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曾有过诸多乱世,乱世出英雄这句话一点没错。有着大一统思想的华夏民族,分久必合是大势所趋。其中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诸国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拉开了秦国变法的序幕。
我们都知晓咸阳是秦国的都城,但,秦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迁都的行为。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所以说栎阳城是商鞅变法的起始之地。
如今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中部,地处石川河与清河汇夹之地,北依荆山,南眺渭水,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末项羽三分关中称三秦之地,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一度以栎阳为都城,其父即葬于栎阳城北,不过东汉以后这座城市逐渐没落了。
栎阳城遗址传承悠久,是历史文化遗产财富的宝库,这座城市在中国古代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从古至今,史书典籍中都有着它的身影。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曾到过古栎阳北边的荆山,为了平息这里的水患,铸造了一座鼎镇压于此。这也是荆山铸鼎传说的由来。到了商代末年,周代早期。周文王姬昌,为了为断芮虞之讼,决定打通岐山到芮虞的道路,这条古道在周文王的支持下,很快修建完成。由于古栎阳在这条古道附近,所以道路的通畅、交通的发达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定都镐京。栎阳城处于其周边,相当于郊区和市区的距离,是西周的京畿之地,地理位置突出,从西周都城东北方向通往今山西所在就必须经过栎阳。同时,它相对于其他邻近城池的繁荣,使得西周王室喜欢把这里当作畋猎之地。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在栎阳的西面有周人的旧都岐周、丰京和镐京,东面可沿渭河出函谷关直达广阔的中原,北面可渡过黄河沿汾水到达魏国赵国,也可直接到达黄河以西远至河套的广大地区,交通十分便利。司马迁说栎阳的地势是“北却戎狄,东通三晋”。于是关中早期城市栎邑就在这里形成了。秦晋两国在岐芮道上进行了频繁的争夺战。公元前562年,秦攻取了晋国的栎邑(即栎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都自雍城迁至栎阳,到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迁都至咸阳。秦末楚汉相争,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城。汉王刘邦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取关中后,亦以栎阳为都。至七年(公元前200年)才迁都长安,而汉太上皇仍留居栎阳,死后也葬于城北塬上,即太上皇陵。
栎阳城遗址对秦汉历史、秦汉文化及文化遗产都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中国考古相关部门对其先后两次发掘,第一次发掘出三条街道、六个城门,第二次发掘出三个城门、十三条街道。全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长2200米。发现了冶铁作坊遗址,另在文物中已知有三件为栎阳制造,说明栎阳还是秦国冶铁和兵器制做的重要基地。还发现有战国晚期铜釜,内装八枚金饼,其中一枚用阴刻篆书写着“四两半”字样,当是显贵或富商大贾所遗留。司马迁说栎阳“亦多大贾”,说明这里的商业十分发达。
在对栎阳城的考古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介绍,在对古城内遗存的发掘中,陆续出土了大量的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大型建筑基址中发现的长73厘米,最大径63厘米的巨型筒瓦、夔纹大瓦当残片、空心砖踏步道等指标性的遗物遗迹,揭示出这些夯土建筑应为秦高等级宫殿。”刘瑞说,出土器物残片上的“栎阳”、“宫”刻文,确认了古城是“商鞅变法”发生地的“秦都”。据了解,瓦当是用来固定瓦的建筑构件。辽宁绥中秦碣石宫遗址、秦始皇陵等高等级遗址,曾经出土过体格巨大的夔纹瓦当,一般和此次栎阳遗址出土的筒瓦配套使用。筒瓦摆放在屋脊上,两头用夔纹瓦当挡住,使用其的都是大体量建筑。
栎阳城遗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里出土的“栎阳”陶文清晰可辨,而且确认了“商鞅变法”发生地正是栎阳。栎阳城作为战国时秦国、西汉早期都城,规模大,保存较好,有比较完整的城市布局。在中国城市发展阶段上,栎阳城是的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对研究秦汉都城的规划、中国城市的发展史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货值列传》 司马迁
《亲历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部
《商君书·更法篇》 商鞅
《史记·淮阴侯列传》 司马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