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

孔子是一个道德哲学家、思想家,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专业哲学家。孔子的思想全是伦理学范畴,其核心是“仁”。孔子比较偏重伦理学,孔子的体系中并没有神,而有“仁”和“爱”,孔子根本没有谈西方哲学所关心的世界本原问题,提的很多的是理念,没有提出世界的最高范畴,很难说他是唯心唯物,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觉得不能笼统的归为唯心或者唯物。

孔孟推崇“仁”“义”“礼”“孝”“德”.这些都超乎物质之外,但又建立在物质之上;都以内心为起始本源,但又都使之于物.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唯心或者唯物来论述它,但它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唯用”——就是能够使用于这个社会,能够有助于这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孩子,我们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属于他父亲,或者是属于他母亲。懂得归纳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但是缺点在于容易将事物一棍子打死。

虽然儒家思想更注重心性方面的修养,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就是敬而远之。所谓“敬”,说明他对鬼神的态度不是否认,或者说这是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不随便崇信,但也不完全否认,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算不得唯心,当然也不可能是唯物。

就辩证主义观点来讲,对唯心主义完全的否认,本来就不一定正确。鬼神这种东西,我们即使没见过,不能因为没见过就否认它。其实我自己非常赞同孔子的态度,对于我不了解的东西,我不完全否认,但是也对其没什么兴趣。

其实不需要引用别的著作,只要是读过《论语》的人就知道有一句话很好的说明了孔子对待迷信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提这些东西。为什么孔子没有迷信思想,这和他治学态度的严谨是分不开的。关于《论语》中讲治学的语句很多。如:“多闻阙疑”,“多见阙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学习时,多见多闻,而且积极思索,自然想不出“天命鬼神”存在的道理。在《公冶长篇》中“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以其知也?’”此句的意思就是臧文仲养了一只叫蔡的乌龟,要用这只乌龟占卜。为其盖了豪华的房子居住,孔子认为他不聪明。可见孔子是反对占卜的。不过这句好似乎也有别的翻译,我看过别的译注中说乌龟不是用来占卜用的,但是杨伯峻先生的译注确实是有道理的,关于此处不再赘述。大家知道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客观存在的孔子都如此谨慎,更何况是那些虚无的东西呢?

唯心与唯物是西方的说法,西方文化讲分。但东方文化是主张合与和的,讲究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心归为阳、唯物归于阴,对易经来说,这二者是要归一的,它两种思想是相互存在的,所以易经并非纯粹的唯物或唯心。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孔子宣扬“仁”的学说。他认为“仁”即“同情和爱人”。学生樊迟曾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答曰:“爱人”。爱别人,关爱别人,就是“仁”。即仁者爱人。他大声疾呼“爱人”、“安人”、“安百姓”、“泛爱众”、“博施济众”。表现了天下为仁的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

“仁”是孔子对春秋时期仁爱思想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礼后人,先上后下,先人后己,这是做人的准则。这即所谓忠恕之道。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克己复礼,正人先正己,约束修行,践行周礼,非礼不看、不听、不言、不行。

一个有“恭、宽、信、敏、惠”的人,就能够身体力行,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而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先要做到爱人。“仁者”就要“爱人”。“爱人”是达到“仁者”境界的前提条件,而“仁者”是“爱人”的结果。为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要以个人的爱为出发点,最终形成人类的爱。“仁”是最高境界,是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标准。“仁人”是品德高尚的人。孔子的仁学奠定了儒家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图1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图2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图3

孔子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非唯心主义者;如果非要界定的话,可以说他是辩证法的使用者。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物质(水、火、原子等)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在于意识(上帝、心、上天等),因此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而唯心主义者则相信鬼神存在。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图4

在《论语·述而》中,“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在《论语·八佾》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大意:祭祖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那么在孔子心中到底是否有鬼神和祖先的亡魂呢?前后出现了矛盾,所以孔子既非唯物主义者,也非唯心主义者。

但孔子确是一位实在的辩证法运用者。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两大基本观点是发展和联系。在《论语》中,有不少能够体现辩证观点的内容,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图5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1)
上一篇 2022年12月03日 09:20
下一篇 2022年12月03日 09: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