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冀州,即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及周边县市,有风景绝佳的衡水湖湿地,冀州为古九州之首!
本文分六部分介绍冀州:
一、古九州之冀州;
二、两汉,信都国、安平国的时代;
三、魏、晋、北朝时期,冀州(相当于省一级)时代;
四、隋以后的冀州时代
五、冀州古代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文化
六、冀州其他文化补充及评价
一、古九州之冀州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九州之首曰冀州。
今天的冀州所在区域在古代是的冀、兖二州之地。杜佑说:信都郡治所(即今冀州)以东,划归兖州之地;以西,即是冀州之地。
《禹贡》里说,冀州、兖州的的划分是以古洚水(洚水故道自今河北广宗经南宫、冀州、衡水,至武邑县界流入漳水,是古漳水的徙流)为界。
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秦为巨鹿郡。
禹贡九州图
二、两汉,信都国、安平国的时代
- (1)西汉属信都国。(景帝时为广川国,宣帝复曰信都国)
信都国治信都,辖县十七:信都,历,扶柳,辟阳,南宫,下博,武邑,观津,高提,广川,乐乡(侯国),平堤(侯国),桃,西梁(侯国),昌成(侯国),东昌(侯国),脩。
其中在今天冀州境内的县(侯国)有四个,即:
1 信都县治今衡水市冀州区;2 昌成侯国治今冀州南顾城村;3 辟阳县治今冀州东南安兴村;4 扶柳县治今冀州扶柳城。
西汉时期有个特点是侯国众多,这大概是主父偃向汉武帝,献“推恩令”(王国之内分封诸子为侯国,以达到削弱诸侯王的目的)这一政策的产物。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推恩令
乐乡(侯国):汉高祖刘邦封乐毅的后代乐巨叔为乐乡侯,此即为乐乡侯国。汉宣帝时,改封河间献王的儿子刘佟于此地。
平堤(侯国):汉宣帝封河间献王的儿子刘招为平堤侯,此地为平堤侯国。
西汉信都国及周边地图
- (2)东汉明帝更名乐成国,安帝改称安平国。
安平国治信都,辖县十三:信都、阜城(即西汉之昌城) 、 南宫、扶柳、下博、武邑、观津、经、堂阳、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
在今天冀州境内的县设有三个,即:信都县治今衡水市冀州区,阜城县治今冀州南顾城村,扶柳县治今冀州扶柳城。
东汉安平国及周边地图
三、魏、晋、北朝时期,冀州(相当于省一级)时代
- (1)三国魏,冀州的治所在安平国的信都(今冀州)
安平国治信都,辖县十五:信都、扶柳、阜城、堂阳、南宫、枣强、观津、武邑、饶阳、安平、南深泽、博陆、经、广宗、下博。
在今天冀州境内的仍然有,信都、阜城、扶柳三县。
冀州下辖十三个郡(国),即:安平、赵国、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中山、常山、乐陵等。
冀州管辖区域为今天河北省的中南部和山东、河南部分地区,相当于今天的省一级建制。
三国魏,安平国及周边地图
三国魏,冀州及周边地图
- (2)西晋,冀州的治所也在安平国的信都(今冀州),一说冀州治赵国的房子。
西晋亦称安平国。(晋太康五年(284年),改为长乐郡。)
长乐郡治信都统县八:信都 、下博、武邑、武遂、观津(侯相)、扶柳 、广宗(侯国)、经。
在今天冀州境内的,有信都、扶柳二县。
冀州下辖:安平、赵国、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中山、常山、乐陵等十三个郡(国)。
关于西晋冀州治所为信都的依据是:南北朝时魏收编撰的《魏书》,明确说明:“(冀州)魏、晋治信都”
冀州后汉治高邑、袁绍、曹操为冀州,治邺,魏、晋治信都,晋世邵续治厌次,慕容垂治信都。皇始二年平信都,仍置。-----《魏书·地形二上》
关于西晋冀州治所为房子的依据是:唐代房玄龄等编撰的《晋书》
(冀州)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三,户三十二万六千。 赵国。汉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晋书·地理志上》
《晋书·地理志上》冀州目录下,第一个郡国即是赵国(治房子县)。州目录下的首个郡国为州治所,郡国目录下的首县为郡治,是历代修史中不成文的规定,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冀州在西晋的时候治所在赵国的房子县。
西晋安平国及周边地图
- (3)北魏亦称长乐郡,兼置冀州于此。北齐、北周因之。
冀州辖长乐、武邑、渤海、安德四郡,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
长乐郡治信都,辖县八:信都(有武阳城、安城、辟阳城)、堂阳、枣强、扶柳、索卢、广川、南宫、下博。
在今天冀州境内的,有信都、扶柳二县。
值得一说的,十六国时期的冀州的疆域大大的缩水,主要原因是十六国时期都是割据政权,所辖地域都不大,大的(政权)辖区有今天的数省之地,小的(政权)所辖不过一省之地(甚至更小)。但是,各个政权沿袭了魏晋时期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故州的设置开始增多。
北魏时期,今河北一带,不光有冀州和幽州,还有定州、相州、瀛洲、殷州等等。
东魏、北齐、北周之后,州的设置更加地泛滥,甚至出现了一州只辖一郡的现象。
北魏冀州及周边地图
四、隋以后的冀州时代
- (1)隋初称冀州。炀帝复称信都郡。
信都郡治长乐,辖县十二:长乐、堂阳、枣强、武邑、武强、南宫、斌强、鹿城、下博、蓚、阜城。今冀州境内有只有长乐一县。
隋初,随着北朝时期州这一级建制的增多,一州基本上辖一郡或者二郡(好多是一郡拆为二郡,州作为一级建制过于糜烂)。
隋文帝开皇初年,废除郡一级建制,实行州、县二级制,称冀州,炀帝时期又改州为郡,即信都郡。
(长乐县,旧称信都县,北齐省扶柳县入信都县。隋开皇初年,分信都置长乐县。后又分长乐县置泽城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废信都县和泽城县入长乐县。
衡水县,隋开皇十七年,分信都县北界、武邑西界、下博南界,置衡水县。(衡水设县之始))
隋 信都郡及周边地图
- (2)唐为冀州。
冀州治信都,辖县九:信都、南宫、堂阳、枣强、武邑、衡水、阜城、蓚、武强。
唐为冀州。龙朔二年(662年),改曰魏州。咸亨三年(672年),复称冀州。(天宝年间,称信都郡。乾元初年,改回冀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置总管府,移治所于下博,管辖:冀州、贝州、深州、宗州。贞观元年(627年),废都督府(即总管府),移州治于信都。
(武德年间短暂的设置都督府(总管府),大概是因为唐朝初年刘黑闼的反叛割据势力,随着刘黑闼的覆灭,河北地区的稳定,贞观初年,废除都督府的设置。再有,唐以后“郡”这一名称从此消失(天宝年间短暂恢复),宋、金时期“郡”仅用作州、府的别称)
唐代的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其中京城所治的县称为赤县,京城的旁邑称为畿县,其他州所辖县则按户口多少、战略、经济状况等划分为望、紧、上、中、下几个等级。
冀州辖四个望县:信都、南宫、阜城、武强;五个上县:堂阳、枣强、武邑、衡水、蓚。
唐 冀州及周边地图
- (3)宋也称冀州(亦曰信都郡,安武军节度)。
冀州治信都,领县六:信都、蓨、南宫、枣强、武邑、衡水。(其中信都为望县,蓨、南宫、枣强、武邑为上县,衡水为中县)
宋 冀州及周边地图
- (4)金仍为冀州,属河北东路。
冀州治所信都,辖县五:信都、南宫、衡水、武邑、枣强,镇三:唐阳、宁化、七公(三镇属南宫)。
信都,有来远镇,后废。武邑,有观津镇,后废。枣强 ,有广川镇,后废。
金 冀州及周边地图
- (5)元仍称冀州,属真定路。
冀州治信都,领县五:信都、南宫、枣强、武邑、新河。(南宫为上县,信都、枣强、武邑、新河四县为中县)
元 冀州及周边地图
- (6)明代称冀州,属真定府。
洪武二年(1369年)省信都县入冀州(信都之名消失),领县四:南宫、新河、枣强、武邑。
南宫(成化十六年(1480年)迁治今南宫。漳水在北。洚水在南。东南有董家庙堡巡检司)
明 冀州及周边地图
- (7)清亦为冀州
清初,沿袭明代辖四县,隶属于真定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冀州为之直隶州。辖县五:南宫 、新河、枣强 、武邑、衡水。
清雍正年间,分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以便选用官吏。
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一字或无字的县称为“简”,
南宫、新河、衡水三县为“简”。枣强为繁,疲,难。武邑为疲,难。
清 冀州及周边地图
五、冀州古代的战略地位和历史文化
- (1)刘秀以信都为基地,为中兴之本。
公元23年,刘秀北渡黄河,宣慰安抚河北各郡国,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的各郡国群起响应,在河北各郡国基本都投降了王郎的形势之下,信都太守任光和和戎太守邳彤,仍然效忠汉室,抗拒王朗,刘秀听说了就带人赴信都郡投奔任光、邳彤。
刘秀以信都郡为根据地,传檄周边各郡国,招募兵士,号召各地讨伐王郎,又派遣将领攻城略地,声威大震。之后刘秀入邯郸灭王朗,中兴汉室,鄗南即位。
世祖徇 河北,至下曲阳,彤举城降,复以为太守,留止数日。世祖北至蓟,会王郎兵起, 使其将徇地,所到县莫不奉迎,唯和成、信都坚守不下。--------《后汉书·邳彤传》
刘秀 影视剧形象
- (2)后燕时代的信都(冀州治)战事
晋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垂(后燕开国皇帝,前燕封为吴王(治信都))自邺城向东征伐,攻城略地至信都(后赵、前燕都在此地置冀州),之后河北其他州郡,依次归降。
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北魏拓跋珪乘慕容垂新死,派兵征讨后燕,河北的州郡望风而降,只有信都、中山(后燕都城)、邺,三城闭门固守。
可见,作为冀州治所和慕容垂肇封之地的信都郡,是后燕时代的军事重镇,也是后燕灭亡前夕仅有的三个固守之城之一。
拓跋珪雕像,凉城县拓跋珪公园
- (3)北魏葛荣围信都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 起义军首领葛荣攻陷殷州(今河北隆尧东),进而围攻冀州(今冀州)。葛荣围信都城达一年之久,从春天到冬天始终不撤军,冀州刺史元孚激励将士,昼夜拒守。在弹尽粮绝,又外无救援的情况下,葛荣攻陷信都,抓住元孚,并把城中居民全部赶出城外,冻死的人们占十分之六七。
由此可见,信都作为冀州的治所,是北魏时期起义军争占的军事重镇!
葛荣围魏信都,自春及冬,冀州刺史元孚帅励将士,昼夜拒守,粮储既竭,外无救援,己丑,城陷;荣执孚,逐出居民,冻死者什六七。-------《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一》
冀州古城遗址
- (4)高欢于信都反抗尔朱氏立元朗为帝
普泰元年(531年),高乾袭取冀州(治信都,今冀州),推高欢(追封北齐神武帝)为主,跟随高欢自信都起兵,反抗尔朱氏 ,并拥立勃海太守元朗为皇帝,即位于信都城西,称中兴元年。
由此可见,冀州的信都,作为高欢的起兵之地和元朗登基之地,在南北朝时期是军事和政治要地。
高欢 雕像
六、冀州其他文化补充及评价
- (1)冀州古城
冀州古城,为西汉时期的信都城遗址。宋建隆二年(961年),增修冀州城,以夯土层层压实,构筑城墙。
明朝的时候,沿用部分宋代城墙,并进行进行修缮加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滹沱河发大水,冀州城墙被大水冲坏,不久又进行修复。明弘治二年(1489年),增加修筑内城,也是土城墙。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以后,屡次经历毁坏,并修复如故。
冀州城,周长十二里有余,有三个城门。
冀州古城图
- (2)扶柳城
“地有扶泽,泽中多柳”,因此得名“扶柳城”。战国时期,为中山国之城邑,后属赵。
《战国策》记载:前297年,“赵伐中山,取扶柳”。即此地。
西汉初年(前206年左右),设扶柳县。前187,吕后侄吕平获封扶柳侯,此地即为扶柳侯国之地。前180年,吕后死,周勃迎文帝,诛杀诸吕,吕平自杀,国除,为扶柳县。
扶柳城
- (3)辟阳城
西汉审食其封为辟阳侯,即此地。东汉时期省辟阳县。
唐代诗人高适,曾经路过辟阳城遗址,作《辟阳城》一诗,咏怀古迹,兼讽评审食其。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高适
后燕慕容楷驻扎在辟阳,作为军队声威的根基(为军声之本),派遣慕容绍去巡视安抚鲜卑、乌桓以及冀州的民众,陈说祸福,晓之大义。鲜卑、乌桓以及守卫在坞堡中的数十万人,相继归降。
《地理风俗记》曰:广川西南六十里有辟阳亭,故县也。绛渎又北径信都城东,散入泽渚,西至于信都城,东连于广川县之张甲故渎,同归于海。
冀州古城遗址
- (4)昌成城
昌成城在冀州的西北,是战国赵国的城邑。北齐时期,省昌成县入信都。
《史记》:赵孝成王十年,燕攻昌成,拔之。即是此地。
汉宣帝刘询封广川缪王的儿子刘元为昌成侯,此地即为昌成侯国。
东汉初年,昌成人刘植(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据昌城自守,后来开城迎接光武帝刘秀。
刘植 影视剧形象
- (5)漳水
漳水,在冀州西北三十五里。自宁晋县胡卢河东,流经南宫县北,又东流至此,入衡水县界。亦称长芦水。
永和七年(351年),姚襄率兵救援襄国。冉闵派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阻击姚襄,失败而返。此长芦即冀州境内的漳水。
《冀州志》:州西二十五里,有清水河,自宁晋县流入界,下流仍合漳水。盖胡卢河支流也。
竹林寺
- (6)枣山、紫微山、竹林寺
枣山,在冀州西南五十里。山多枣,故名枣山。
紫微山,在冀州东北三十五里。“山皆冈阜,无岩壑之胜”。明朝石九奏在《紫微山》一诗中写道:“紫微山下客,系马夕阳斜。半醉寻归路,花深不识家。
后明嘉靖年间于紫微山建造竹林寺,“紫微夕照”又被称为古“冀州八景”之一。
竹林寺
- (7)草桥
草桥,过去在冀州城西南,洚水上。
北魏正始五年(508年),京兆王元愉为冀州刺史,因不满外戚高肇弄权,据冀州叛。宣武帝派遣李平进讨,元愉在信都城南的草桥迎战李平,李平奋力攻击,大败元愉军队。
衡水湖湿地
- (8)赵照渠与葛荣陂
赵照渠冀州城东二里。贞观十一年 (637),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来注入葛荣陂。孝昌三年至四年(527年—528年)葛荣围攻信都时,筑此陂,引水灌城。
葛荣陂,即今衡水湖。
东二里有葛荣坡。贞观十一年 (637),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以注之。——《新唐书·地理志》
衡水湖
明清之际的顾祖禹对冀州的评价:据河北之中,川原饶衍,控带燕齐,称为都会。
州据河北之中,川原饶衍,控带燕齐,称为都会。
岂非以东近瀛海,则资储可充,南临河济,则折冲易达,经营太行以东州其根本之地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