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烧制方法

在瓷器的发展历史中,以铁元素作为釉色的发色剂,应起源于两晋时期的浙江地区,器物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黑釉鸡头壶。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到唐、宋、元、辽、金各个时期,全国众多省份均相继开始进行烧造,在福建、江西、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都有这类器物发现。其中著名的品种有:油滴盏、兔毫盏、黑釉贴花碗、花釉腰鼓、黑定、酱定等。北方各省还大量烧制黑褐釉色的大缸及大罐,作为储藏器使用。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1

吉州窑剪纸贴画花

以铁原素作为瓷器釉色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遍及全国的瓷器产地,多是以含铁量高的瓷土矿(烧成瓷为香灰色)作为瓷胎原料,将含铁量高的矿料经加工提纯研磨后制成釉料,做为装饰物涂抹在坯胎上;另一个原因是,自商代以来,南方的江、浙地区就用龙窑烧造瓷器,到战国时期北方使用馒头窑烧制瓷器,以上两种窑型非常适合烧制以铁原素为釉料的瓷器。烧窑时达到的最高温度与铁的还原温度基本相符,因此以铁原素为釉料的瓷器得到广泛的发展。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2

吉州窑玳瑁斑

如今我们所说的茶叶末釉、紫金釉品种,也是铁原素成色的瓷器品种,业内一般认为是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首创。其实茶叶末釉早在辽金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而紫金釉品种则更早。茶叶末釉这个名称,主要来自北方且主要是在北京地区。在北方一般老百姓所喝的茶叶品种,是以各种散碎茉莉花茶拼配而成,沏泡出来的效果是茶叶零散的飘落在茶汤内。到了清代,古玩行见到有瓷器釉色与其相类似,则直接称这类品种为“茶叶末釉”。而“紫金釉”瓷器也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有的名称,之前对此类品种一般称为酱釉或者芝麻酱釉,就如同我们食用的酱色一样。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3

清 茶叶末荸荠扁瓶

明、清两朝的景德镇窑在以铁元素为致色瓷器的品种中,主要是紫金釉,茶叶末釉两种,少见黑釉。紫金釉的还原温度虽高于茶叶末釉,但是整体的还原温度还是偏低,因此基于这一特点,器物也多是盘、碗类胎体相对较薄的小件器物为主,施釉薄且光泽度差,器物底部多施透明釉,但不清爽。官窑器以青花写款,青花发色黑蓝。这一现象的形成是烧制瓷器过程中产生的,青花款发色时窑火温度低于钴料正常的发色温度时,钴料中的铁分子没有完全被挥发掉而形成黑蓝色,为了保紫金釉就要舍弃青花。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4

茶叶末釉水呈

三百担镇窑,是景德镇烧制瓷器的主要窑型,它的特点是火膛在窑头处,将火膛、窑室、烟囱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烧窑的火是从窑门处设计的投柴口,投入松木在火膛内部进行燃烧。窑温的抬升,主要是靠窑尾部的烟囱将火焰往窑室内部拉动,燃烧匣钵焙烧坯胎。这样一来,烧制过程中在窑室内部必然会产生前部和上部温度高,而后部下部温度低的温差。当地制瓷人在掌握温区的不同后,利用不同温度区的特点调配不同的釉料的瓷器,使釉料与温区相对应,这样可以降低烧瓷的成本,还能提高产量及品种。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5

茶叶末釉状罐盖子

其中,窑室的底部温度最低,不适合需要烧制较高温度的瓷器品种,如青花、紫金釉等,在没有配制出茶叶末釉之前,一般情况下是放空或烧窑砖,以及不施釉的反瓷品种。到了乾隆时期,配釉师们为了生产出稳定的发色品种,则在紫金釉的基础上进行调配,研究出了我们如今熟悉的茶叶末釉。茶叶末釉还是以铁原素为原料,只是调整含铁量使它的熔点低于紫金釉这样窑室底部(重一)的三百多个位置便可充分利用,茶叶末釉便大规模的烧成了。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陶瓷中重要的品种之一。有人说从汉代就有了,但是真正成熟是在唐代,宋金时期达到了完美。历代民窑都有烧造,到了清朝被官窑垄断,乾隆时达到顶峰。 

茶叶末釉实际上是一种高温烧造(1200°-1300°)的结晶釉,晶体很小,呈黄色或黄绿色,主要分布在釉层表面。茶叶末烧成难度较大,低温阶段用氧化气氛烧制,到980℃左右以后,若转为还原气氛烧制,则发墨绿色晶点,有人称为“蟹甲青”。若继续氧化烧成则发黄色晶点俗称“鳝鱼黄”。 

《陶雅》中记载:“瓷以黄黑相间者,谓之茶叶末。其黑色较浓,而又有黄色碎点於底足内外围绕一遭。瓷致活泼者,则谓之‘鳝鱼发’”。

唐宋时期由于配方和烧制工艺的不同,茶叶末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棕黑色地釉中泛现一种错落自然、金光灿烂的黄色晶点。元代以后茶叶末地釉为多种色调,结晶体多为黄褐色或黄绿色,不太纯正,原因是配方不同,釉料不同,方法不同。

古人都是采用常年沤制法生产茶末釉水,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茶叶末釉,釉水很细腻,其特征是黄色晶粒有棱有角,多呈扁平状,绝无立体之状。经高温熔化,因物以类聚,多个黄色晶粒会聚合在一起,形成一朵朵酷米兰式样的黄花,花形完整,色有深有浅,灯光下加以黑褐色地釉的衬托,煞是诱人。

唐宋时期的茶叶末釉同仿品的区别:

一、唐宋茶叶末釉以氧化气氛烧造地釉上的晶体为黄色颗粒,而现代仿品以黄绿色居多。

二、唐宋茶叶末釉的地釉,为黑色或者黑褐色,因此远观整体上是黑色的,细细观察才能感知黑中漂出黄色。而现代仿品远看是黄绿或者黄褐色,近看还是黄绿或者黄褐色,无漂色现象。

三、唐宋茶叶末釉口沿、棱角处均有脱口、灯草边现象,颜色变化明显,而现代仿品无脱口现象。

四、唐宋茶叶末釉中的黄色颗粒分布稀疏,像夜空中的星星,疏密有致;而现代仿品的黄绿色颗粒分布细密,像人脸上施了一层粉。

五、唐宋茶叶末釉用100倍放大镜观察,黄色晶体聚集成团,酷似黄色的米兰花,唐代的黄色晶体更奇特,疑是特殊的矿料生成,不可仿制;而现代仿品此现象。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6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7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8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9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10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11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12
茶叶末釉烧制方法图13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9:2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9: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