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曾经也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现在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对于抑郁症要不要吃药,我们要分情况看,这个视频详细说明了药物的原理,注意事项,还有药物的好处与坏处,以及建议什么时候建议吃药等问题。
药物不是妖魔鬼怪,可是吃,副作用也是常见的,不需害怕。
前提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用药!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大家排斥药物的感受,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这其实是对药物副作用的误解:
误解一:
感觉服药没效
“吃了好几天,也没什么用,为啥还要吃。”
“吃完什么感觉都没有,药开错了?”
药物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精神科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会更长。
短则两周,长则数月。
吃了三天药就停了,相当于行百里却只跨一步,当然没有收获。
误解二:
恐惧药物的副作用
“有人说:吃精神类药物会损害大脑。”
“网上说,抗抑郁药物会让人发胖,我不想变胖。”
“说明书上写,副作用可能导致心脏问题,我害怕。”
精神科药物有没有副作用?
有!
副作用很严重吗?
大多数时候不严重!
有些副作用很唬人,喜欢看说明书的朋友会被吓得不轻。
说明书要求必须具体全面,会把所有的可能性做出说明,这是由于药物机制的特定性综合个体差异性导致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相应的收益或风险,如果收益很大而风险发生的概率很小,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做。
因为小概率的风险事件就放弃恢复健康的可能性,不太划算,当然,选择权在你手里。
有的常见副作用,很多人吃了都会发生,比如:嗜睡、食欲不佳、药物依赖等等...
但比起常年抑郁的折磨或长期失眠的痛苦,这些短期的副作用也许值得熬过去。
再者,药物的副作用是在医生的控制范围下的。
这并不是说医生能让你完全不被副作用困扰,而是医生可以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换一种药物或者使用一缓释剂、控释剂,让疗效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
对医生而言,副作用不仅可控,甚至可以灵活运用。
比如说:有的医生会选择用富马酸喹硫片的副作用来治疗顽固性失眠。
虽然这个方法不可以长期使用,但在短期内效果明显。
不谈剂量只谈危害都是耍流氓。
对于精神科药物,不谈正作用只谈副作用是片面的;不谈全病程只谈短期效益同样是片面的。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药物。
前提是:保持和医生的良好沟通。
误解三:
病情稍有好转、自行断药
“今天睡得挺好,明天不吃药了试试。”
“哇,吃完药真有用,不抑郁了,还有点小兴奋”
“停药之后更严重了,再接着吃吧”
吃吃停停,几乎是大家吃药的一个常态。这也是“治不好”的一个核心原因。
你必须要记住:精神心理疾病首次发作,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这是临床治愈的最大前提。
一旦初次治疗不彻底导致复发,再次用药则需更大剂量,更长时间,甚至促成顽疾、终身服药。
误解四:
病耻感,不敢用药
“吃药就会被父母发现了,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得了抑郁症”
“我住宿舍,吃这种药太不方便了”
病耻感,是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
生病虽然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但这跟我们的人品、道德没有任何关系。
生病当然可能引来异样的眼光,但最快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应该是:遵医嘱尽快治愈。
究其根本,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疾病。
坦然一点,哪怕被知道,那又怎么样呢?事实不会因为隐瞒就消失。
积极一点,也许父母和同学都能理解呢?他们将是你康复道路上的重要支持。
根据2019年精神卫生调查结果——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6.57%,精神障碍可能出现在任何人(包括其亲友)一生中的任何时刻。
如果我们都能不歧视他人、不责备自己,守望相助,我们就都能够尽快康复,回归生活。
当你意识到自己有“病耻感”的存在,并且无法从中走出来,尽快找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聊一聊会有很大帮助。
药物不是洪水猛兽,疾病也不是。
对待疾病错误的认知和任其发展的消极选择才是真正的洪水猛兽。
但只要医患能彼此信任,保持良好的沟通,我们就能水来土掩,击退猛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