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1小冬

今天小冬,在我这么多年的字典里,叫过冬。

在我们乡下,过冬也根据姓氏有所区分,分为大冬和小冬。譬如,沈姓人家,小冬;周姓人家,大冬。小冬在大冬的前一天,今儿个是小冬,明儿个就是大冬。

小冬和大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孩童都耳熟能详的“大冬圆子小冬饭。”今天小冬人家过节,祭祖烧经吃饭;明天大冬人家过节,早起吃圆子,中午祭祖烧经吃饭。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2

过冬在我经年的希冀中,就是有一顿花生米糖馅的粘圆子和一顿有肉和肉汤淘饭的午餐。

冬至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便会碾了炒熟的花生米加了糖做成馅儿,再用箩筛了糯米粉调成团搓成条掐成块儿压了窝,馅儿放进去收了口在手心里搓搓搓,一个个光溜溜的圆子便在箩里或筛里快活地圆着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将乌漆抹黑的小手洗干净,学着母亲的样子,装模作样地搓,圆子搓不几个,倒会弄得一脸的糯米粉,越擦越花,引来阵阵笑声。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3

记忆中的这一天,一早起来母亲直接把水烧滚了便将一箩筛的圆子下进锅,眼见得沉下去的小球胖了一圈儿地在水里跳,便喊我们起床。我们盯着热气腾腾的圆子,瞬间睡意全无,急急地夹一个扔进嘴里,一来烫,二来来不及咀嚼,“哧溜哧溜”吸两下气,圆子便从喉咙口滑进胃囊。连吞两个之后,才会有咬破皮儿吸吮糖汁或品味馅儿的享受。圆子成双成对地盛,小时候能吃,碗里常常先盛8个,倘若不够,再2个4个6个8个地添。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4

现在圆子的馅儿丰富了,花生的,荠菜的,芝麻的,猪肉的……不胜枚取。而且自家包的不多,买的不少。最喜欢黑芝麻馅儿的,软糯的外表下隐隐看见里面莹莹的馅儿,盛在瓷白的碗里,捞起,轻咬,轻啜,软糯香甜,那是童年的味道。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5

这天的中午是必然有肉的,再穷的人家都得有肉上桌,因为要祭祖,会特意烧上几个菜。不过气氛较严肃,规矩也多。譬如不能碰到桌椅,会把老上人吓走,依次跪拜求祖宗保佑……老祖宗的饭碗筷子一收走,桌子一转,我们早已迫不及待、狼吞虎咽了。连肥带精的肉吃光了之后还会有肉汤淘饭,那滋味只要想想都会流口水。

长大之后再也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肉和肉汤,更不用说用肉汤去淘饭了,在现在看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而在当时当地,连汤都会兄弟姐妹均分着。几乎每次都有老人调侃:女孩子不能在过节的时候用肉汤淘饭哦,嫁人的那天会下雨的。

从来不曾去考量过它的真假,现在想想,孩子多汤少,女孩子少吃点让给男孩子吧,长辈找个理由,偏又不好明摆着重男轻女,叫你别吃,给弟弟吃。可有哪个女孩子会听进去这样的话呢,嫁不嫁人与自己没啥关系,只希望多分点,把米粒弄得颗颗油亮晶莹。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6

总在脑海里浮现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姑娘站在灶台前,眼巴巴地看着爸爸或妈妈在炒菜,食指放在嘴巴里吮吸,唾沫咽下去的时候会发出咕咚一声……我不知道这画面里的小姑娘是不是我,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这就是小时候,冬至的意义。

慢慢长大,“冬至”也渐渐丰满。“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自此,就是数九寒冬了,所以有人说“冬至”是冬天真正到了,便会淡淡一笑,这里的“至”可不是“到”,而是“到头”。冬至这天,地球在近日点,北半球的太阳南移到头,该北移了。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不远了。“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白昼开始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吉日,这样一想,心里便开始暖和亮堂起来。

如皋人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冬至如皋图7

“大冬小年”,家乡还有这样的说法。

“过冬”,仅次于过年,无论多晚,都要认真地烧煮。冬至一过,小年一过,大年也就来了。

一眨眼就过了半个世纪的冬至,再不用掰着手指头等肉吃,更不用肉汤淘饭。逢年过节,童年的记忆,却越加鲜明。时光是如何的有情又是如何的无情,愿与不愿,它都在那里,不疾不缓,依旧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12日 15:37
下一篇 2023年08月13日 09: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