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现在已经是在国际上都通行的一个棋种了,很多人对围棋都只知其一,并不了解围棋的具体内涵。围棋作为可以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元素,蕴含着很多传统的思想和哲学渊源。
围棋起源于中国,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人会质疑的。围棋起源的时间一定早于文字,否则就应该会有相应的文字来记录围棋的起源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任何出土资料记载围棋的起源,所以现在我们只有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可以参考了。
传说中,围棋是中国古代的圣王尧舜创造出来的。如果围棋的确是尧舜所创造的,那么现在只留有传说也就能够理解了,因为那时并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文字,也就不可能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时代最早、体系比较完整的文字,众所周知,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时候,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至少晚于尧舜时代十个世纪,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商代王室占卜记事。
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占卜早已成为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的重要活动,其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占卜的早期理论基础之一是河图和洛书。虽然关于河图和洛书的出处传说有很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是,在中国古代圣王大禹冶水时代,河图与洛书已经存在了。
根据“尧造围棋”的传说,围棋的棋盘与棋石也出现于这一时代,与占卜的早期理论基础河图与洛书似乎有一定的关联性。吴清源是我国知名的围棋大师,根据他所理解的,围棋发祥之初并不是为争夺胜负,而是为了观测天文。在尚无文字的时代,棋盘与棋石只是观测天体运行、占卜阴阳的工具。”围棋的发明肯定跟八卦、周易有关系。
所以传说尧发明了围棋是有这个道理的,他用占卜的工具发明了围棋,或者换一种说法,围棋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占卜工具。
如果能够接受围棋起源于天体运行的观测和阴阳的占卜这个说法,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围棋的原始意义本与博弈胜负无关了。围棋行棋过程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按照阴阳占卜的思想,我们可以把围棋的原始意义及其原始行棋过程概括为以下四句十六字:
棋始有道,阴阳互长,生死于气,气尽棋终。
棋始有道:从广义上讲,道指的是物理世界的原则,既包括天体运行的规律,也包括阴阳演变的法则。围棋的原始行棋过程是符合这些原则的。从狭义上讲,道即是广义物理原则在围棋上的具体体现,即围棋棋盘。行棋初始,棋盘为空。
阴阳互长:黑白双方在棋盘上轮流落子,落下之子在棋盘上不能再移动,黑子和白子分别代表了世界上的阴阳。黑白双方轮流落子并改变棋盘状态的过程就代表了阴阳之间互长和互克的发展过程。在阴阳互长和互克的过程中,黑白双方在棋盘上轮流落子是其先决条件。
生死于气:无论阴阳,生存在棋盘上的先决条件取决于有气,有气则生,无气则亡。具体来讲,落在棋盘上的子,如果使对方的子没气,则提去对方没气之子;否则,如果使己方的子没气,则提去己方没气之子,即自杀。
气尽棋终:当行棋一方无法落子时,围棋的行棋过程即结束了,这就是“气尽棋终”这个原则。换句话讲,围棋的行棋过程会根据“阴阳互长”和“生死于气”这二个原则一直进行下去,直至一方无法落子。一方无法落子的情况指的是轮到该方落子,但棋盘上所有的空点都是对方的眼。因此,围棋的原始行棋过程不是阴完全战胜阳的过程,就是阳完全战胜阴的过程。
虽然围棋起源于天体观测和阴阳占卜,但是它演化成博弈却是自然而然的。只是,这一定是围棋起源之后的事,并且现在已无法确切考证其具体时代了。但至少在距尧舜十五至十六个世纪之后的春秋时围棋作为博弈就已经很普遍了。围棋从演化成为原始博弈开始,到发展成为现代博弈,经历了至少二千五百年的发展历史。
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众多优秀的围棋博弈高手,但围棋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围棋博弈规则的演变。
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在公有制的基础下,还没有谁可以采用这种脱离生产,少数人参与的娱乐活动,再说这种博弈分胜负更不会出现在娱乐活动中。都是大家平等参与,不分你我的。
围棋出现是服务生产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远古时代土地肥力低,需要轮番耕种。
分外三种状态,正在种植的,烧荒增加肥力的,和闲置的。闲置的是存放生产工具和存放粮食的地方,这样就近生产,就近存储。
对于一个首领,合理的安排轮作休耕,合理的安排就近生产很关键重要。
小首领先规划好新一年的轮耕布局,大家在一起讨论合理性和科学性。
后期发展成部落首领(农耕专家)去检查指导小部落的布局调整。
这样不断的优化配置。
事关生产大事,所以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早期一定是为农耕文化服务的产物。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