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名句的诞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1飞将2在,不教胡马渡阴山3。
——王昌龄·出塞
完全读懂名句
1龙城:在今漠北塔果尔河地方。2飞将:指汉朝防守边塞的将军李广,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3阴山:在今内蒙古北部。
现在看到的月亮,还是秦、汉时的月亮,关塞也还是秦、汉时的关塞。但是古代出塞去远征的壮士,如今却仍然还没回来。只要戍守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马队跨过阴山。
名句的故事
这是一首十分有名的诗作,明朝文学家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压轴之作。清朝诗评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这么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高常侍即高适,而“至今人说李将军”一句,现在多作“至今犹忆李将军”。最后说到的互文,在古代诗歌的使用上是很普遍的,像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头写到自己被关在牢狱里头,和其他囚犯一起作息,便以“鸡栖凤凰食”来做比喻。鸡指的是一般的囚犯,而自己正是凤凰,却和鸡“一同栖食”,这便是互文。沈德潜虽批评前人只是推奖而未言其妙,而他亦只是道出诗的大旨,未道出其中特出之处。虽然如此,我们仍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此诗,一样是予以高度肯定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和“关”,在边塞诗里出现得很普遍,在乐府诗题中,就有《关山月》一首。《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脱离不了“关”和“月”二物。有学者这么说,“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这种普遍而平凡的悲剧和愿望,就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出很不平凡的意义。此外,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亦足以统摄全篇。
有人说:“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便是一个很好的模范。
历久弥新说名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中国古代,由于种族的对立与不平等,或是争权、争地的问题,以至于战争十分的频繁,尤其是在一个朝代由盛转衰、朝代更迭之际,或是整个中国土地分裂成南北或东西甚至是多块之时,对内则有内忧、有内乱,对外则有外敌、有外患,届时不来个五天一小战、十天一大战,是不肯罢休的。
再说到征战军的命运。大获全胜的自不必说,如果战败了,或是脱了队,就免不了被俘虏甚至遭到杀害的命运。受俘虏的如不愿投降,也许就像汉朝的苏武一样被发放到北海边牧羊,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拘留。运气好的也许后来就释放了也说不定,运气差一点的可能就老死在异域,永远也没有机会再见到自己的亲人,回到自己的故乡。此外,还有跟着军队南征北讨的,这跟名句里的情况有些相似,一样没什么机会可以回来,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行》里头就有一个形象鲜明的故事。诗一开头两句就足以让人咋舌:“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从15岁的小伙子到80岁的老头子,其间65年的光阴,完全献给了军旅生涯。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乡,却只有亲人的坟墓和他遥遥相望。家里都已经荒废了,恍如隔世。他稍加整理,煮了一锅羹饭,却不知道可以和谁一起享用。于是他走出家门,往东方望去,流下了悲恸的眼泪。
也许,这正是乱世中的人民共同的哀悲吧。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