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以1开头的是连接首都和重要城市的国道,以2开头的则为南北走向,以3开头的是东西走向。
打开浙江省公路运输地图,横贯东西的330国道(或称“温寿线”“国道330线”“G330线”)位置非常显眼。这条全长321公里的公路在2016年前一直都是丽水市唯一的国道公路。
在金丽温等高速公路建成之前,330国道被称为“浙中交通大动脉”。至今依然是区域间重要的物流、人流大通道。
330国道浙江段的起点在温州鹿城,经青田、丽水、缙云、永康、武义、金华(金东、婺城)、兰溪,终点为建德寿昌。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于丽水而言,境内段长129公里的330国道是一条承载着历史和记忆的路。翻山越岭,跨江过河,犹如一条逶迤的巨龙,它自东向西,是丽水对外交往的主动脉,更是丽水经济发展的见证者。
对330国道,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局的杨晓东别有感情。1982年,杨晓东从青田到丽水上学,每年只往返两次,因为车票实在难买。荷载60多人的铁皮两节客车每次都是人满为患,一天就一趟班车,天还没亮,乘坐的客车就出发了,在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的沙石路上,客车像头老黄牛一样缓慢地行驶,运气好的话5个小时能到达,如遇修路那就说不准了。
生活有时就是戏剧变化。杨晓东工作后进了交通企业,现在又到了跟330国道相关的公路养护部门——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局养护科。37年后的今天,在丽水工作的杨晓东回青田只需要花1小时,只要他愿意,每天都能回去。
历经56年,330国道正式成型
翻开《丽水市交通志》,可以看出330国道及前身已历经数十次的改建与修缮。330国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城市的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丽水交通发展步履既艰难又缓慢。至1932年,丽水境内才动工兴建现代公路,就是330国道的前身,当时就是一个砂石路面。1946年6月,丽(水)青(田)温(州)路段才升级为国道。
直到1949年5月丽水解放时,丽水境内公路里程仅500多千米,勉强通车只有303.82千米。整个丽水运输工具仅有破旧客车5辆,货运汽车8辆,另有私商货车20来辆。
“那时候的客车,需要有人向驾驶室侧后方的大铁桶内加水加木炭,然后用手使劲地摇铁桶旁的鼓风机,将木炭烧红,驾驶员才能到驾驶室发动汽车。”缙云县交通运输局退休干部吕国甫曾回忆,直到上初中那会儿他才知道,那辆车头尖尖,木头车厢的,驾驶室侧后方还挂着大铁桶的车叫蒸汽机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8月,丽温段公路进行拓建修复,这是330国道前身的第一次拓建。1954至1964年,省公路局两次投资对丽缙段进行重点拓宽,使路基宽度达到7.5米。
“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丽水开始了对公路桥梁的全面改造, 改木结构为石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改低水位桥为中、高水位桥,改临时式、半永久式桥为永久式桥。”杨晓东介绍,从那以后,国家又多次投资,拓宽改造缙、丽、青段,并于1977年7月起铺筑沥青路面。
1988年,交通部颁布《公路路线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命名和编号规则》,金丽线、金兰南线和金丽改道公路,并入温州至建德市寿昌镇公路路网,这条东西大通道被正式命名为“330国道”。
90年代,330国道全线改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丽水山门,经过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车辆迅猛增加。1991年,330国道丽水市境内车辆日通行汽车达4384辆,其他机动车4769辆、混合交通5146辆,比上世纪80年代初增长1倍以上。
330国道丽水段成了最繁忙拥挤的路段之一,无形中给公路带来了不小的管理和通行压力,群众要求改造330国道的呼声更为强烈。
1993年10月,330国道兰(兰口)黄(黄碧街)“四自”工程开工,20千米的道路全部改成双向4车道;
1998年1月,丽缙复线竣工,不仅减轻了330国道丽水市段的交通压力,还使丽水至缙云距离缩短近10千米。
与此同时,330国道青田段新建了瓯青复线、瓯青复线延伸线。
随着大规模的道路改建,不仅是丽水市境内干线公路——330国道堵车、拥挤现象基本得到缓解,一些深山中的村庄也通上了幸福之路。
“外处村与莲都交界,去缙云县城不容易,去丽水市区更难。”外处村干部回忆说,那时候,山上台地耕作区成片,却没有一户耕种。因为“空手下山,走一遭就是两个多小时,种了又如何?”
1998年1月,丽缙复线穿村而过,这条路面宽9米,设计时速60千米/小时的二级公路为外处产业发展铺筑了基础。村民们开始种桃子、西瓜等,收获之后便送到路边卖给过往的司机。
“以前,我们种好的水果要送到县里去卖。复线从我们村经过后,客人们直接开车到家门口买。”村民邹於宵说,道路对村子发展的帮助效果立竿见影。
沿着这条复线,大型挖掘机开上山,为山村平整出耕地;大卡车直达田间地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像外处村一样,27.46千米的丽缙复线改变了途经丽水缙云两个市县26个行政村的贫困现状。
如今,330国道仍在蜕变
“十五”“十一五”是丽水市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时期,也是330国道全面提升公路质量的时期。2000年,330国道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100%。
数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的种子,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发芽与成长,如今已结出丰硕的果实。进入新时代,满怀信心的秀山丽水,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乘着历史巨轮驶向下一个阳光灿烂的彼岸。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猛增,加之城市建设不断扩张,丽水330国道丽缙段虽经多次拓宽改造与大中修,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打造大花园的步伐。
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丽水适时启动了330国道莲缙段改建工程项目,2013年3月28日,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330国道又迎来了一次新的蜕变。
23.382千米路段,投资17.588亿元,22.5米宽的路面,80千米/小时的时速设计让这这段古老的国道焕发了新的活力。
2016年底,随着改建工程的正式通车,丽水市区到缙云县城的行车时间缩短至28分钟。经常往返永康与丽水的货车司机林云峰说,这些年,330国道是修了又补、补了又修。“特别是晚上走330国道丽缙复线,因为路面线型与山区公路的原因,开车经常险象环生,因此该路段的交通事故也比较多,大家早盼着这条路能够改造一下。”林云峰感慨说,现在缙云到丽水这段路修成了一级公路,可以说,通过改建后的330国道,丽水与浙中地区联系更紧密了。
如今的330国道,给丽水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330国道沿线出现了丽缙工业园区、侨乡工业园区、石郭工业区,现在这些园区俨然成了丽水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改变还在继续,今年6月21日,330国道丽水市塔下至腊口段公路改建工程(青田段)顺利完成施工图审查;330国道船寮至温溪段改建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前期。
在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背后,是330国道在现代的新生、对未来的展望;它既是丽水向长三角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城市开发的新热点。(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张李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