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

要说我国的传统历法,先谈一下我国历法的渊源和发展。

在《尚书·尧典》中说: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可见在上古尧帝时就有完备的历法。现存最早的历法文献应当以《大戴礼记·夏小正》为最了,这应该是夏朝时的历法。这个历法是十月历,和彝历的十月历应该是一样的——每月36天,十个月,最后五天是闰余,一年365日,每隔三年在闰日加一日,即366日。一年为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这大概是《黄帝内经》中五季的来历,也是现代所见文献中有关十月历的孑遗吧。现在看到的《夏小正》是十二个月,前面十月有星象,最后两月无星象,是因为十个月已经是全年星象的周期变化了,而最后两月的文字应该是后人掺杂补充的,因为补充者不晓古时的十月历,所以成了狗尾蛇足之举。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图1后来根据回归年周期和月圆缺周期改制发展成了阴阳合历。其中的阳历一年是365.2422天,以立春为终始,一个月的时间是两个节气,两个节气的时间大约是30.43685天,实际上,属相就是按这个计算的——即今年的立春到明年的立春是一个属相。

其中的阴历是看月亮的圆缺周期,无闰月的一年是354或355天,十二个月亮圆缺周期,有闰月的一年是383或384天,是十三个月圆周期。置闰月的规律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现在的置闰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通过置闰月,就可以很好地调和阴阳历的不协调。

现在的农历又叫夏历,夏正。之所以这么称呼,是由于每年从立春开始,把一年的365.2422天十二等分,即十二个月,这十二个月从立春开始依次往后,以建寅建卯建辰建巳建午建未建申建酉建戌建亥建子建丑称呼,夏朝以建寅为一年之始,商朝以建丑为年始,周朝以建子为年始,秦朝以建亥为年始。所以以建寅为年始的历法称为夏历、夏正。建丑为始是殷正,建子为始是周正,建亥为始是秦正。汉朝初年,沿袭秦制,用的是秦正,汉武帝时颁布《太初历》改历法朔正,易为正月建寅,用夏正。其后除了武则天用周正之外,其他各朝代都沿袭使用夏正。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图2

前面我说了夏朝的历法是十月历,可后来的夏正都是十二月历,至于其中的原因我说不清楚,我猜想有三种可能,其一,夏朝开始用的是十月历的夏小正,后来有过一次历法改革,改成了十二月历的夏正;其二,夏朝有两套并行的历法系统,一套是夏小正系统,一套是夏正系统,商朝继承了夏正系统的历法,摒弃了夏小正系统的历法;第三,夏朝用的是夏小正,商人用的是十二月历法,商朝得国后就摒弃了十月历的夏历,用十二月历的殷历,到后来,周朝继承了殷历,古人有尊古贵古情结,所以后人以为商朝也继承了夏历,所以就衍生出了夏正的说法。至于实际情况,由于文献缺失,还需等待新的考古发现。

以上是我就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

答案是“农历”。我是一名传统文化传播者,我给大家普及一下中国现存的历法知识!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个三个历法同时用的国家。这三个历法分别是:农历、阴历、阳历。有人说农历不就是阴历吗?那肯定是不对的!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咱们先来说说阳历。阳历简单理解就是依据太阳的运动轨迹来描述时间的。阳历在世界上也叫公历!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历法。这个历法是由西方人发明的。大概在辛亥革命以后,就开始使用阳历了。

那什么是阴历呢?阴历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是参照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变化而采用的记时方法。大概是在中国明清时期已经存在了。这个历法大家现在习以为常的认为是农历,其实两者差别很大。比如我们平时过年,过八月十五,过中秋节使用的都是阴历。

但是,农历才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历法。农历也叫农家历。它是我们古人观察天地万物四时节气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这部历法由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排列而成。比如,今年按照农历来说就是“庚子年”。前两天刚过“清明节”,过清明节就是进入了农历的“庚辰月”。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过的是农历呢?每年我们所说的“立春”就是进入我们农历的下一年了!

所以,请记住,中国三个历法同时过。但是唯有农历是中国自己的历法。


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图3
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图4
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什么图5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10:3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3日 11: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