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氏渊源3000年
支登成简述
支姓源于古代月氏部族,最先游牧于巴里坤草原,秦、汉时期为西域丝绸之路上的月氏国,其部族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公元前2世纪月氏国遭到匈奴连续攻击,分为大小月氏,如今支姓来源就是月氏国以国为姓发源而来,以下是作者按时间线索,简述支姓3000年渊源。
支氏由来
一, 商周时期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21年)
1984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巴里坤兰州湾子进行了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月氏的王庭古遗址。另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来到今天甘肃的张掖一带。当时,张掖一带叫作剻邦,是月氏首领剻柏綮统辖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月氏被称为析枝、禺氏等等,《史记.夏本纪》曾记载的“析枝”,就是指月氏。《逸周书》也记载说:“禺氏陶涂”。历史学家杨建新认为,月氏就是“四坝滩人”的后裔,是河西地区土生土长的老住户。月氏人在四坝发展后,人口增加,地域扩展。焉支山与祁连山之间的大草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草质优良,使他们的畜牧业迅速发展。三国时期吴国人康泰的《外国传》说:“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
笔者以为:至少在公元前8世纪开始,支氏先祖月氏人的故乡应当在天山北麓东段的巴里坤草原。从出土情况看,月氏人又不仅仅是游牧民族,他们过着一种筑城定居与游牧相结合的生活。他们在战国先秦时期强盛起来后,占据着整个河西走廊。月氏人慢慢迁徙居住并游牧于敦煌与祁连山一带。匈奴兴起之前,月氏很强盛,地处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曾迫使匈奴屈服于自己。《史记 匈奴列传》称:“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介乎其中,东西皆臣事惟谨。”所以笔者认为,商周时期支氏先祖的迁徙脉络应该是巴里坤草原--河西走廊。
二,秦、汉时期
(约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公元前176年前后,匈奴两次大败月氏。月氏没有办法被迫西迁,从河西走廊一带迁移到了伊犁河附近,当然也有一部分没有迁移的留下来了,这部分没有迁移的被称为小月氏,迁到伊犁河附近的主力称之为大月氏。
迁到伊犁河附近的主力大月氏,后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南下恒河流域建立贵霜王朝。
部分没有迁移的被称为小月氏人,进入南山 ,与羌人杂居。正史明确记载了小月氏是西汉时期月氏族人西迁时在敦煌与祁连南山中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同族老弱者,后来与羌族通婚同居,习俗语言等也被羌人某种程度上的同化,后世之湟中义从胡的源头也是保南山羌的这部分小月氏。这一时期支氏先祖的迁徙脉络应该是:大月氏远离中国,小月氏主流融入河西羌胡。
支氏族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约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支氏先祖正式融入中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大背景。汉朝以来,就有包含月氏族人在内的胡人不断由北向南迁徙,在多代皇帝的宽容接纳政策下,胡人逐渐增多,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五胡乱华之“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里面一定包含如今支氏的先祖一脉。那时期的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西晋“八王之乱”后,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晋朝宗室在长江中下游淮南、江南建立东晋政权。由于胡人在北方的残暴统治,北方人民从黄河流域避乱一定规模的迁到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使经济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转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战的主战场,从此逐步进入了南北朝时期。人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和屠杀,纷纷南迁。这一时期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南迁人民。
魏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间段为: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小月氏种族仍旧频频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由于“月氏”同音于“月支”,多以“支”姓面貌出现,《晋书·怀帝纪》记载:“辛未,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后,诳诱羌戎,僭帝号于马兰山。支胡五斗叟、郝索聚众数千为乱,屯新丰,与芒荡合党。”此支胡当居于关中,当为小月氏人无疑。于此几乎同时,《晋书》卷一零四《石勒载记上》曰:“勒拜而受命。遂招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骑为群盗。后郭敖、。。赵鹿、支屈六等又赴之,号为十八骑”。支雄与支屈六当为湟中月氏胡之后。
在这个时期,历史出现了支氏人物有:公元311年出现的支胡五斗叟;公元305--338年出现的后赵十八骑之一支雄和支屈六;以及以支遁(公元314-366年)为代表的一批支姓佛教传播者。然而好景不长,支氏一脉的先祖支雄,支屈六的后赵时期,月氏一脉与羯族是融合一起的,至少是走的最近的。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经过这次浩劫,匈奴、羯从此一蹶不振,几乎全族灭绝。而我们支氏一族的祖先,在当时,可想而知已经无从选择,只有逃命保命,在冉魏时期统治下的区域,作为支氏月氏一脉,因为胡的血统,当时已经不能算有计划的迁徙了,而是作鸟兽散,四散逃窜,笔者估计放在当时的情境,也许就是一家至亲之人,在慌于逃命时妻离子散者不再少数。
直至公元490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他采取了和最初五胡帝王截然不同的政策,力主民族大融合。他首先把都城从偏僻的平城迁到汉族文化兴盛的洛阳。此外,还按照汉族的传统改革官制;改胡姓为汉姓,比如他的姓氏“拓跋”就改成了“元”;禁止说胡语,全体国民改说汉语;与汉人通婚,禁止胡人同族通婚等。笔者以为:这足够可以说明为什么之前看到的支姓人数见于史籍的那么少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元490年之前,我们的先祖很多还不以“支”为姓,或是很少用单姓“支”,依旧沿用胡族的取名方法。这样的解释对于五胡乱华之前的支氏先祖来说就比较合理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历史却回报了他们,那就是经过这次五胡乱华后逃命式的迁徙,终于使我们的支氏一脉遍布了大江南北。虽然说不上如今概念的全国各地,但至少也可以说中原和江南开始了支氏短期居住的时期到了。而这个所谓的短期,对于长江以北的中原一带居住的支氏一族来说,就是直至于晚唐的安史之乱及送室南渡。这一时期支氏先祖的迁徙脉络应该是:小月氏族人开始汉化,以支为姓,由河西走廊慢慢步入中原。
支氏宗亲
四, 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907年)
隋唐时期应该是北方支姓的黄金高产期,这里的北方应该是长江以北,说中原地区也勉强可以。总之,按现在的地名说法,隋唐时期的支姓已经遍布晋冀鲁豫陕等地,这里随便列几个支氏名人,支德:(约公元600年前后)隋朝时任嘉兴令;支行满:即王世充(卒于公元621年),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祖父支颓褥,是西域月氏胡人,后来迁居新丰,支颓褥的儿子支收顶替王姓在隋朝做官;支彦:(卒于公元651年)隋豫州保城县丞,公讳彦,字法柱,酒泉人;支叔才:(约公元650年前后),定州人(今河北保定),著名唐朝时期文士;支万彻:(卒于公元724年),唐正议大夫,夔州都督府长史。其先南阳,厥后迁居河南洛阳;支 光:(公元711-772年),字平,皇江州浔阳县丞,子支成,唐代宗时期年六十一而终,葬嘉兴县学秀村;支乔:(公元800年前后)字好古,官太常寺协律郎,善属文,工书法;支 谟:(公元828-879年),字子玄,大同军都防御营,云州刺史,御史中丞,赠工部尚书,夫人韦氏,京兆县君韦皋之孙女;支仲元:(约公元900年前后),凤翔人(今陕西凤翔),著名五代时期前蜀画家。这些史料记载及出土墓志铭内容可以看出支氏先祖在这一时期迁徙走向。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是唐朝将领胡人后裔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使中原再一次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一直持续到五代的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乱,再次迫使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迁徙时期。这段时期中原士族分别迁人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其影响最大的是向福建等地的迁徙。安史之乱后唐朝境内对胡化的排斥也导致支氏一脉迁徙。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的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多种民族共存的大国。不论在安史叛军当中,还是在平定安史叛军的唐朝军队当中,都有大量的外族民众,包括西域胡人,当然也就有我们支氏族人。笔者估计支氏按分布密度来说,也许隋唐时期到北宋前期,河北地区应当是支氏一脉里人口最多了,而且是历史的峰值。所以笔者以为经历隋末支氏代表王世充时期的动乱以及安史之乱,支氏一脉除山西和河北支氏还算安定之外,其他依然延续着颠沛流离的迁徙,然而一个铁的事实是,经历这个时期,我们支姓一族已然汉化,已经没有了胡人的基本特征了。总结这一时期支氏先祖的迁徙脉络,留于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基本不以支为姓,以支为姓的基本步入中原,以河北为盛,晋鲁豫陕次之,当然还有一部分开始前往长江以南,南方支姓开始星火之势。
五,宋元时期
(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
“靖康之乱”时期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金完颜亮”时期: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蒙古兵南侵”时期: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宋室南渡及元朝时期所带来的支氏迁徙,基本由于历史较近,容易理清,笔者故从简,然而有一点至今连笔者也不敢武断断言,就是我查阅大量史料及家谱,当地史志,很难发现这段时期处于晋冀鲁豫陕等中原地区的支姓名人或集居地,而在长江以南发现较多,如江浙赣等。经历五代十国,宋室南渡,和元朝动乱,除山西在明朝洪洞移民里有出现支姓外,其余中原支姓几乎均未见于史册或家谱,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和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统治有关,这一时期支姓迁徙脉络还需从长计议。
新编支氏目录
六,明清民国时期
(公元1368年—公元1949年)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1370年至1417年),历时50年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洪洞移民在此也不赘述。只是说明一点,如今晋冀鲁豫陕皖云贵等地的支姓很多都与此次移民有关,在我的《支氏渊源》有做说明,此处略。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136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因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农民起义,在德阳地区作战频繁。康熙十六年,清军为消灭义军,滥杀无辜,人口殆尽,一片荒芜。清廷下诏,江西、湖南、湖北众多居民被迫迁居。民间把这次大移民称之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而史学界公认的清朝政府的移民,起于公元1671年,止于四川西北金川之战(公元1776年),而湘粤人祖籍多是赣人。
另外笔者有必要侧重说明江西和山西这两个省,是明朝初年支姓移民外流地,而不是迁入地。主要原因是:1、相对远离战乱灾荒。元末明初,苏浙战乱不息、湖广血流成河、中原尸横遍野、陕甘灾荒不断。而江西除了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之外,相对太平无事;而山西除了王保保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外,也侥幸逃过兵灾;朱棣的靖难大军也没有在这二省经过。2、人口相对充裕。从宋朝以来,山西、江西就始终是人口大省,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再加上兵灾较少,因此具备一定的移民外流基础。3、移民路径相对便捷。江西移民自江口登船,逆流而上可达湖广、四川,顺流而下可至安徽;而山西移民沿着自古便已开辟的太行八陉,可以很方便地渗透到中原各省。
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屠戮、北人南逃,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中国北方经济衰败,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区移民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1340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这些还不包括以后清朝时期等的各类移民人数。
最后笔者说说清末及民国时期支氏迁徙脉络。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大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退台湾。除台湾很明显是由于战争原因40年代退守台湾(主要是军籍,因年代较近,此文不作叙述),其他三次移民潮时间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开展。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走西口是以中原人为主,目的地是蒙古草原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我们支姓目前定居于中原以北的如内蒙,辽宁,甘肃,宁夏等地的基本是清末近代移民。
《支氏渊源》作者支登成著
世界支氏文史研究会主任 支登成
#支氏##支姓##了不起的姓氏#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