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我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全省总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下辖14个地级市,包括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共计100个县级行政区,其中海城市是辽宁省第一人口大县(市)。
海城市隶属于地级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与内陆的连接点上,市境东邻岫岩满族自治县,南、西南连大石桥市,西北交盘山县、台安县,北、东北接辽阳县、鞍山市区。
新昌县+安市县
海城市境,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辖境,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仍属辽东郡辖境。西汉统治时期,于境内设新昌县(治今境东北三十里向阳寨)、辽队县(治今境西北高坨子附近)、安市县(治今境东南十五里营城子)。
东汉建国后辽队县被废除,今境内新昌县、安市县并存,东汉末年复置辽队县。三国时期今境属魏国统治区域,辽队县改名辽隧县,新昌县、安市县、辽隧县并存,西晋时属辽东国,后三县俱废。公元404年高句丽占据了辽东,今境属高句丽统治区域,历北朝、隋朝、唐初共计二百六十多年。
海州
唐朝总章元年即公元668年,唐军攻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于今境内设置安市州,州治安市城位于今境东南营城子,唐朝中期后属渤海国统治区域。
公元916年辽国灭渤海国后,于今境内置海州(治临溟县,治所位于今市区)、铜州(治析木县,治所位于今境东南四十里析木镇)及临溟县、仙乡县、析木县三个县。
金朝统治时期,公元1143年铜州被废除,公元1151年海州改名澄州,今境内临溟县、析木县并存。元朝时期,海州、临溟县、析木县均被废除,于今境内置海州巡检司。
海城县
明朝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置海州卫,治今市区。清朝顺治十年即公元1653年,改海州卫为海城县,清朝入关后海城县建制延续不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城县隶属于辽东省,1954年辽东省、辽西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后,海城县先后隶属于鞍山市、辽南专区、营口市,1973年复划归鞍山市。1985年1月,海城县被撤销,改设县级海城市。
纵观海城的历史,战国及秦朝时属辽东郡辖境,西汉时于境内设新昌县等三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建县历史,西晋之后被高句丽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直至唐朝攻灭高句丽后设安市州。辽国灭渤海国后始于今境内置海州,海城之名即源于此,明朝初设海州卫,清朝初改为海城县,“海城”之名沿用至今已有368年历史。
海城市总面积2732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21个镇、2个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140万人、户籍人口106.72万人,是辽宁省第一人口大县,2019年海城市GDP总量达到552亿元,是辽宁第二经济强县,仅次于瓦房店市。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