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的由来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史话三晋之介休篇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寒食节”,相传发源地为山西介休绵山。因春秋时期介子推母子隐居绵山被焚,晋文公下令悼念,禁火寒食而来。

后因“介子推休于此地”而得名“介休”。历史上的介子推是什么人?“介休”就是因为他才得名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先来了解下介休。

这块地方最早的时候称“随”。

《左传.隐公五年》载:“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为什么说“随”就是今天的介休呢?

西晋杜预著《春秋释例》载:“随在界休县之东,晋文公、襄公时为晋大夫士会的食邑。”

士会何人?即范武子是也,为晋献公时期的晋大夫。

作为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并没有因为介子推而在此置县,而是给予范武子成为其食邑。

过了近一百年后的晋平公时期,将祁地赐给了大夫姬奚为食邑,也就是今天祁县的前身。姬奚遂以地为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祁黄羊。可是到了祁黄羊的孙子手上时,被晋平公的孙子晋倾公没收了。当时这块食邑大得很,《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其中的“随”地,首次置县,称之称坞县,县治在今天介休东北坞城店。其余的,也就是今天的祁县、平遥、太谷、寿阳、盂县等地。

清嘉庆版《灵石县志》载:“邬,晋弥牟邑,今介休地。”

等到了“三家分晋”,坞县归了魏国。

秦统一六国后,在此置界休县。注意啊,是“界休”。并且这界休县和坞县共存,界休县境为今灵石县全境及介休、孝义、沁源部分地区。

为啥叫“界休”呢?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界休”得名于秦统一六国前,此为几个国家的边界,曾在此休整,故而得名“界休”。以今绵山为“界”,韩信岭为“线”,当时属于赵的今灵石北和属于魏的灵石南、属于韩的灵石东,正好为三国边界之地。统一六国后,以“界线”为准,划分北属太原郡,南属河东郡,东属上党郡,三郡之中设“界休”。

“界休”之意,其为限割之美也。“休”古意为“吉庆,美也”。

所以在王莽篡汉后将此地更名为“界美县”,东汉时候又改回界休县。

司马氏建立西晋后,司马炎改界休为介休。注意原因,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

杜预,《春秋释例》的作者,西晋著名的军事家和学者,是灭三国吴的统帅之一。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

“臆说”啥意思?只凭个人想象的说,或者主观地毫无根据地叙说。

为啥说杜预是“臆说”呢?

这就需要回顾下介子推是何人?晋文公重耳对于他是否真的如传说所言呢?

先了解下“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

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割股奉君。但晋文公重返即位后赏赐有功之臣,独独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依旧不出,与其母抱树而死。

问题来了,介子推真是“贤”吗?晋文公重耳是真的“求贤”吗?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先来看正史记载。

《史记.晋世家》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 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

介子推不在“五贤”之列,仅仅是一个“不名者数十人”之一。

在整个记载中,这么个“割股奉君”的大事不仅没有记载,连逃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他的只言片语。

“割股奉君”的故事出自《庄子》“自割股以食文公”以及《韩诗外传》中“割股肉以食重耳。”

《韩诗外传》是本啥书?为西汉初年记述前代的传闻,作者韩婴主要以道德说教和伦理规范为主。现在认为是开古代小说险胜的一本杂编。

而记述最为详细却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壶餐,不够子余一人之食......众人争采蕨薇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忽见介子推捧肉汤一盂以进......”

“割股奉君”原来是小说家之言啊。

要想煮上“肉汤一盂”,没有半斤八两是难以成肉汤的。以现代的医学常识,别说半斤,就是一两肉割下来,那也受不了啊。更别说要伤及大动脉......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再来看看介子推“贤”不“贤”?

《史记.晋世家》中的第一次出场,“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重耳因“五贤”之一狐偃(别称咎犯)的话而“投璧河中,与子犯盟”。介子推对于狐偃的变相邀赏嗤之以鼻,“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

一出场就与众不同,不属于“五贤”之列,但表现出不同于“五贤”的清高和另类的邀功。

重耳回去后就成了晋文公,按照盟誓论功行赏,独独漏掉了介子推。《史记》中记载了他因此与其母的对话,就是看不惯受到封赏的那些人,尤其是狐偃。

事实上在重耳整个流亡过程中,史书中介子推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接着就出现了宫门口出现的“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这是谁写的呢?“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且不论是不是介子推自己写的,很清楚这就是变相要封赏嘛。自称“五贤”,也是觉得自己不含糊。

晋文公得知,“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然后就“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再回到“介休”为司马炎所改的原因。

杜预“臆说”点啥就无从得知了。可以肯定的是,“割股奉君”是当时君臣之礼值得提倡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介”古通“界”,故而“臆说”。

至于寒食节,如真为晋文公所设,因史书并无记载。则是晋文公需要博得一个“爱贤”的名声。至于顿足嚎哭,将其所抱柳树做成木屐穿至脚下,想起就顿足啪啪作响,连叫“足下”只能是后世编撰了。后世的尊敬及怀念,其一为晋文公封之,其二为宣扬其“不计名利忠于君主”。

只是真正的介子推并非“不计名利”。

同样,正史中也没有记载晋文公为求贤而烧山的记载。介子推怎么死的在《庄子.盗跖》中“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的记载。这或许就是介子推被焚绵山的最初雏形吧。继而在不断的演变和补充中,成为了今天所听到的“贤臣介子推’。

想象一下,一个跟着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的人,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没有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从重耳的角度出发,这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已。但性格执拗的他却只认为自己才能和功劳不在“五贤”之下,竟然到处制造舆论标榜。

或许,连晋文公重耳都有弄死他的心了。

“介休”之名是否与其有关。从“界休”到“介”,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如果这要与介子推关联,也就得细读历史大吃一惊后再自己品味了。

山西这个叫“介休”的地方,名字的来历真和“贤臣介子推”有关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7)
上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12:13
下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12: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