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明源
中秋将至,正是月饼大卖的时节。近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各类低糖、代糖食品受到市场欢迎,代糖月饼也是其中一种。
9月7日,一则关于某互联网平台向用户赠送月饼,却导致多人腹泻的新闻引起了网络热议,持续一周至今仍未消退。原来,在平台供应商提供的月饼配方当中,糖醇完全取代了糖分,而过高的糖醇含量极有可能引发腹泻。
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生冯凯莉是此次事件的亲历者,作为某平台知名营养学博主,冯凯莉发布的动态也是此轮网络热议的中枢节点。9月1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冯凯莉解读,“这样的食品虽无卫生问题,但也会导致食用者出现不良反应。”
食用过多糖醇或引发渗透性腹泻
糖醇是最常见的营养型代糖,但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泻。以此次事件为例,供应商将原本占月饼总重量约20%的糖分全部换为糖醇,是导致食用者出现腹泻的原因。
冯凯莉解释说,糖醇进入大肠后,因为吸收差,会留在肠腔内,然后一方面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另一方面它们也会升高肠道内的渗透压,导致肠道细胞内的水分被外部的渗透压形成的浓度梯度“吸”出去。这些多余的水分就会导致大便变稀。因此,代糖食品并不等于健康,而且如果选购不当,还可能导致腹泻,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拉肚子”。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的分泌性腹泻,和食用过量糖醇引发的渗透性腹泻并不一样。分泌性腹泻“里急后重”的症状,在渗透性腹泻中很少见。应对糖醇引起的渗透性腹泻,只要禁食,等待糖醇被完全处理、排出,腹泻症状就会完全消失,而感染导致的腹泻,禁食是没用的。除了腹泻,糖醇导致的常见的不耐受症状其实还有排气增加、腹胀等,严重者也可以见到腹痛,以及腹泻引起的脱水导致的症状,如头痛等。
怎样食用糖醇才是科学的?
冯凯莉提醒,消化功能弱或患有肠道功能疾病的人,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要尽量少吃糖醇,一系列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FODMAPs,可发酵的单糖、双糖、寡糖及多元醇类)的摄入都应当减少,以预防消化系统不适症状发生。
由于并非必需营养素,糖醇并不存在“建议摄入量”。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糖醇耐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我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2760–2014也尚未规定糖醇的相关限量。从最新研究结果来看,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成份,成年人一次性摄入十几克就可能导致腹泻,而很多饮料都在用的赤藓糖醇,一般摄入五六十克才会导致腹泻。
如何减低糖醇带来的腹泻风险?冯凯莉建议,把糖醇加入完整餐食当中,不吃只含有糖醇的食物,就能改善吸收。而富含FODMAPs物质的食物(如富含乳糖的牛奶、富含山梨糖醇的西梅),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一些食物(如燕麦、全麦粉含量很高的全麦面包等),由于本身就难以消化,就不适合和糖醇一同服用。
“我希望这一事件能够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早日设立、完善糖醇使用相关标准及标签标注的相关规范。”冯凯莉呼吁说。
代糖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指出,代糖食品不等于无糖食品,食品中的面粉等成分,也含有较高热量,糖尿病患者、减重者都要少吃。评价一款食品的营养,必须从整个配料表出发,综合考虑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含量。宋新建议说,想要获得甜味,最好的来源是天然食物。
冯凯莉补充说,选购食品时,也不能只看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还要看它在整个餐食中扮演的角色。“从菜品到菜单都要讲究”才是对食品营养的科学态度。
审核:王小龙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