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史书不严谨。里面夹杂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充当正史。根据文史大家顾诚先生的考证,历史上没有“谋士李岩”这一号人物,或者说李岩其实就是李自成本人。
其实,关于明末农民战争的史籍中,李岩的争议最大,问题也最多。而说李岩是李自成的这个论断,就来自于顾诚先生的《李岩质疑明清易代史事探微》一文。
(顾诚先生)
其一:康熙年间史学家郑廉先生有话说。
郑廉先生,生于1628年,死于1710年,历经明末动荡直至清康熙年间,活了82岁。他15岁当年,李自成进攻河南,他就被农民军俘虏了,因此他在农民军中生活了很多年。
等到天下重新安定之后,郑老先生在七十多岁时才完成了《豫变纪略》。在《豫变纪略》一书中,郑老先生指出了《荡寇志》、《平寇志》、《明季遗闻》这三本书所大书特书的“李岩”,其实为“乌有先生”,即子虚乌有。
予于诸书纪豫处,颇效忠告焉。……如杞县李岩则并无其人矣。予家距杞仅百余里,知交甚伙,岂无见闻?而不幸而陷贼者亦未闻贼中有李将军记县人。——《豫变纪略》
(豫变纪略)
郑老先生说,他家距离杞县仅有百里,如此一个著名的大人物,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那是不可能的。更为错误的是,史料中都说李岩是明万历年代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然而李精白的家乡却是安徽阜阳,一为河南,一在安微,两地相差实在太远。
其二:现存的明代档案、直接参与镇压起义的明代官僚的文集,都没有关于李岩事迹的确切记载。
虽然在多本史籍中,都说李岩是一个才气纵横的书生,他为李闯王制定了正确的政治宣传口号,即“开门迎接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因此李自成的队伍越做越大,最后建立了大顺政权,并且攻下了北京城,而李岩也因为有功,最后被封为“制将军”。
(李岩红娘子的争议很大)
然而随着李岩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他受到了当时的另一位军师的嫉妒,当李自成在“一片石”败于清军时,李自成率兵退回山西。
当时李岩向李自成请命率20000军队回河南,开辟新的根据地,然而牛金星却趁机挑拔,说李岩心生退意,想回河南自立为王,因此被李自成所杀。
然而,参加李自成起义的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农民起义中的高层人员,在清朝所保存的《地方志》中都能查得到,毕竟这些人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但唯一查不到的就是李岩。
(地方志)
查不到还不说,并且还处处自相矛盾,比如史料记载李岩是明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这事儿。一在河南、一在安微我们就不说了,就连河南杞县这边篡写《地方志》的人,也在说河南根本没有李岩这一号人,安微那边写《地方志》的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而在历史上,兵部尚书李精白生有二子一女,长子李麟孙,次子李鹤孙,跟李岩也没有关系。
其三:那李岩又是什么来的?
古时候,没有手机也有没有网络,所以李自成起义之后,信息也是支离破碎,对于明朝的官场或民间来说,大家都知道有那么一号人在各地搞暴动,但就不知道是谁。
于是,各地就开始盛传“李公子”或者“李岩”之事,大家才知道这个人叫做“李公子”,消息再准确一点的,也就知道这个“李公子”叫李“Yan”而已。
(李自成)
至于是哪一个“Yan”,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那时侯又没有标准的普通话,各地方有各个方言,于是很多人就开始人云亦云了。
比如《明季实录》就有这样的记载:“闻河南杞县举人李严又名李牟公子啸聚一方,互同谋逆。”又说,“闯贼的名自成,一名李炎,米脂人”;而明末封建官僚曹应昌写的《上高汇旃先生书》里却又写道,“且闻其更名李兖,以应孩儿兑上之谣”。
而且,后来李自成逃跑的时候,被当地的地主武装头目程九伯杀死。然在《程氏宗谱》中写的又是“闯贼李延”。
李严、李炎、李岩、李牟、李兖,李延傻傻分不清楚。所以说,如按题主所问,李自成为什么要杀了李岩呢?也只有天知道了!
文——千古
看过郭沫若的甲申三百祭,李自成不听李岩之劝,将陈圆圆送回给吴三桂,结果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结果使自己的皇帝梦也只做了几十天!
至于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死李岩,我想有以下几个选择。
一、李自成战略眼光不行。李岩的迎闯王不纳粮,抢富户抢完后,没财政来源,只能抢贫穷百姓,根本就没治国方略。
大清的努尔哈赤看到当时大明嗯局面,就跟部下说:我们改变政策,大明稳时到大明抢,大明乱了就不能抢,变打天下了。
封建王朝动乱原因,一贪官,一征税。李岩政策失败,有开而没有收。
二、李岩很多的建议都是好的,比如军队进京城后,李岩建勿扰民,把倾城倾国陈圆圆送还吴三桂,实行抚吴抗清。这个好建议李自成不采纳,让刘宗敏抢占陈圆圆,吴三桂知道后怒发冲冠为红颜,降清引清兵入山海关,直捣北京。李自成抵抗失败,退出北京,一路败走。
三、李岩确有脱离之心,虽然主要是对李闯的失望,但也确抱有自立自主的心态,加上本身文人之气太重,杀伐果断欠缺,导致自身的不测之祸。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李自成杀之不冤。当然闯王气量狭隘,自认天命在身,当时兵败势穷,对内对外疑虑重重,不可能也不会纵容李岩带兵离去,所以李岩之举有自寻死路之意,被杀不冤。
只能说李岩还是不聪明,如果当李自成攻北京时,李岩自请一军在侧,那时候李自成正在得意之时,自然会答应。那时候的李岩,既能躲开君侧,又可以为大顺朝拱卫一方,还能根据时局选择自己的定位,可惜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