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

这个巷子是有,现在还比较火,是桐城一个蛮有名的地方。巷子一百多米长,两米宽,是农村抢地的一段闹剧。

农村人抢地打架的事情,自古有之,尤其是在安庆那边,个人觉得尤其尤其的多。因为我就是安庆女婿,这事情在老丈人那边的村子看得太多了,一个不到一百户的村子,这种事情能有十几起,说实话,我觉得这事情很是毁三观。

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图1

基本上抢地的桥段有这几样:

甲家的房子要的路要稍微占一点乙家的地,一般情况甲家出钱买,乙家坐地起价,最后价格谈不拢,然后两家很可能就会吵架,闹得邻里关系很紧张,这种最多。

第二种桥段,两家的水田相邻,有人想多占一点田,就开始挖田埂,原本还比较宽可以走路的田埂,最终挖得大概只有十几公分宽,然后再种田的时候以骂架互相消遣,个人觉得这也需要非常好的技术。

第三种桥段,房前屋后占地占院墙的,基本上最为惨烈,可能会双方大打出手,最后闹上法庭,而且这其中不乏一些亲兄弟的关系。

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图2

六尺巷就是这样的第三种桥段,最后何解的原因是因为老张家当朝宰相,有钱有势,真的没必要争那三尺。隔壁邻居能够有那么大的宅子,也不是凡人,家世显赫是必然,双方就互相给个面子。

这两家,吴家胆子不小,还真敢占张家的,但是说实话说不定是张家在先,自古民不与官斗啊。张家因为这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还修书千里,家里也没人管这事情,也见张家后继无人。

另外桐城派会写文章,但是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然后再创作一番,就有了这样的千古佳话。皇帝说不定也给张家另外的褒奖了呢。

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图3

如果对方就是小屁民,估计早就全被占完了。如果张家没背景,估计也被对方弄得差不多了。

这种事情往中国的北方走的话,那就是一个笑话,说实话基本上出现这种事情的概率很少,因为一方面北方人不太爱计较,邻里关系才比较和睦,另外,更不会因为这鸡毛蒜皮的事情,还要写成文章歌功颂德。

人都是缺什么才宣传什么,那边说实话这种事情太多,百里挑一出一个好的,那还不是必须要好好的歌功颂德啊,才显得那边人大度谦让。其实真不是,别太低估了人性的恶劣,也别低估了一个地方人性的同质化,说实话,某地的人以小气鸡贼著称,这事情是省内皆知的。

“六尺巷”是安徽桐城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是真实存在的。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在游览美景的同时会感受到传统的美德教育,感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境。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也就是市区西环路张英宰相府内,全长100米,宽两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

六尺巷为南北走向,南边是清朝宰相张英的府邸,北边是吴氏家的宅院。

有人可能要说了,一个两米宽的胡同,有什么可看的呢?如果你了解了其中的故事,你就会兴致盎然。

形成六尺巷的的传说,大致是这样的:

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图4


在康熙年间以前,还没有六尺巷,也许是一条窄窄的小胡同,形成六尺巷是在张英当上宰相以后。

张英是清朝著名的大臣,历康、雍、乾三代元老,是张廷玉的父亲。张家在桐城有父子双宰相之称,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

形成六尺巷是张英的邻居吴家翻盖旧宅院引起的,吴家和张家宅院相邻有一条小过道,吴家在翻盖宅院的时候,打算挤占过道一尺,张英的后人自然不干,如果吴家挤占过道,两家出行都不方便了,本来过道就窄,吴家再侵占一尺不更窄了吗?

再说过道是吴家和张家的共同走道,吴家侵占于情于理说不通。

张英的后人就给张英写了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说吴家翻盖房子的时候侵占了过道,咱不能让吴家欺负!张英接到信后陷入了沉思,心想:“邻家壁舍,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打官司,两家就会搞得像仇人一样”。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张英很大度,并没有得理不让人,也不想让家人们凭借自己的权势欺负别人。于是就回了一封信,大意是教育孩子们要礼让在先 ,同时附上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图5


意思很明显,为了一尺地争来争去的显得格调不高,吴家不是挤占一尺吗?让他三尺,咱往后退,不给他争。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苦短,何必陷入纠纷。

长城还在,秦始皇早已作古,别想不开。

家人们通过张英的教育,把院墙往回退让了三尺。吴家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一看张家不仗势欺人,还礼让三分,深受感动,于是决定也退出三尺。

这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道理,如果“针尖对麦芒”,两家可能就为一条过道纠缠不清,耗去太多的精力。

两家经过礼让,得到了圆满的结局,两家出行比之前更方便了,关系也更融洽了,从此以后六尺巷就成了教育人们礼让的旅游景点。

历史上真的存在六尺巷吗(农村六尺巷真的存在吗)图6


现在六尺巷巷口两端都立着石牌坊,上面刻着“礼让”二字,到这里旅游的人们深受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03日 09:40
下一篇 2023年06月03日 09: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