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好!这是佛教和佛学常识,也是佛经和法师常用的多义字,但其真义不能思维、言说和表述,需靠实修中的实证己悟,不能旁观谈论,无法从外人得到答案。下面由此出发,简析几句,供参考。
【1、领悟的前提】
佛法不论谁说,都有两义:一个叫方便解、方便义,可思、可言、可写,如同指路牌,但不是目的地,象文字经论、法师讲解、戒律仪轨都属此类,是用来接引迷人入门的声闻教义。一个叫实相解、实相义,不可思、不可言、不可写,是修行的目的地,只靠观照自心自性,日久开悟,能晓了一切而知。也因此,凡听说来的解答和自己动脑思维得到的解答,都是方便义,不是实相义。在佛家根本上讲,方便即幻、即假、即舍,实相即有、即真、即本,故仅知方便义,没能力悟实相义,都不是真懂佛法。对“寂”的领悟也同理,不可问人,只能自悟,则下面所说都为方便义,是先要讲明的。
【2、“寂”的常见解】
在经典和法师开示中,该字主要有十义:(1)指心之净。(2)指心之定。(3)指心之性。(4)指心之义。(5)指心之能。(6)指心之法。(7)指心之慧。(8)指佛涅槃。(9)指明心见性。(10)指众生的本佛位。可见,此字既是法理,也是实行;既是果得,也是因根;既是心相,又是心无,所以,寂=空=无=心=佛。
【3、“寂”的常见词】
如“寂静”指无心的程度,“寂定”指实修达到的证悟程度,“寂灭”指证悟法性佛位的涅槃,“圆寂”泛指修行有成就僧人的离世,“寂寂”指无心本在,“寂法”指修定的教法,“本寂”指本性佛位,“大寂”指大悟而能被尊为师的成就,“常寂”指不动心的本觉智慧,“无寂”指不住相,“了寂”指实相,“一寂”指一心,等等。
【4、“寂”的修法】
在实修做法上,此字指佛家三学里的“定学”,只要是用法门摄心归无、断欲去爱、转变无明的,都叫“修寂”。如禅宗的“禅”、净宗的“净”、密宗的“圆”、唯识宗的“觉”,都可解为“寂”。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把禅定解为“内不乱为禅,外不住为定”,这两句也是“寂”的含义和修学。
【5、经典里的“寂”】
该字有很多同义词,如三昧,指定,也指“寂”;如实际,指佛地,也指“寂”;如实相,指佛智,也指“寂”;如圆觉,指佛慧,也指“寂”,深究起来,有无量多。在《金刚经》里,“寂”指金刚、般若、波罗蜜、无相、无住、无见、无心、非相、无为。在《心经》里,“寂”指自在、波罗蜜多心、无挂碍、无恐怖、空、不异、三藐三菩提。
【6、“寂”的特性】
主要是五个:(1)本来性。“寂”是众生真心的本能,不从修得,故行持法门只是恢复这个本能,没有得到这个能力。(2)圆满性。“寂”涵容一切,包藏万法,无所不有,无所不能。(3)唯心性,因为寂=心=性=空=佛。(4)非有非无性。“寂”离言、离思、离说、离见、离得,在心外,是独在,一切都不能及。(5)般若性。入“寂门”,人生无上智慧;在“寂位”,人遍知一切;明“寂性”,人住佛地。
【7、“寂”的最佳修证】
就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因为“念”是修寂,“佛”是在寂,“弥陀名号”是真寂,往生是入寂,48愿是寂理,第18愿是寂门,极乐世界是寂位。现值末法,众生根基不行,修其他法门不能了寂,唯靠念佛,速能证“寂”。
总之,寂即心、即觉、即佛;即智、即慧、即法;即修、即行、即悟。寂义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见,因为说、思、见的都是“非寂”,故人有寂心叫做“迷”,人去求寂叫做“愚”;无心自然寂,无得就是寂。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