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石硖龙眼的历史和故事(平南石硖龙眼有什么特点)

平南石硖龙眼起源于大新镇。1927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大新镇乡绅覃敬清先生在其庄园种植石硖龙眼。1950年,该庄园被收归政府管理,改名大新农场,农场保存的石硖龙眼老树共有108株。因各种原因,该农场的优质水果资源未被人们发现和利用。直到1980年前后,原玉林地区科委在进行龙眼速生丰产试验过程中,才发现这些优质的水果,后经自治区科委组织水果专家鉴定,确认是品质优良的石硖龙眼,并拨专项经费进行嫁接繁殖,1982年第一批嫁接苗出圃,该优良品种开始在广西推广。这个历经沧桑的果园被命名为“中国广西石硖龙眼母本园”,成为全国唯一的石硖龙眼母本园。现在广西大部分的石硖龙眼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这个母本园。

平南石硖龙眼的历史和故事(平南石硖龙眼有什么特点)图1

龙眼树

石硖龙眼始源

平南石硖龙眼的历史和故事(平南石硖龙眼有什么特点)图2

石硖龙眼

传说,“石硖”是“石夹”的意思,最早的龙眼树是从大石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树根被大石夹住,只好往深土层里钻,树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气”,结出来的龙眼果特别好吃。

相传在平南大新镇新和街,有一座高大的石山,石山下有一颗龙眼树,果质很好,当地人称为“长寿果”。上世纪20年代,大新上垌村举人覃竹饶之子覃敬清,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带回一些黄榄、银稔良种,在大新购置了近千亩土地,辟为果园。一天,听母亲提到新和石山的“长寿果”,他便去察看。来到石山,细看那棵龙眼树,树从石缝之间钻出,树干有碗口粗,树冠像大伞,树叶青绿茂密,果满枝头。摘下几颗“长寿果”品尝,果大肉厚,晶莹剔透,爽脆清甜,而且糖分高水分少,果真为果中珍品。覃敬清如获至宝。后来,他利用在日本留学时学到的果树嫁接技术,用石山上的那棵龙眼树,成功嫁接培植了108株龙眼树苗。这108棵龙眼树,便是石硖龙眼的母本树,现存于母本园中,石硖龙眼因此而得名。经中外专家考证,石硖龙眼母本园早期嫁接技术及连片开发的远见实属罕有。

平南石硖龙眼的历史和故事(平南石硖龙眼有什么特点)图3

石硖龙眼母本园

石硖龙眼母本园位于广西平南县大新镇,南宁至梧州、平南至容县二级公路从旁边穿过,距平南县城30公里,距南广高铁占平南站20公里,占地120多亩,始建于1927年。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2日 11:57
下一篇 2023年10月22日 14: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