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货夹杂太多
就拿文中经常出现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这一句口号来说,历史上是没有见过这一句口号的,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老秦人,这完全就是作者一个人的臆想,这本书当作小说读尚可,是不能当作严肃读物的,比如在书里教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的鬼谷子,在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还是有很大争议的,有时候你甚至觉得这本书只是一本保留了历史人物名字的同人小说
二、人物形象单一
这本书的字数大概是五百万字,但是里面的人物形象都很单一,比如:
秦孝公:立志变法的明君;
卫鞅:入世的法家奇才;
秦孝公的恋人玄奇:秦孝公的恋人玄奇;
卫鞅的恋人白雪:卫鞅的恋人白雪,白富美富二代一枚;
秦孝公的妹妹莹玉:秦国公主莹玉,竟是爱上了卫鞅。。。。
魏惠王:志大才疏的战国帝王;喜好奢华和狐姬;
楚王:志大才疏的战国帝王,胖子一枚;
齐王:立志变法的明君;
韩王:立志变法的明君;
庞涓:骄傲自大的将军;
三、历史观扭曲、过分美化法家
商鞅的思想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几个词:军国,集权,愚民,弱民。看过《商君书》的都知道,这书读起来毛骨悚然,商君治的不是民的国,是王的国,把人民当成畜生,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人,应该被唾弃,活该被车裂
作为一个专业的历史学研究生,笔者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大秦帝国》基本上符合历史,但是也有想象的空间。
现在自媒体圈百万级别的大号之间有个很时髦的概念,叫做非虚构写作,文学有非虚构文学写作,比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再出梁庄记》。历史当然也有非虚构历史写作了,这和那些架空历史的穿越剧迥然不同。《大秦帝国》就是基于非虚构历史作品IP改编的影视剧,即影视剧的基本情节来源于历史真实。但由于先秦文献有限,很多历史的生活细节无法完全的还原,所以就需要一些合理的想象。
《大秦帝国》的历史和《芈月传》有较大程度的重合,大家为什么都比较关注这段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属于“奋六世之余烈”和“昭襄帝业”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这段时期的积累,秦帝国不可能获得一统天下的霸业资本。我们知道在东进失败之后,秦国一直都是以和亲结好晋国、楚国两个东方大国。直到商鞅变法,秦国由弱转强,灭掉西戎和巴蜀之地,才有逐鹿群雄的资本。昭襄王在位56年,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还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传奇的芈月、魏冉、白起等辅佐,打败楚国等东方大国,灭到义戎渠,并与齐国互称为东帝西帝。所以这段历史在秦国历史上应该来说非常重要,甚至不亚于秦始皇的贡献,就影片展现出来的情节看,大体上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