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的由来 ,聊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聊城”名字的由来,大体有三说。一曰因“河、水”得名,二曰“因国”得名,三曰因“城邑”得名。其中,唯因“城邑”得名最为贴近历史事实。

持“聊城”因“聊河”或“聊水”得名说毫无历史依据,不能成立。因为鲁西这广阔的平原上,自古至今从没有“聊河”或“聊水”存在过。《春秋左传》中记载了许多河流、水系,但不见“聊河“或“聊水”。《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也无关于“聊河”、或“聊水”之记载。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柱》所记河流最为详实,如聊城周围的古代河流有河水、王莽河、屯氏河、邓里渠、瓠子河;济水、土河、漯水、鸣犊河、黄沟、郭水、武水等,唯独不见“聊河”或“聊水”。为说明问题,今将《水经柱》中有关聊城附近的几条河流原文摘抄如下:“……河水于县,漯水注之,……水自城东北经东武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武水之阳,王莽之武昌也。然则漯水亦或武水矣,藏洪为东郡太守治此。”(1)“漯水又北经聊城县故城西。”(2)“黄沟承聊城郭水,水泛则津注,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经清河城南,又东北经摄城北。”(3)众所周知,《水经注》是我国论述河流、沟渠、湖泊乃至水系附近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权威性著述。“黄沟”和“郭水”在当时都是十分不起眼的小河。“水泛则津注,水耗则辍流”,这种时断时续的郭水,仍然被郦道元收在书中,竟然无有“聊河”或“聊水”的只言片语,“聊城”之名由“聊河”、“聊水”而来之说,不就是无源之水吗!

北魏以降,许多关于地理、河渠的著述,如著名的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北宋乐和撰《太平寰宇记》、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欧阳忞撰《舆地广记》等等,也大都采用了郦氏之说。其中都无有“聊河”之说。而且都晚于“聊”城始建年代。元、明以降的地方志书。如《山东通志》、《东昌府志》、《聊城县志》等,不管是明、清各朝的版本还是民国所编写的地方志书,对研究诸多问题,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但用来作为“聊城”名字由来的依据,显然是不足为凭的。有人看到明、清方志中有“聊河”二字,不经推敲考证,就作为聊城有“聊河”的依据,又依此推论出“聊城”名字由“聊河”而出,用晚期所谓的河,作为早期“城”名字的来源,这是舍本逐末的方法,不能成立。明万历年间,所编的《东昌府志》中,在古迹一章关于“博固城”条中,曾有“聊河”一词,原文为“博固城在聊河之曲,石勒时筑,隋图经云或谓布鼓城。”(4)清乾隆年间所编《山东通志》受其影响,采用此说,但文字略有差别。原文为“博固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寰宇记云,城枕聊河之西,或谓之布鼓城,相传石勒时筑,唐置博州于此。”(5)清宣统二年所编《聊城县志》,可能是受上两部志书的影响,也采此说,原文为“博固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云,城枕聊河之西,或谓之布鼓城,相传石勒时筑。唐置博州于此。”(6)后两书几乎一字不差。但是,清嘉庆年间所编《东昌府志》中原文是这样的:“晋博固城,隋图经曰或谓之布鼓城,即石勒时筑在大河之曲(寰宇记)”(7)前者曰“聊河”,后者曰“大河”,好处是上三部书中都转抄于宋代成书的《太平寰宇记》。我们要看看该书原文如何记载,就会真相大白。《寰宇记》中原文是“博固城隋图经云,或谓之布鼓城,即石勒时筑在大河之曲。”(8)这里明确的告诉我们,明万历《东昌府志》、清乾隆《山东通志》、清宣统《聊城县志》与《太平寰宇记》中之原文献记载不符,是错误的。这“聊”乃“大”字之误。一字之差,却给后人带来许多麻烦。结合众多文献资料和历史地图分析,晋时,聊城附近亦无“聊河”。实际上博固城是建在大河(即黄河故渍)之弯处。再退一步讲,假设晋时聊城果有“聊河”存在,那么石勒作为晋的臣民是在公元316年前后的事,跟聊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元前522年已有838年之久,后期的“聊河”又怎能成为早期“聊城”的名字由来的依据呢?显然,依“聊河”或“聊水”作为“聊城”名字的由来是完全错误的。

关于“城因国名”之说,虽比因水之说进了一步,但也不太确切。因为春秋前后在我们这一区域内,见于文献记载的小国有莘县南的“顾国”、“观国”,聊城附近的“郭国”,仅此而已,无有“聊”,“摄”二国之说。但这一时期,我们这一区域见于文献记载的城邑很多,不仅有聊、摄、还有阿邑、冠氏邑、高唐、夷仪等等。但都是“城邑”,不是小国。因此“城因国名”之说欠妥。

“聊”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春秋左传》中鲁昭公二十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晏子在力谏齐景公减轻苛征杂税时说:“聊、摄以东(杜注:聊、摄、齐西界也)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9)《史记》中关于聊城的记载有多处,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刘传》中关于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经过,写的非常详实和精彩。《史记·高祖本记》中有“张春渡河击聊城”之语,以后的志书不再一一列举,总之,“聊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以“城邑”出现的,一直延用至今。故聊城名字的由来,由春秋时期出现在这片大地上的古城——“聊”邑而得名,这是最符合历史真实,也是最科学的。

按说,到此已基本解决了“聊”城名字之由来 ,如果还要深究的话,那就要从“说文解字”来探究当初城的功用,或当时“城”附近存在的其他自然遗迹或物种构成的其他因素了。

从城的功能来说,齐国边境建立较早的城邑是“聶”。其要比“聊”邑早建立近140年。当时,此城为什么称为“聶”呢?按《说文解字》之解释,“聶”字字形由三耳组成。意为“附耳私小语也”。两个人附耳小语时,听者可见其一只耳,说者可见其两只耳,故三耳组成一个“聶”字。当时把此城称为“聶”,建城者的用意在于此城在齐国西部边境重地,有探听西部邻国信息并及时汇报之意,故称其为“聶”城。

“聊”字也从“耳”,“卯”韵。《说文解字》解释为“耳鸣”。就是说,更靠近齐国西部边垂的新建城邑。要特别注意西部边境信息和动态,要警钟长鸣。因此,把新建城邑称为“聊”。

从当时初建“城”时的自然环境特点来看,这“聶”古时或许与“欇”字通,这“欇”是一种树木,《集韵》说:“欇,木名,似白杨。”初建“聶”城时,周围多“欇”树,故多用“欇”木为原料,因此,此城名曰“欇”城。

“聊”字在《尔雅·释木》中说:“ 者聊。”《中华大字典》中也说:“聊,音寮,啸韵,木名”。可见,“聊”也是一种树木,一般来说,边境城市的缘起,多与军事有关,或许齐国早期在派兵驻守“聊”这一带时,这里多“聊”树,就地取材。就用“聊”这种树木作营寨,又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城”邑,因此,将新建边垂重镇称为“聊”。

据前人考证,“聊”树很可能就是椒树,俗名花椒树,枝间多刺,适于作营寨。

综上所述,聊城名字的由来,既不是因国而名,更不是因河而名,而是因“聊邑”而得名。再究“聊邑”名字之来历,乃因城市功用,和周围多“聊”树而得名。

注:(1)郦道元:《水经柱》岳麓书社1995版第80)——81页。

(2)同(1)第81页。

(3)同(2)第82页。

(4)《东昌府志》明万历二十八年版卷十六第2页。

(5)《山东通志》清乾隆元年版卷九古迹第七页。

(6)《聊城县志》清宣统二年版卷一方域志古迹第七页。

(7)《东昌府志》清嘉庆十三年版卷四十三古迹第三十二页。

(8)《太平寰宇记》宋乐和撰卷五十四第十五册第15页。

(9)杨伯俊:《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17——1418页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9:08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9: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