在阶级社会中,代表旧生产关系的落后或反动的阶级,为了巩固或恢复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总是要采取各种手段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反对和压制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进步阶级。当落后或反动阶级的势力暂时强大时,往往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到阻碍,甚至暂时的倒退。但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进步阶级终将战胜落后的或反动的阶级,变革社会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的发展往往是不完全同步的。例如,文化的一定繁盛时期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有时并不完全适应,往往先于或晚于经济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些现象也使社会进步呈现出复杂性。

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等观点。某一个国家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是由这个国家的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归根结柢是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所以,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多方面性。因此,在考察具体社会的进步程度时,除了把该社会现实的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尺度外,同时还要联系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状况,联系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以及该社会所生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并对该社会的政治、法律、科学、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特殊领域,按照各自的特殊标准进行衡量。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对于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R.C.富勒认为,社会问题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共同生活发生了障碍,一是社会进步发生了障碍。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则区分为个人麻烦和公共问题两个方面。60年代以来,R.K.默顿提出了一种两维分析方法,认为一方面社会问题从类型角度应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之分;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应有潜在性和外显性两种特性。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4种要素构成:①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发生失调。②失调必定影响许多人。③失调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④失调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普遍性,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变异性,指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复合性,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以及后果等方面的复杂性质,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常常是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时间规律性。通常说,社会问题总的时间进程及其阶段性,是周期性的两个基本含义。社会学家则特别强调周期性中的潜伏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社会问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现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①人口问题。是全球性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③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其后果,一方面妨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④青少年犯罪问题。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⑤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大众传播(汉语拼音:Dazhong Chuanbo;英语:Mass Communication),专业性的组织机构通过特定的物质载体,向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是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的一个重要类型和分支。名词源于英文mass communication。其中“大众”译自“mass”,原意为“大规模”、“为数众多”、“范围广泛”等,并非中文中常用的“通俗”、“普及”之意;传播译自“communication”,主要含义为信息的“传播”、“交流”和“沟通”等。因此,“大众传播”的本意是大规模、大批量、大范围的信息传播。

  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等合编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首次使用了“大众传播学”(sci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的提法,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1948年,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与大众传播过程五要素相应的控制、内容、渠道、受传者和效果五项研究。这实际上标志着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初步形成。


大众传播特征

  主要有:

  1. 必须由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机构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和具有一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如记者、等来从事信息传播工作。
  2. 要通过能够传递特定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作为媒介来进行间接传播。如报纸、书籍、杂志能传递印刷的文字、图像符号,收音机能传递声音符号,电视机能传递视频、音频符号,电影能传递电子影像等。因此,大众传播是一种媒介传播,而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播。
  3. 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且越公开越好。如报纸的发行量越大越好,广播收听的人越多越好,电视的收视率越高越好。
  4. 传播对象为数众多、分布范围广泛且一般互不联系。尽管每天有数亿电视观众,但这些观众总体来说都互不认识(家庭成员除外)。
  5. 传播渠道基本上是单向的、不对称的,主要是由媒介向受众的大规模、大批量的传播;而受众向大众传媒作出的传播和反馈在人数上很少,信息量也非常有限。
  6.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总的来说,大众传媒得到的信息反馈是迟缓的、零散的、有限的。大众传播的反馈不可能像面对面传播那样及时、充分。主要靠受众自发的、零散的来信、来电、来访、电子邮件等来实现。大众传媒要想得到比较系统、完整的反馈,往往要借助科学的受众抽样调查或深度访谈等来实现。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中介,在专业上被称作媒介,又称媒体、传媒。在英文中都作media(或单数medium)。在汉语中,“媒介”、“媒体”、“传媒”之间的含义有细微的区别。“媒介”更多地指直接面对受众的特定信息载体,如报纸、广播机、电视机等;“媒体”则不仅指直接面对受众的特定信息载体,而且更多地指相应的专业机构;“传媒”则可以同时代表“媒介”和“媒体”。一般来说,大众传播媒介是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图书、电影六大媒介。其中对当代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报纸、广播、电视三大新闻媒介。国际互联网出现以后,有人又将其称为“第四媒体”。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即专业机构和专业工作者(传播者)制作和发送出信息,通过媒介传送到传播对象(受众)那里,然后产生出某种效果。对于大众传播过程五要素的分析、研究构成了大众传播学的主要内容。

关于传播者理论

  主要研究大众传播机构及其有关工作人员的性质和作用,研究大众传播理论与体制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对舆论、出版等事业的控制。因而,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在传播学上也被称为“控制分析”。关于传播者的理论,在宏观上主要有集权主义的大众传播理论、自由主义的大众传播理论、社会责任式的大众传播理论、苏联式的大众传播理论、发展式的大众传播理论和民主参与式的大众传播理论等。在微观和中观上主要有“把关人”理论等。

关于媒介(渠道)理论

  主要研究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作用和相互关系;大众传媒对受众产生效果的途径(即渠道)等。关于媒介的理论主要有加拿大著名学者H.M.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就是信息,是人体的延伸并有“凉”、“热”之分等理论。关于各种传播媒介相互关系的研究认为,多种传播媒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竞争中遵循一些基本法则。旧媒介将遵循生存第一的法则、变革求存的法则;新媒介要在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至少要遵循优胜法则、30年(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大众传媒对受众产生效果的途径(即渠道)并不都是直接的,有时要通过“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即“两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才能起作用。

关于受众理论

  大众传播的对象,即读者、听众、观众,总称为受众,单个称为受传者。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想提高大众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认识受众、了解受众、理解受众、服务受众。大众传播学对于受众特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形成了多种理论。早期关于受众的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的所有成员均以大体一致的方式接受大众传媒的信息刺激,而这种刺激能即刻触发受众的直接行动反应。这就是著名的“靶子论”。后来,大量实践证明,靶子论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事实是,受传者有时很顽固,由此提出了“顽固的受传者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在广大受众中远不是一样的,而是千差万别,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心理结构、文化水平、个人经历和观点信仰等方面的千差万别。经研究发现,受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表现出三种选择性心理因素:①选择性接受。人们总是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或自己需要和关心的信息,回避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龃龉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或接收信息后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感。②选择性理解。对于同样一个信息,不同的人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这种理解为人们所固有的态度和信仰所制约,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选择性记忆。人们总是愿意记住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信息,而愿意忘记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以实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这就是关于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因素理论”。因此,传播者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设法减少选择性因素的干扰。但是,传播者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成熟的受众成员的观点却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受众不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传播信息,而且是主动地利用传播信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利用大众传媒主要是满足自己娱乐消闲、获取知识、填充时间、平衡心理、寻求情报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关于传播效果理论

  对于大众传播效果与威力的认识也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早期的“魔弹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宣传效果就像枪弹射击靶子一样,可以产生出神奇的效果。枪一响,靶子就会应声倒下。因而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威力无比。后来“两级传播”和“多级传播”现象的发现,否定了大众传播的“魔弹理论”,提出了“有限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研究表明,大众传播的主要效果是增强受传者的固有观念,而不是改变其固有观念。这就是“强化固有观念”的理论。此外,大众传媒通过每日每时的版面设置和节目安排,为公众确定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其优先顺序,这就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或“确定议程”功能。从表面上看大众传媒似乎拥有为广大公众随意设置议程的特权,从媒介日常运作的程序看也的确如此;但是从长远看,议程设置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受众手里。从这个角度上说,媒介工作者实际上是代表受众每日履行日常“议程设置”权力。大众传播学还研究了提高传播效果的一些原则和途径。


社会舆论(public opinion),社会中多数成员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简称舆论。社会舆论的形成是由个人表达进而达到公众认同的过程。人们对社会现象产生某种共同意见,这种意见尚未系统化,仅处于萌芽状态,经过大众传播或权威人士的汇集认可,并予以扩散,最后成为一种共同信念,即社会舆论。具有一致利害关系的社会群体容易形成共同的舆论。社会舆论的接受、扩散与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客观上,社会舆论代表了人们的倾向性意见与综合观点;主观上,人们心里早就潜伏着某种需要与愿望,只不过此种需要与愿望还不很清楚,只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一旦遇到某种信息,就被唤醒进入意识领域,最后接受这种信息并形成初步舆论,进而迅速地扩散与传播,成为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在传播过程中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公众人物比较关注。

社会管理(social management),政府和社会团体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生活领域及其发展过程所进行的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它是相对于经济管理而言的。

社会是由许多互相影响和互为因果的不同结构和机制组成的复杂体系。社会体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本身存在着调节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的机制。社会调节机制表现为自发的调节和自觉的社会管理两种情况。各个国家都在实现以调节社会的职能与发展为主的管理工作。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发挥社会稳定机制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是社会调节机制及其过程的自我完善,注重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管理。一般原则和方法是:①实现人民管理社会的政治权利和职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②安定社会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协调社会系统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眼前利益的关系。④建设精神文明,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⑤建立和健全社会协调系统,促成社会管理系统各结构、部门的最佳配合。

中国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是:①社会政策。它是在国家指导下所制订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准则和措施。包括人口政策、劳动政策、公共福利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医疗卫生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文化和体育事业政策、教育政策、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政策、社会治安政策等。社会政策的管理职能主要是:为社会行为规定准则和措施;按预期的方向完善和健全新型的社会关系;从总体上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制定原则、方针和措施。②社会预测。对未来的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判断。社会预测的管理职能主要是确定社会发展基本趋势,为选择能够控制这种发展的最佳决策提供依据;为编制社会协调发展计划和确定最佳的管理决策提供各种可行的方案。③社会计划。它是国家通过计划来组织、指导、监督、调节整个社会系统或各组成部分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活动的管理制度,是社会管理中最具指令意义的环节。社会计划的管理职能是,科学地组织国家、地区、部门的社会活动,协调、改善、健全社会系统内的各种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活动稳定协调进行。④社会工作。它是运用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进行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中国的社会工作包括物质保障内容的社会工作,主要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富有民主内容的社会工作,主要有基层政权建设和广泛的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富有文明内容的社会工作,主要有社会互助工作、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收容遣返等。社会工作的管理职能主要是调整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调节社会矛盾,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结构,加强社会生活的管理。⑤社会调整。它是运用法律、政策、纪律、规范及其他公共生活准则来调整社会关系,进行合理、正常的社会生活的管理过程。社会调整的管理职能主要是:实现社会计划和实施社会政策;建立和健全社会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调整偏离行为;预防和惩罚有害于社会的行为,维持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调整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2月27日 10:34
下一篇 2023年02月27日 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