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帝时期,曾发生一次巨大的洪水。洪水淹没田地房屋,几乎漫上天际。人们深受洪灾之苦,饿死冻死淹死者不计其数。而关于这次洪水的起因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地塌引发洪水
这种说法与大禹治水后期斩杀共工之臣——相柳的故事传说有所关联。所以有人将大洪水的起因归咎于共工。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是稍加分析,便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
古书中对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多有记载,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的结果记载是一致的:“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向西北倾斜汇聚;大地的东南方陷下去,所以江河之水都向东流入大海。这与现实天文地理情况也是相吻合的。那这场大洪水有可能是内陆的水向大海倾流之初,途径中原地区造成的。但是鲧治水用了九年,大禹治水用了十三年。所以这场大洪水至少是泛滥了二十二年。难道内陆的水向大海流了二十多年还没形成固定的河道吗?所以这个说法不太经得起推敲。
第二种“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
按照《孟子》记载,洪水横流的原因是“水逆行”。我国的河流江水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如果“水逆行”引发洪水,那便是海水倒灌。而海水倒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巨大的地震或者潮汐作用引起。
再一种也是史学家们认可最多的一种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所以黄河下游区域多发洪灾。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开凿龙门疏通黄河水塞,是治水成功之路上的决定性工程。所以大洪水可能是黄河改道时引发的。
无论水患是何原因引起,洪水的确让万民流离失所、遭野兽屠戮,生活悲惨不已。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山海经·海内经》
据山海经记载,鲧不忍心人民遭受洪水的祸害,于是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治理洪水。息壤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土壤,鲧治水的办法就是堵。他用息壤在城的三面筑起大堤,水长一尺,堤就高一尺,历时九年。(也有猜测说,城郭便是由此而来。)按照屈原《天问》中的说法,就在鲧快要把水治理好的时候,天帝发现鲧偷了自己的息壤而大怒,于是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
鲧的尸体在羽山三年不腐烂,后来祝融用刀剖开了鲧的肚子,鲧化作黄龙飞走了。
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加之鲧死后天帝收回息壤,使得洪水更加肆虐。可人们都以为是鲧死后化成的黄龙在报复,所以被列入四凶之一,一家之言,请多指教。
大家好,我是小小滴吟儿,我来回答。
首先纠正一下,鲧被列为四罪之一而非四凶之一。
四凶四罪古书均有记载,且皆与五帝之中的舜有关,舜的功绩之一就是平四凶、四罪。《史记》《尚书》均有其详解。皆为人。
但是在《山海经》中,四凶四罪都被魔化或神化:
四凶:饕餮、浑沌、穷奇和梼杌。
四罪:共工、三苗、鲧和丹朱。
在史记的记载中,鲧是被尧的几个大臣名字叫四岳的推荐的,当时的尧对鲧好像不太放心,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最终,尧还是起用了鲧,颇有一些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也有说鲧与当时的三苗同样都是颛瑞的臣子,三苗被贬去南方,而鲧也被罢免。直到洪水泛滥时,帝尧才重新任命他。在其他的神化传说中,鲧就不是尧的臣下了,就象后羿一样,是天上的神主。他下界是为了帮助地上的人们的。但是与后羿不同,他的下界是不在天帝的准许下的,也就是私自下界。不仅如此,在他下界的时候,他还偷了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的名字叫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大概就是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的。
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屈原的天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著名的刽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鲧为治水违背帝命,用堙堵洪水的方法使天下受害,最终与共工、三苗、和丹朱列为“作乱”之人。
以上就是鲧虽为治水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经验还不惜丢掉了性命,但他违背帝命及治水方法不对而导致天下受害,遂列为四罪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