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
在电视剧的各个朝代中,婚服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在深厚的文化变迁之中,可以感受到服装之美。
同时,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以后再去看电视剧,不但可以看故事,还可以品味我们的文化。
周朝婚服
玄纁深衣,庄重肃穆
作为华夏婚礼的源头,周朝是出了名的注重礼仪,婚姻制度也是突出礼节。
婚礼,周朝即为昏礼,顾名思义,是在天色黄昏的时候才进行的迎娶仪式,基调非常庄严肃穆,不像后世那样吹唢呐打鼓一片喜庆。
《仪礼·士昏礼》是我国关于婚礼最早的记载,当然,它不仅仅适用于士之阶层。
根据《仪礼》的描述,周朝婚服为玄纁之色,玄色为主,纁色为辅。
配图仅为展示
在周人的认知里,天为玄(黑中扬赤)色,地为纁(浅绛)色,婚服的颜色正反映周朝先民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新夫上衣玄色,即青黑色,象征天,下裳纁色,即浅红色,象征地,有黑色边缘,意思是阴阳调和,表达的是对天地的最高敬意。
新娘也是黑色衣裳,披绣有黑白相间的黼纹的披肩。新妇上车时,披上黑色素纱罩衣以防风尘,此衣名“景”,体现女人的端庄大气。
同时,选择黑色为主色调的婚服,也能表达“始终如一”的美好寓意,以红相衬则取阴阳调和之意。
当然,以黑色为主,也受制于当时的生产纺织技术有限。
汉朝
进一步改良发展
先秦婚礼不举乐,不庆贺,看中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吵杂的事情。
秦汉汉朝的女子婚服形制是什么样的?
汉代的服饰工艺,在其政治、社会安定的基础上,上承先秦古朴之风,下开盛唐妍丽之俗,以其特有的婉约风格自成一体,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疆域的拓展,更为汉代妇女的服饰发展注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乐府双壁之一《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对于汉代妇女服饰和装扮特色有详细的描述。
《孔雀东南飞》节选: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有众多汉代服饰可作实证,丝绣袍服、绢裙等,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服装样式有了可靠的资料。
汉朝女性婚服的样式不一,有一体的袍式,也有襦裙,为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
上襦下裙形制,上襦短,下裙长可垂地。
以裙子腰部的高低分为齐腰襦裙、齐胸襦裙和高腰襦裙。以领子的式样,分为曲领襦裙和直领襦裙等。
曲裾深衣和襦裙的流行,让古代女性婚服有了新的变化。
此外,汉代婚服的刺绣更加精美,色彩也愈来愈丰富。
不仅有玄色,还有扬红、纁黄等。
当然,由于汉承秦制,而秦朝又沿袭周制,婚服依旧以玄色为主。
魏晋南北朝
白衫紫缨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制式基本上仍然沿用秦汉旧制,以襦、衫为主,流行襟上襦。
但因为战乱频繁,人口变迁,各民族杂居交融,婚礼服饰也就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一个阶段,白色悄然兴起。
白衫不仅用作常服,也可以当礼服。魏晋时期大规模地崇尚白色,与当时玄学盛行的“以无为本,返璞归真、追求清新淡雅”的风尚有关。
《东宫旧事》记:"太子纳妃,有白毂,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
太子娶妃子,驾白色的马车,用白色的纱帘,穿着白色礼服,扎紫色的腰带。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展现了当时女子服饰,洛神穿着交领右衽上衣,似是飞天云髻,广袖翻飞,显得仙气十足。
我们通常认为两仪礼红喜白丧,白色婚服无疑是对传统印象的一大颠覆。
这个时期的白色婚服少了几分厚重,多了轻盈飘逸。
隋唐
红男绿女,雍容华贵
隋唐时期,女性的婚服经历了由庄重到喜庆,由理想到世俗的转变。
唐代的服饰红绿搭配,是一种华丽的大唐气象,色彩浓烈大胆,雍容华贵,超越了中国古代婚姻服饰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婚服崇尚绛红和青色, 史料记载“士假绛公服亲迎”,女子则“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
之所以这样穿,是因为隋唐诞生了科举制,科举中榜的男子一般都要穿上红袍子骑马游行,结婚时穿红袍子也是为了彰显男人的地位。女人穿绿色,是因为绿色象征春意盎然,春回大地。
《新唐书》记载,九品以上女嫁服为大袖连裳,青质,素纱中单,蔽膝、大带、革带,鞋履同裳色,花钗,覆笄,两博鬓,以金银杂宝饰之。
庶人嫁女则是花钗,以金银琉璃饰之,连裳,青质青衣,革带,鞋履同裳色。
钗钿礼衣,层层叠叠的规整装束,在端庄的同时具备了更加绮丽的风姿,并且唐人极其重视钗钿等饰品对婚服的点缀效果。
而敦煌壁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层层叠叠的襦裙样式的服装。
徐连达在《唐朝文化史》中说:“中国历史上许多礼制的更易正是起自唐代,理想与现实、庄重与喜庆之间始终巧妙而有趣地矛盾着。所以我们可以试想,即使上层极力推崇正规的深衣礼制版本,但是,从民众发起的杂礼异服还是大领风骚,最后一点点侵蚀到了高层。”
宋朝
含蓄内敛含蓄风
宋朝的婚服形制建立在唐朝基础上,只是,略有演化,不是雍容华贵,而是更倾向于含蓄内敛。
宋代婚礼中,男子着朱红公服袍、女子着大衫霞帔,婚服面料使用吴罗,罗是绞经织物,结构紧实有孔,制作的衣服有廓形感。
新妇内穿抹胸、宋袴,外穿真丝百迭裙,中层着长衫,褙子,褙子是宋代女子的礼服之一,属于比较高级的礼服。在褙子的领抹上使用了盘金工艺的装饰,褙子绣有花卉纹样,最外层是大衫霞帔,后身有拖尾,背后有三角兜。霞帔绣有如意纹样与花草纹样。宋人爱花,并以不同时令花卉代表不同季节,以展示一年时色。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因为服道化比较考究,可以拿来讨论。
比如,在《清平乐》中,曹丹珠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给观察使的孙子李植,她在婚礼当天,穿的是大红色。
对于这个颜色,有两种说法:
第一,“低嫁穿红,高嫁穿绿”,当时出身于高门世家的曹丹珠祖父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嫁给李植,属于下嫁;
在《知否》 中,盛明兰属于高嫁,所以穿的是绿色婚服。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根据古代嫁娶车服常规制度“摄盛”:无官命的婿或妇,也就是庶民,可摄用其末等命服的服饰。因为当时李植尚未有品阶在身,女子嫁娶随夫,所以曹丹珠才会穿所有品阶女性都能穿的红色大袖衣。
而当曹丹珠册封皇后大婚时,则是身穿最高规制的礼服——祎衣。
左:《宋仁宗后坐像》
右:《清平乐》曹皇后
根据《宋史·舆服志向三》中记载:“后妃之服装,一曰祎衣,二曰朱衣、三曰礼衣、四曰鞠衣”。同时,《宋史·舆服志》还明确给定了“祎之衣,深青织成,翟文赤质,五色十二等”的具体规制,并且一般皇后祎衣包含有“翟鸟与小轮花、革带与大带、蔽膝与舄、绶、珮”等主要元素。
作为官家最疼爱的徽柔公主,可以不用依照上面“摄盛”制度嫁娶随夫(毕竟驸马属于入赘)。因此,徽柔大婚也是身着最高规格的祎衣。
但是不难发现,相较曹皇后辅以龙纹金饰的革带大带、舄,公主祎衣花纹以及其他细节处要相对“质朴”不少,这也是展现地位差异。
关于冠饰
宋代女子喜欢戴冠,平民女子所带的冠,并无凤鸟等反复装饰,而是以花钗和珠宝为主,所以也被称为花冠,是婚礼中不可缺少的首饰。
在《清平乐》中,冠饰被最大程度还原。
左:宋光宗李皇后
右:《清平乐》曹皇后
左:《宋真宗后头像》
右:《清平乐》刘太后
《清平乐》徽柔公主
关于霞帔
霞帔是宋以来贵妇的命服,式样纹饰随着品级高低而有区别,类似百官的补服。平民女子仿照霞帔的模样,做成直帔。
第三张刘太后这件凤图云纹霞帔,相较于公主和曹皇后的花朵纹路霞帔,就显得尊贵很多。
明朝
凤冠霞帔的经典造型
在礼教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服装穿搭以及选色都有着严格规定和限制,不得逾制。
明朝大概是平民婚礼最为友好的时代,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默许,平民婚服也有假服之称。
普通男子娶亲也称小登科,可以破例穿戴九品官服,新娘也可以穿命妇的凤冠霞,热烈庄严、吉祥又喜庆。
和宋朝不一样的是,明朝的婚服不是红男绿女,而是红女绿男。
大红袖衫为对襟,圆领样式,内穿红色长裙,多褶皱,下摆宽大。长裙的制式则大改,以往一般是上衣短下裳长,变成了上衣长下裳短。
明朝的婚服崇尚大红色,朱元璋他老人家对《论语》中的“恶紫之夺朱也”颇有忌讳,之后开始大肆扬红抑紫。
学界普遍认为,红色婚服就是明朝形成并确定下来的婚俗习惯,被视为后世中式婚服的典型代表。
大红婚服,上衣下裳,凤冠霞披,这一经典的传统婚服形制便沿用下来了。
清朝
汉满融合
清朝相对长时间的统治,使得满族旗人服饰对转筒汉制服装形成了一种颠覆性的影响,除了凤冠霞帔得到保存之外,其余明朝以前形成的传统服饰几乎消失殆尽。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满汉融合的深入,传统汉服在清朝后期的民间,得到了局部的恢复。
汉族新娘礼服为上袄下裙,袄为红色或石青色,裙为大红颜色,叫做“红喜裙”,头戴凤冠,新郎礼服为长袍马褂。富裕者,材料讲究,有刺绣等装饰。
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
满族新娘头戴“大拉翅”头饰,两侧悬挂红花穗,上面盖有红色“盖头”、身穿红缎绣花传统大襟旗袍,脚穿红色旗鞋。满族男子头戴红色官帽或瓜皮帽,红色团花长袍马褂。
到了清朝后期,女性婚服出现了旗袍,并对民国及以后的女性婚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国
中西合璧
19世纪末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时期,概括来说,民国时期的婚礼特征是“新旧并存、多元发展、中西合璧”。
“八团”就是衣服上的八个圈,袖子上两个,前后各三个,一共八个,这种裙褂源于清代女子的八团吉服。
之后,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婚服也逐渐西化,出现了以白色头纱和旗袍相结合的婚服,难事则以西装或者是长衫马褂为主。
总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阶段的潮流和审美。事实上,以上总结,也不过是观其大略,中国文化太过博大精深,关于婚服,哪怕是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不同阶级,婚服也大有不同。
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探索。
绿尘,链接影视与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