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很多形似的汉字看着确实让我们眼花缭乱,给我们带来了辨别的苦恼,一不小心可能就写错、读错。戉、戊、戌、戍、戎五字看起来就像五胞胎,这撞衫也是没谁了!特别是“戍”和“戌”,一个里面是一点儿,一个是短横,用错念错不足为奇。比如,“戊戌变法”写作“戊戍变法”,“北京卫戍区”(军区名称)写作“北京卫戌区”,这就闹出了笑话。
我们先看这几个字的字音:戉yuè,戊wù,戌xū,戍shù,戎rónɡ,读音差别一目了然,不必细说。
那么,我们再看各自现在的意义:
戉yuè,本为大斧,古代的一种兵器。
戊wù,为天干的第五位,继甲、乙、丙、丁之后。说到“戊”还有一个插曲,该字最初不读wù,而读为茂,《广韵》“莫侯切”。后来到了五代梁开平元年,梁太祖梁朱温的曾祖名茂琳,为了避其讳便改读“wù”。
戌xū,为地支的第十一位,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时指晚上7点至9点。
戍shù,为军队、守卫之意,常见的词有戍边、卫戍等。
戎rónɡ,该字与其余四字区别更为明显,也是较为常用的一个,意为军事、军队,有投笔从戎、戎装等词。
其实,五个字最初形体差别明显,只是演变至楷书便出现形似。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几个字的原始字形及其发展轨迹:
戉字甲骨文字形为:

“戉”字甲骨文字形

“戉”字金文字形
“戉”甲骨文金文均像半月斧,至小篆从戈形体发生了明显变化,隶书又增加了金字旁。因此,从古字形便可知“戉”本为大斧,为古代的一种兵器,有人认为是“钺”的本字。“戉”字的演变轨迹如下:

“戉”字的演变轨迹
“戊”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为:

“戊”字甲骨文字形

“戊”字金文字形
“戊”字金文字形同“戉”稍近,像斧钺形,有人认为“戊”为矛的一种。郭沫若先生即认为“戊像斧钺之形”;李孝定先生也持相近观点:“古文戊字像兵器形,与戉戚之形制相类”(援引《甲骨文集释》256页)。“戊”字的发展轨迹如下:

“戊”字发展轨迹
而作为天干的“戊”字为同音假借字,与“戊”的原始义当无干系。
“戍”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戍”字

金文“戍”字
甲骨文金文“戍”字都是会意字,左下为“人”,人上为“戈”,人扛着戈,为守边之意,也就是捍卫国家之意。所以,“戍”之意为守卫、防守。杜甫的《兵车行》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其大意为:当初去打仗的时候,里正替他裹扎头巾,如今头发白了才归来,可是又要去防守边关。
“戍”字发展轨迹如下:

“戍”字的发展轨迹
现在的“戍”字,左下的撇点是由“人”字演化而来的,已经完全看不出最初的人字了,可以说这个字的简化并不是太成功。
“戌”字与“戍”字简化字形最为相近,是一点和一短横之别,其实古字形也很接近,且均属于同一大类的兵器。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戌”甲骨文

“戌”金文
从字形看,“戌”虽然也像斧形,但是这种兵器是斧口更宽的兵器,与“戊”的区别是大小宽窄不同,而且“戌”是外拱弯月形,“戊”是内拱弯月形。“戌”字的发展轨迹如下:

“戌”字的发展轨迹
由字形可见,“戌”字的短横是由“戌”这种兵器的下边缘演变而来的,“戍”字的点则是由“人”字的捺演变而来的。后来,“戌”借为干支的第十一位,本义也渐渐消失了。
“戎”字,从戈从十,为会意字,十为古文“甲”字,因此篆文改十为甲。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戎”字甲骨文

“戎”字金文
“戎”古文字形与“戉”、“戌”字差别较大,但与“戍”字相似,其差别是一个下从人,一个从甲。“戎”字字形发展轨迹如下:

“戎”字字形发展轨迹
从发展轨迹图我们可以看出,“戎”随着“甲”古文字形的改变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甲”为护身之具;“戈”是兵器;披甲持戈当为“戎”字,现代汉语中,“戎”为军事、军队之意,常见词语有“从戎”、“戎装”、“戎马倥偬”、“戎马生涯”等。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再把“戉”“戊”“戍”“戌”“戎”五个汉字的甲骨文字形作一下对比总结,字形差别如下:

戉、戊、戍、戌、戎字形对比图
总结:戉为长柄圆刃大斧兵器,或为“钺”之本字;戊,斧钺形兵器,与戉相似,但兵器形状不同,戉为外拱形,戊为内拱月牙形,后来假借为天干“戊”字;戍,为人荷戈之形,保卫、戍边之意;戌,似斧形兵器,与戉极相近,只是宽窄不同,可见古人对兵器分类之细致,后假借为地支第十一位“戌”;戎,披甲持戈之形,为军事、军队之意。
五字的相同之处皆从戈,不同之处是戉、戊、戌最初为兵器,戍、戎,为人持戈或披甲持戈从事活动之意。
最后我们分享一下便于记忆的口诀:提戉(yuè)横戌(xū)戊(wù)中空,点戍(shù)十字当是戎(rónɡ)。还可以记忆为:点戍(shù)提戉(yuè)戊(wù)中空,横戌(xū)别于十字戎(rónɡ)。
*原创声明:本文为字本论根据汉字研究的心得和阅读文献资料所原创,感谢您对字本论原创的支持,欢迎您批评讨论,感兴趣的话请您点赞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