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报道:香港油麻地一名老妇,因祖传17罐珍藏逾70年的陈皮不翼而飞,怀疑被不肖子趁其住院期间偷去变卖,愤而报警。引述警员粗略估计,其17罐陈皮可能价值高达2000万元。
2011年
新会拿出了有85年历史的陈皮进行拍卖
100克拍出了11万的高价,相当于55万元一斤;
2013年
100克73年的陈皮在新会拍出了12.5万
相当于62.5万元一斤;
2018年
3片共约12.5克的60年新会老树陈皮拍得5万,
也即是4000元1克,相当于200万元一斤!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最新的国际黄金人民币价格——357元1克,也就是说,好的陈皮价值甚至远超于黄金,达10倍之多!
一两陈皮一两金!还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呢!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陈皮都那么衿贵,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学问,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01种植方式大有讲究
这里所说的陈皮,实际上是特指产自广东新会的茶枝柑柑皮,经过加工后做出的成品,因其内含三大活性物质:挥发油、多糖类和黄酮类物质,早在明代即已入选著名药典《本草纲目》。
古往今来,中医用药都讲究道地药材,同样是一味药,产地不同,药效可能会相差千里。药食同源的陈皮也是如此。
新会地带,位于咸水和淡水交界之处,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这里的农业灌溉用水拥有海水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质,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使得新会柑的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其品质是全国其他产区无可比拟的。
而同样是产自新会的陈皮,品质也有很大分野,其口感的好坏与种植方式有紧密的关系。
总的来说,新会柑的育苗方式主要分圈枝与驳枝两种。
圈枝即种苗繁殖,方法就是在生长的原柑树上,选取适当的枝条,在环绕所选取的枝条下端,相距约一寸左右,用刀上下各割一圈,并剥去两圈之间的皮层,等剥口稍干后,用稻草和塘泥浆,包缠于剥去皮处,让它生根,长成树苗再移植到大田。因此,这样衍生出来的新树与原树在物种上完全一致。
而所谓驳枝,实际上就是用跟茶枝柑亲和性比较好的柑橘类(新会人一般是用红柠檬,或红桔)枝条来进行嫁接。“嫁”字更多的是代表“异”、“不相同”结合。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新会柑的主流是驳枝柑,因为适合规模化生产。而圈枝柑产量不大,挂果数十斤枝条就容易垂地,需竹子加固,所以很少人愿意种。
不过,驳枝是近年来的新事物,如果从后期柑皮自然陈化的角度来看,本地人还是认为圈枝柑制作的陈皮品质和收藏价值会更好。这一点目前虽然并没有完全实锤,但仅就新皮的口感而言,圈枝的味道较为清甜,没有粗气,而驳枝的会夹杂一些酸气,这是肯定无疑的。
02这种老树价值千金
对于刚接触陈皮没多久的普通消费者来讲,要想分辨驳枝和圈枝,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正如前文所述,驳枝种植技术引进到新会的历史并不长久,所以,理论上讲,一颗树龄相对较老的茶枝柑树由圈枝而来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近些年来,新会种柑大多数是在水田,因为便于管理并且短时间内挂果比较多,但水田当中柑树的根系长期浸泡在水里,时间长就容易烂根,所以一般到第8年就要砍掉重新种植了。
当前,只是在山里或者其他地势较高的地方,还会有树龄超过10年甚至20年的老树,数量极其有限。新会本地人都知道,真正的老树十分珍贵,所结柑皮相对于年轻柑树更有营养价值。
老树柑为什么更好?
正所谓“一年树,三年陈”,在新会陈皮收藏中,提倡采用“树龄加皮龄”的方法。比如你今年采摘了15年树龄的新会老树柑,收藏5年后,则相当于20年的功效。
老树柑之所以优于新树柑有两个原因:
新会老树柑优点:
1
柑树树龄越大,根系越发达,延展越深远,吸收土壤营养成分越丰富;
2
相较于新柑树吸收的营养成分更多用于生长扩张,有年份的老柑树,其吸收的营养更多用于遗传,即是集中到柑果上。因此,老树柑柑皮的内含物质和营养成分会更丰富。
通常来讲,真正超过10年老柑树的高度经常能达到3~4米高,我们碰到一片超过30年的柑树足足有6米高!另外,根据树干的粗细也可以大致判断树龄。
老树柑有什么特点?
老树柑最直观的特点是果皮较薄!另外,其他与普通柑树有区别的特别之处有:
新会老树柑特点:
1
内囊起云状;果实扁圆形,质地软,表面油胞凸出,有油光感;
2
经过自然陈化的老树陈皮,外观匀整,表面油室密集、分布均匀且凹入明显,透光看表皮荧光点满布,透光效果清晰明亮。
3
披开后气味有相对明显的花蜜味。从口感上来说,树龄越大,柑的口感越醇甜,柑皮的异味和刺激性趋于平和。
这种数量越来越稀少的新会老树都是纯正的圈枝。
它们历经多年沧桑,风霜雨残,依旧枝繁叶茂,
沐天地灵气,吸收水土精华,一年又一年地成长与沉淀,
其香气浓郁、滋味醇和、口感一绝,再加上生长环境更加生态,且物以稀为贵,深受当地人的青睐。
为此,十添一新会老树陈皮的供货方已经发了话:马上安排一支巡逻队,以后采柑的时候都要上山去保护那一片弥足珍贵堪比黄金的柑园!
茶友们饮用、食用新会陈皮,主要是想获取陈皮中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而陈皮的药效主要取决于产地、制作工艺、仓储方式和陈化年份。因此,讲究一些的茶友会非常关心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茶友圈中普遍认为传统工艺制作的陈皮药效最佳。
2015版《中国药典》中陈皮的定义是:“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陈皮又可分为陈皮和广陈皮,新会陈皮一向是最地道的广陈皮。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6年第159号)》中规定:陈皮加工主要分五步:开皮(剥皮)、 翻皮、干皮、包装、存放。“ 开皮: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翻皮:选择晴朗天气,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干皮:晒干法: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烘干法: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在低温烘房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5℃)烘干”。公告中还说明新会陈皮“陈化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3年以上。”
从药典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明确新会陈皮的传统制作工艺中可以采用晒干和烘干两种制作干皮方法,没有限制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加工。因此,采用低温烘干的新会茶枝柑皮制作的陈皮同样是地道新会陈皮。但是,请茶友们注意一定,新会柑皮在干制后,一定要在新会当地陈化三年以上才能称为新会陈皮,当年和第二年的柑皮不能称为陈皮。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