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又称为藏语系佛教,它是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但又不局限于藏族同胞聚居的西藏、青海、甘肃以及四川西部地区,在内蒙古、尼泊尔等地,也能见到藏传佛教的踪影。
藏传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果想较为系统地了解藏传佛教,那么首先就要了解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波教。
苯波教生根于远古时期,以万物有灵为主要内容,它经历了藏族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对早期藏族社会的文明,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并且,在藏传佛教的形成过程中,苯波教也充当了一些重要角色。比如说,藏传佛教在宗教仪轨和护法神等方面,就是从苯波教中吸收来的。
不过,藏传佛教对苯波教的冲击是巨大的,并最终取代了苯波教在藏区的核心地位。
藏传佛教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与印度佛教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化演变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将印度佛教的内容移植到青藏高原的宗教文化这一过程中,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了藏族其他传统文化形态的巨大影响。
因此,藏传佛教就具有了十分鲜明的高原文化特色,这是不同于其它佛教支派的。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藏传佛教不仅对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周边民族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地区,那时正是松赞干布执政时期。由于吐蕃当时正处于空前发展时期,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性措施,因此,能够从周边地区或邦国引进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根据藏文史料《布顿佛教史》的记载,由于当时吐蕃没有文字,所以松赞干布派遣吞弥桑布扎及其随从共十人,赴印度学习语言文字。
藏文的出现,结束了吐蕃无文字的落后时代。从此之后,吐蕃社会跨入一个崭新的文明时期,这也为佛经的翻译准备了能力和条件,为佛教的传入奠定了文化基础。
松赞干布在位时,曾迎请了诸多佛教大师,比如说尼泊尔的希玛祖,克什米尔地区的达努等。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第一次翻译了部分佛经,而且还迎请了佛像。此外,松赞干布时期还建造了著名的拉萨大昭寺,小昭寺以及山南地区的昌珠寺。只不过。这些虽然名为佛寺,却既没有本地僧人,也没有外地僧人,也不举行较大规模的宗教仪式,实际上都只是作为供奉佛教供品的场所而已。
到了赤松德赞时期,佛教在吐蕃地区才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而他本人也成为藏传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法王。寂护与莲花生这两位印度大师,便是在赤松德赞时期入藏的。藏传佛教史上产生的第一批藏族僧侣史称“七觉士”也是在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出现的。桑耶寺的顺利建成,为推动吐蕃地区佛教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到了赤祖德赞(热巴巾)时期,吐蕃佛教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代。可是,由于赤祖德赞“崇佛抑苯”的策略,最终导致了自己被谋杀的悲惨结局,佛教的发展面临一次巨大的厄运。之后就出现了朗达玛的灭法事件,而吐蕃社会也因为内战而分崩离析。至此,“前弘期”时代结束。
既然有前弘期,那么相应的就会有后弘期。但是,藏传佛教的复兴时期,其开始的具体时间却众说纷纭。根据一些藏文史料的记载,在公元10世纪,藏族地区开始出现大批出家僧侣,并且不少寺院得以重建寺院,这说明,佛教在吐蕃地区的复兴逐渐迎来了一个热潮。正是在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得以逐渐确立、形成,因为在前弘期,不存在教派之分。诸如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格鲁派等主要教派,都是在后弘期形成的。
如果说,宗教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灵魂,那么藏传佛教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部分。藏传佛教在与其他文化思想相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藏传佛教哲学,并以宗教性作为其基本特征。
有人说,藏民族的精神生命,便是藏传佛教,这话说得并不为过。因为以宗教性为主要特征的西藏文化传统和哲学理念,不仅塑造了藏民族的整体性格、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而且也孕育出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民俗习惯和审美情趣。
藏传佛教是一个极为博大的命题,值得我们探索的话题也很多。如果朋友对西藏文化有兴趣,我推荐您几本书:许德存先生的《藏传佛教研究》;王尧先生的《走近藏传佛教》;乔根锁先生的《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马超的《听莲花生大师谈“心”》、《西藏,一场最美的遇见》。前几本书专业性极强,后面的两本是通俗读物。
别称藏语系佛教 ,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及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新疆北部),在国外则分布于蒙古、不丹、尼泊尔、印度的锡金邦、喜马偕尔邦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等地。还有说藏传佛教又称藏密,是以格鲁派为主的一个宗教教派,它的中心在西藏。
藏传佛教有很多派别,如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等,但最大的派别是以萨迦派为主的格鲁派。
藏传佛教讲究的是以心性为本,是修心、悟心,不注重外在的修行形式。
藏传佛教中有四大支柱:(1)佛教哲学,包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起信论》;(2)藏传佛教密续,包括《金刚顶经》《地藏经》;(3)佛学经典,包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4)西藏宗教艺术。
藏传佛教中的密宗是与宁玛派相对的教派。宁玛派认为有五种自性,即:上师与弟子的自性、弟子与众生的自性、明心见性的自性。这五种自性者,可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有不同的修法,修到最高层次时,便可成佛。藏传佛教中较高层次是金刚乘密法。
在密宗经典中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大圆满前行引导书》,是以行愿为本而修学佛法的方法。由于佛法有明心见性的能力,因此《大圆满前行引导书》为成就佛果之要典。
藏传佛教不主张出家人出家,而是主张在家修行。在家修行以学修佛法为主要内容。在家修行要求在家和出家两方面同时进行。学习佛教经典及教义、仪轨等。出家修行则以在寺院里进行各种学修活动,包括戒律、宗教仪式、法事等来实践佛教理念与修行方法。随着喇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