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梁启超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上,当着所有来宾的面不顾他与徐志摩的师徒情谊,直接做了婚礼训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长,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去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守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字里行间全是指责,难以想象站在来宾面前的徐志摩与陆小曼当时会有多尴尬......
但即使是天下人都反对,不看好他们又如何,他们依然不顾世俗眼光结合在一起。
一个是风流倜傥才情无限的才子,一个是美貌无双出身名门的名媛,一对养眼的人在一起,画面总是美好的。
很多人总是把陆小曼与林徽因做对比,觉得徐志摩选了陆小曼是错误的,他被陆小曼耽误了,但谁也不是徐志摩,又怎知他没有享受在这段关系之中呢?
当年的陆小曼,出身名门又是陆家独生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精通三国语言,接待外宾落落大方毫不失礼,是当时外交官钦定的接班人,无论从才气还是外貌都完全不输林徽因!
这样的人自带耀眼的光环,对多情的才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徐志摩也不能例外,因此他们冲破万难只想紧紧依偎在一起。
但他们忘了,他们这样的才子佳人最好的样子只存在于各自的想象中,并不适合落地生活......
婚后她还是那个被宠坏了的大小姐,不做家务、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生活无比随性,但徐志摩当时爱上的难道不就是这个完全不掩饰自己,又充满魅力的女人吗?
他不能因为婚前爱她的恣意,婚后又立马要求她变成贤妻良母,你不能强求一个天生适合外交的女人,甘于囹圄厨房!
这点相信徐志摩自己也知道,所以他尽力赚钱只为供上她的奢靡生活,狼狈也好拮据也好,他在供养着一个他心中的女神,一个他当初最美的梦。
不知他在那般免费的飞机最后一刻在想什么,但我宁愿相信他不后悔!
才子佳人,就是因为有这样揪心挠肝的故事才会更加传奇,不是吗?
肯定选陆小曼啊,林徽因是一个只能抬头仰望的女人,这样的女人适合做精神伴侣;而陆小曼是一个可以平视的女人,这样的女人适合做老婆。
如果你真正的走近陆小曼,你会发现她活得很真实。虽然陆小曼接受了西式教育,但她的骨子里还是东方小女人的那一套做派。陆小曼很物质,爱虚荣,但这不正是一个女人吸引人的地方吗?如果女人个个都是女汉子,个个都清心寡欲,心念大悲咒,那男人还有什么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陆小曼身怀很多绝技,她精通多门外语,擅长书法、国画,还会京戏、舞蹈,爱好这么广泛的人肯定不是一个无趣的人,所以陆小曼成为了一个“交际花”。陆小曼是一个名媛,让每个见到她的男人都倾慕不已。
陆小曼是外交部的翻译,外交部经常举办中外交谊舞会,陆小曼就是舞会的常客。陆小曼的第一人丈夫王庚,就是由于受不了她这种生活方式,两人才离婚的。此时的陆小曼还是心向自由的,只不过她还没有彻底的理解自由,单纯的以为就是无拘无束。而且军官出身的王庚,也不能给陆小曼带来所谓的“浪漫”,所以陆小曼也义无反顾的离婚。
林徽因16岁时见到了22岁的徐志摩,那时候她跟随父亲林长民在欧洲游历。此时的徐志摩应该是最迷人的时候,他那时在剑桥留学,没有生活压力,没有经济负担,正是意气风发的年月。所以能吸引林徽因这样的小女孩也是很正常的,其实林徽因对他更多的是崇拜,而不是爱情。
接着林家遭遇一系列的变故,随着林长民的去世,林徽因很快成熟起来。她很快就发现徐志摩要的并不是爱情,只是一种单纯的爱,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然而这并不是林徽因想要的,她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之爱,她要的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
林徽因还是一个让人仰望的女人,由于她的出身、她的学识、她的阅历,导致她的思想深度要比一般人深刻的多。读林徽因的诗就可以看出,她的心思细腻、跳跃,具有灵动感。
所以,想生活就找陆小曼,想要精神伴侣,就找林徽因。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