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书或小说当中,经常出现“晋文公”“秦穆公”之类的词汇,有些朋友可能不知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关系到古人的“谥”的问题。
什么是“谥”呢?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起先字数很短,一两个字,比如重耳谥号“文”,就是晋文公;嬴任好谥号“穆”,就是秦穆公。但越到后来,谥号越来越长,有的居然有二十几个字,比如慈禧太后,居然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足足二十五个字,极尽谄媚,极尽阿谀,除了让人看到奴颜媚骨之外,又哪里还有一丝一毫公正评价的味道?个人觉得,谥号到了这个地步,简直就是闹剧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加谥号呢?首先死者得有一定的身份。帝王,公侯等名门士大夫,才有资格得到谥号。民间的老百姓能不能得到谥号呢?一般情况下是不行的。但,这也不绝对。有一种“私谥”。诸如文人隐士之类的,他死之后,他的学生们啦,亲友们啦为了记念他,给他加的“谥”,这就与官方无关了。
其次,定谥号还得有依据。依据什么呢?依据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进行谥号的拟定。谥号有三种:美谥,平谥,恶谥。
美谥,赞扬歌颂的,比如:庄、武、文、成、宣、襄、明之类的。
平谥:不赞扬也不批评的,比如:怀、悼、哀、闵、思、殇(shāng)……有的还有点儿同情的意味。
恶谥:批评的,比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像秦桧,死后就被加了个谥号“谬丑”。
所以,如果朋友们接着读有关古代的故事,看到如“灵公”或是“庄王”“宣子”之类的,就可以根据这个谥号判断出其人在后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有个传说:楚成王在被儿子商臣逼迫自杀之后,两只眼睛是没闭上的,商臣说道:“我现在给你上谥号,让你安息。你看‘灵’字怎么样?”楚成王没有闭眼。商臣只好说道:“那么‘成’字怎么样?”楚成王这才闭眼了。
朋友们可以对照上面的,看看“灵”和“成”有什么区别。
《逸周书》卷六中有“谥法解”,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相信就能对古人的谥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了。
而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也经常出现死者的谥号提前用,比如,文中没有说“嬴任好”怎么怎么样,而是直接说“秦穆公”怎么怎么样,而当时秦穆公还在世呢,怎么就可以叫他的谥号呢?这就是把谥号提前用了。这样讲,是为了让读者朋友们更清楚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所以,读者朋友可不要因此嘲笑作者哦。
什么是谥号?
就是人死了以后给他的称号一般是对他进行的评价。不过,一般的人没有只是某些由地位的人才配有。
产生于西周时期,
到了春秋就非常普遍的,秦始皇曾经一度废除谥法,他不想让别人那议论他,他要体现自己的那种高高在上。到了西汉就有恢复并确立下来。后来不但帝王就是一般的后妃也都有谥号,还有文武百官也有。
谥号其实就是后人,对前人的一种评价。
下面咱们就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商朝的亡国之君帝辛,我们都知道又叫商纣,其实是后人给他加上去的谥号,是一种贬义,因为“残义损善曰纣”。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就有一种主观色彩当然也有一定的标准。大体分为三类,一种是好的叫美谥,一种是中性的叫平谥,一种是不好的叫恶谥。美谥有文武昭元平桓康景惠宣成明这几个字,表扬文治武功,美德懿行;中性的有哀隐怀悼闵幽,哀怜夭折之君志向未伸;批评的词有炀厉昏等。不过实际上还是批评的少。刘备,汉昭烈帝当然不错。刘禅,孝怀帝,也是美谥。
《逸周书》专门有一篇讲谥法,
每个字都有含义,经天纬地曰文,如周文王姬昌,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魏文帝曹丕。再如克定祸乱曰武,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还有恭仁短折曰哀,如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才活了17岁。汉哀帝刘欣,传说是纵欲服药过量而死才25岁。再说炀字,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杨广,金炀帝海陵王完颜亮,陈炀帝陈叔宝。
谥号就是一种荣誉称号,是一种荣誉证书。
一般都有个颁奖仪式。皇帝的谥号都是由礼官议定,在嗣君在祭天时颁给先皇。后妃的是在宗庙赐给。文武官员的谥号一般由皇帝来审定然后赐给。既然是一种荣誉,那么就可以授给或者追回。这就有追授加赐改授或褫夺的说法。清朝谥号很长,努尔哈赤25个字,慈禧有19个字。 谥号是一种美名。由国家给的,那叫公谥,私下里也有,那就私谥。不是官府给的,是人们给死去的名人的。如陶潜叫靖节征士。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其实这也是活着的人对故去的人一种怀念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