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义其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历来称道的是《兰亭集序》的书法价值。实际上《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本身就是王羲之本人所作,然后才有了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写的是写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春天的一次修禊之礼的情景。古代春秋二季都要在水边行祭礼,祓除灾祸。在这次修禊礼后齐集于会稽山阴兰亭的东晋文人们一起流觞曲水,作诗文以歌咏。王羲之则为这些集合的诗作写了一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魏晋时期士族尚清谈。“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玄而不实的风气弥漫在文坛,和现实非常脱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前半部分写的是山水之景,饮酒作诗之事,非常写实。当时犯滥的游仙诗,描写遨游仙境,追求修仙长生的内容非常盛行。而《兰亭集序》的后半部分王羲之对生死所发的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则一语道破了所谓看透生死,生即是死,死即如生的虚假。《兰亭集序》也是《古文观止》收录的文章,可见其份量。
其次,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魏晋时期大多数用的字体是新隶体。行书是东汉晚期形成的,有的观点说是桓、灵时期所创。王羲之的时代是汉字发展史上字体多变的多样化时代。除了东晋当时普遍应用的新隶书,行书和楷书也都出现并有所发展。当时的行书、真书、草书和我们现在的行书、楷书、草书都不同。早期的行书比较古朴,写得非常规整。王羲之的行书是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行书。正是在王羲之为首的书家手里,行书才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后世的书法家学钟王是因为钟王时代是探索的时代,是形成的时代。钟繇的《宣示表》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楷书,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是我们今天所应用的行书字体最早期的巅峰。所以,王羲之是开宗立派,后来者则全都是跟从。其实就从我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也体会到,对比之中必有高下。我自己是深为喜欢赵孟頫的,也临过赵孟頫的《洛神赋》。如果拿赵孟頫的《洛神赋》和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一比,高下立见。
下图全部是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首先感谢的邀请,其实小编经常说的就是假如大家只知道一件国画作品的画那有可能就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可图》,如果只说一件书法作品的话那就应该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了,这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发生的时间是永和九年,这一天正好是三月初三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上巳”,这一天风和日丽,王羲之和一帮好友在这里雅集,赋诗、喝酒,王羲之作为这里面字写的最好的就被邀请来写这次兰亭雅集的序言,其实除了这个《兰亭序》之外,还有好多当时的诗赋,很可惜的就是没有流传下来。
《兰亭序》之所以能够这么的有名气,一方面是因为在这篇《兰亭序》中,王羲之所作的诗文在文学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所书写的水平,在中国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那种用笔的温润和细致,通篇的和谐和墨色的变化,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更是给《兰亭序》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兰亭序》一直没有被超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提前给大家拜年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