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

从范字资料看,“和”字的写法有两种,一个是现在的写法,一个是“龢” ,采用“和”的写法较多,特别是篆书和汉简、隶书中。而在《兰亭序》中有两个“和”字,“口”部的写法也不同。我们知道《兰亭序》有多个临本或摹本,翻刻本更多,这里选取了两个唐代的临摹本,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临本,由于都是对临,“惠风和畅”的“和”字都没有中间的那个短横。唯有冯承素的竖钩摹本有,说明是比较忠实与原帖的。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2虞世南的《兰亭序》临本。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3

褚遂良的《兰亭序》临本。

我们先看一下原帖单字的情况。

从整个字的书写看,笔致清晰,非常畅达,即便是临摹的字,但字形非常美。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4

再看一下“口”部分的截图。“禾”字收笔和“口”部竖的起笔的转换非常的清晰。我们在看横折的写法同样是一气呵成。关键时刻来了,看横折的收笔出锋的方向看,明显是先写中间那一画,然后再写最后一横画的,用笔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如果是先写下横后补中间的横画,在用笔的来龙去脉的连带牵丝看,显然笔势有可能如此。我们来看“在”字右部竖画的收笔和最后横画的连带处理,便是证明。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5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咸”的口的写法,先封口在写中间的横画。从褚遂良和虞世南的理解看,显然中间的横画是后补的,所以他们写的“口”字较大。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6

具体到“惠风和畅”的“和”的“口”字,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后补中间的横,二是先中间的横,后写最后一横。

(由于《兰亭序》是书稿,多处有修改的痕迹。)

从笔顺的书写顺序看,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就是中间横是后写的,证明在中间横的收笔的出锋轨迹气脉,见下图第二图示。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7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8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9

(上图,中为原帖,左为遮挡下横的情况,右为遮挡中间横画的情况。)

为什么要画蛇添足,补写中间那一横画呢?

显然是“口”部写的较空了,于是采取了补救措施,加了一横,要知道《兰亭序》本身就是草稿,不是正式的书写作品,可能王羲之把“口”字写好,下意识感觉不妥,就顺势在“口”中补了一横,最后一笔横的起笔向左露出的锋尖,也暴露了真面目。至少冯承素是如此。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0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1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2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3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4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5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6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7

谢谢你的提问。题主所说“惠风和畅”的和字,看起来多了一笔,其实,学问和来头真不小。

正如题主所说,从临摹本来看。这话有玄机。

为什么?因为,这个多了一横的是冯承素的一个临摹本。唐代还要两个重要临摹本《兰亭序》。

一个是虞世南的摹本,一个是褚遂良的模本。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摹本就会发现:原来“惠风和畅”的和字,王羲之本人是怎么写的真不好说。

比如褚遂良临摹的“惠风和畅”的和字,口字中间并没有一横!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8

这个“口”字的写法,也与冯承素的摹本完全不一样。

口子的第一笔书画比较短,横折钩的竖画比较长,合理的控制了口字过大,显得过于松散的毛病。

王羲之是大师,褚遂良也是大师。虽然,褚遂良是临摹高手,也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继承者,但是对书法细节美的认识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19

我们再看看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虞世南临摹“惠风和畅”这几个字中对“和”字的艺术处理。

虞世南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真传人。据说,他是王羲之九世孙智永大师的学生。

我们根据唐代《兰亭序》的临摹来看,其实最像王羲之《兰亭序》原稿的,应该是虞世南的摹本,而不是冯承素的摹本。

只因为冯承素的摹本更符合大家对王羲之《兰亭序》的想象,所以,历朝历代一致共推冯承素的摹本第一罢了。

当然,冯承素的摹本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而更含蓄的王羲之和含蓄的虞世南摹本反而被视而不见了。

我们就从虞世南临摹的这个“和”字来说,那也看得出来他忠实于王羲之原稿的成分要大的多。

首先,虞世南没有把口字中间的一横去掉,而是巧妙的做了有一横于无一横之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处理。所以,三个临摹本,只有虞世南的这个“和”字最美了。

从艺术分析,我们也看得出来,这三个摹本,最忠实王羲之原稿的就是虞世南和冯承素了。

其中,虞世南的忠实度是最高的。以后大家临摹《兰亭序》,最好不要忘记对照一下虞世南的摹本。

最后我们说说冯承素临摹的“惠风和畅”中的“和”字。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20

首先,从虞世南临摹对比来看,冯承素显然是由于行笔较快,写“口”字,第一笔就过长,没有办法,这个口字就大了。

事实上,冯承素的“口”字确实写的非常不错。

但是和字的“禾”字旁已经写的比较舒朗了,如果口字也很舒朗,那么,这个字就会神散。因此,冯承素在口字中间的一横,也就写的特背突出。

但是,口字中间的空白却成为长方形了,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失误。

我们从这些细节分析来看,说冯承素的临摹是一个勾勒填墨的“摹本”,所以说最忠实王羲之《兰亭序》的说法,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所以,研究学问,要深入真实,要多比较。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图21
不过,冯承素的笔法,无一笔不精,尽管,学得有一些笔误,这是一个学术历史问题。冯承素的“和”字仍然是笔法精妙的书法。而且,冯承素很善于入笔出锋,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11:21
下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11: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