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一集——
像我这样心灵手巧又擅长思考的小伙汁,很快就总结出了海底捞锅底的整个出炉过程——
完全没有明火,没有烧制,主要就是一个“兑”的过程。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图,和我炮制锅底的地方不能说是一模一样,也可以说是别无二致。看来海底捞的店铺设计、包括后厨布局,也都是有统一模板的,可以批量化地在各个门店间复制。
看到照片的后面那一大片火锅盆筑起的背景墙了吗?
藏在这背景墙后头的,是一个洗碗的小型流水线(人工干预+机器洗涤),洗完后的锅子就倒扣在架子上,供前面打锅的人取用。
也就是说一堵墙的两面,一面洗锅一面打锅,工作流程刚好是衔接的,设计相当科学。
锅子的放置是有要求的,单锅、两分拼锅、四分拼锅,需要分门别类地摆放……
而且锅子要绝对擦干,严禁沥水——餐具沥水在一般馆子里可能算正常,尤其如果留存的是干净的水;但是在海底捞,这是禁忌。
什么?你没去过海底捞不知道什么叫四分拼锅?
闹,就是下面这样的。网上搜了一下,304不锈钢做的,价格在160元的样子,海底捞同款。
他们家火锅盆的保有量这么大,不知道是不是进价能便宜很多。
单锅是下面这样的,网上价格在110多。
现如今的顾客里,点单锅的相当少,点二拼锅的多一些,点四宫格的最多。
人是贪多的动物,想一次性多尝试几种口味、享受丰富的大有人在。
我火锅吃得不算多,在海底捞之前,我最多见识过两分的鸳鸯锅,第一次见着四宫格还是在海底捞。
这种一分为四的细化设计,搭配海底捞点餐系统中对锅底高度自定义的支持——不仅可以指定每个格子分别放哪个口味的锅底,甚至连哪个格子放哪个口味都可以规定——充分激起了客户DIY的参与感,成功攫取用户的心智,提升了体验。不得不说海底捞真的有一套。
于是你可以规定番茄锅和麻辣锅要对角放,也可以规定沙棘锅和菌菇锅放在同侧;
如果后厨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打错了位置,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端回去重做。
我发现点单锅的顾客,基本点的都是经典麻辣锅——那些操着四川口音的食客往往是这类锅底的拥趸,他们摒弃一切花里胡哨的搭配,只想对着一整锅热腾腾红扑扑的辣锅大快朵颐。
但是有些人的操作我就不懂了,比如点四宫格的,但是每一格都要求番茄锅底——你就不能整一个整锅的番茄锅迈!徒增老子的工作量!
点四宫格的客人中,有不少是点了三格免费清水锅、一格有味锅底的,他们可算是把海底捞的规则玩明白了,花最少的钱就把锅底给解决了。
但是还是有“精进的空间”。待我细细跟你讲:
虽然清水锅免费,但还是用了料的。
先不算水的账,我们还得往每一格清水锅里撒上两片白萝卜和四颗枸杞子。
于是你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薅到更多免费福利——
在清水锅的备注上写“给我四片萝卜”或者“放六片萝卜”。
我还真遇到厉害的人是这么操作的,他备注写着:
萝卜加倍。
默认是两片萝卜,加倍那就是四片,他点了三格清水锅,多薅了六片萝卜。
当然你也可以写“放八片萝卜”甚或是“放十片萝卜”,
但是如果超过十片,先不说格子里放不放得下,在后厨清点萝卜片的我可能已经在心里骂娘了……
如果你丧心病狂写“给我一百片萝卜”,会怎样呢?
我不知道,还没人这么做过,但我猜后厨会削出一整个大萝卜送你吧……
(如果你要试,千万可别说是我提供的灵感,怕被追着打!)
你可能会说:嗐,就是几片萝卜,谁稀罕啊!
别急,你可以做法类推——
你可以在点番茄锅时备注要多少片番茄,如果写“我需要12块番茄”,那你就得到了一整个番茄的量;
你可以在点猪肚鸡锅底的时候多要一份猪肚或者一份鸡块,甚至是一份猪肚加一份鸡块,甚至是两份猪肚加两份鸡块……一份大概是100g,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可是最货真价实的福利了!
……
扯远了,还是照着这张图,来说一下整个打锅的流程是怎样的。
顾客在前厅通过手机扫码点餐,下单后信息会无线传送到后厨的小票打印机上,打印机一般放在下图红圈位置。
打印机发出“滴滴、滴滴”的提示音,提醒我们“你要接单了”,打锅的流程就此正式开始。
打锅员撕下小票,放在台面上作为参考。
先选择对应的火锅盆,然后按照小票上的要求,用海底捞定制的配锅机把“汤”打进盆里。
这个“汤”可能是清水(比如清水锅和番茄锅),也可能是高汤(由高汤膏兑水而成,每隔一定时间,机器里面的管道就需要清洗,防止滋生细菌)。
说到这个兑水成白汤的手法,其实餐饮业界早已用滥——现在谁还给你古法熬制呢?
但是虚假宣传就是不对的。比如某家大型拉面连锁,就敢腆着脸声称自己的面条汤头是大骨熬制,喝了特别有营养,广告画面里那汤还咕噜噜冒泡。
其实不过是兑水的浓缩高汤膏,这就很恶心了。
很多食客知道真相后拍额头恍然大悟:怪不得每次吨吨吨喝完都觉得口渴……
那么多味精呢!能不渴么!
接下来,有些锅底要加入粉剂拌匀,比如猪肚鸡锅底(你在网上搜索猪肚鸡底料有惊喜——没错,包括你外卖的那些猪肚鸡,毫无意外都是这些底料的调制品);有些锅底则需要加入半固体的调料包拌匀。
我比较讨厌粉剂的,比半固体的难拌匀多了。
对于这些,海底捞虽然没有刻意宣扬,但也似乎并不隐瞒。有时候甚至还会送客人锅底调味料,像下面这样的,相信海底捞爱好者一定不会陌生——
只不过我们后厨用的不是这种包装的,而是下面这样的——
直接拿给客人兑,看来是真不避讳了……
至于这种后厨版的和公开售卖版的是不是同样的配方和味道,网上莫衷一是,有说一样的也有说不一样的。
其实很简单,比对一下出厂厂家(应该都是海底捞旗下的颐海)以及配料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了。
不过囿于条件限制,我没仔细比过。
所以你知道猪肚鸡锅底为什么最容易“糊锅”吗?是不是给你一种猪肚或者鸡肉黏在盆底了、被烧焦的错觉?
其实那是因为粉剂没有搅拌均匀,结块沉底了(参考奶粉),然后火一烘烤,那一坨它就焦了……
等一切都搅拌均匀以后,还有最后一步,那就是加些点缀,制造“真材实料”的虚拟现实感——
番茄锅底要加几片番茄,
沙棘锅底要加几颗“金果”(就是沙棘果,后厨叫它金果),
三鲜锅底要放玉米段,
牛油麻辣锅底要放葱段,
菌菇锅底要加撕碎的菌菇,
……
猪肚鸡锅底最是真材实料,猪肚和鸡块是实实在在要投放下去的。
一切准备妥当,在火锅盆上配一对勺子和一个漏斗,这锅也就配好了。
在这之后,工作人员会记下桌号,把准备好的锅底从后厨端到顾客的桌上,这个过程叫“跑锅”。
大概这样忙碌了一天,一切都新鲜,所以就算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机会,就算脚底开始生疼(我这时才发现鞋底的缓冲是多么重要),一切都还在可以忍耐的范围内。
况且,小师傅常乐全程都在用不可置信的语气跟我说话,“你做得真快啊”,“你真的是第一天来打工?”诸如此类的变相表扬,把我哄得更开心也更勤奋积极了。
到了晚上七点,距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
吃晚餐的客人也走得差不多,只等九点以后夜宵时段的小高峰了。
手头忽然闲了下来,无锅可打。
生产队的驴拉了一天的磨,卸磨后不会急着离开,而是会呆在那里不动,因为对突然而来的变化来不及反应;
我连轴转了一天,忽然停下来,也有些无所适从。
此刻我与驴心有戚戚。
常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你,去洗水果吧,记得换一下工装。”
我听到新任务,一阵开心。
洗水果?我最爱水果了!
就算是不能偷吃,看着自己喜欢的水果,闻着果香,也会心情愉悦的吧。
我边往更衣室走,边憨憨地想着。
海底捞的更衣室很小,两个电话亭那么大,最多能站进两个人同时换衣服。
上衣不是固定属于你的,每天上班从干净的上衣里随便选一件适合自己尺码的就行了,别上自己的名牌,下班后名牌记得摘下来,衣服脱了放进回收筒里,专门有人会负责每晚将衣服洗干净,循环使用。
我得承认衣服洗得还是挺干净的,毫无异味(连洗衣剂的芳香也没有),而且很方便。
海底捞的服装系统也是很复杂的,不同岗位不同季节不同服装,我至今没能弄得非常明白。
像下面这张照片里我这身就是在后厨干活的。
但也可以穿着这身到前厅去进行服务,你看到就会知道:哦,这人是干后厨的,顺便从后厨跑过来给我们上锅上菜呢!
还有黑衣短袖T恤的,那是负责收尾的。
顾客吃完了,桌上一片狼藉,他们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把桌子整理干净,把餐具和餐余垃圾回收,好让餐厅尽快翻桌。
除了这个最紧要的本职工作,他们有空了也可以上锅上菜。
在海底捞,人人都可以上锅上菜,并没有死板地指定是哪个岗位。
因此绝大多数时候,海底捞的上菜速度都是可以的,因为全民皆兵了。
好像又扯开了。
我换上了洗水果的衣服。
医院大夫般的白大褂,长袖子,袖口紧箍着,像是袖套一般。
很快,我就领悟到为什么水果清洗员的衣服要设计成这样。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即将在水果房遇到一个“巫婆”,她是我在海底捞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