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杀幼事件
坐标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一只成年公北极熊趁北极熊妈妈离开,袭击了藏身巢穴的三只小熊。三只小熊都被从窝里拖了出来,其中两只,一公一母分别重5.1千克和4.0千克,尸体完好无损;还有一只最大的被吃了三分之一,残骸重4.1千克。
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一只母北极熊和她的一岁半大幼仔被一只壮年公熊追捕。母熊努力拯救自己的幼仔,把自己插在公熊和孩子之间,带着孩子游过海峡、爬上山坡,试图逃脱追捕,但公熊一直没有放过它们。最后小熊被公熊捉住杀死了,研究者看到公熊拖着小熊尸体,并吃了一部分。母熊游过了海峡逃走了。
坐标阿拉斯加,波弗特海南部。2004年首次出现北极熊杀幼行为,发生在春季,一例中一只刚出冬眠穴的母熊及其幼仔遇害,另一例中一只周岁大的小公熊遇害,凶手都是成年公熊。
坐标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哈德逊湾。2009年发生了至少七起公北极熊杀幼事件,主要发生在秋季,该地从夏季开始的冰融期已经太久了,海冰融化致使北极熊无法打猎。
北极熊经常杀幼吗?
现在出于环保宣传目的,新闻里经常放北极熊杀幼的图片。但实际上,用动物学家的话说,在整个分布范围内北极熊杀幼都很罕见,且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地区上说,主要发生在较温暖的地方。斯瓦尔巴特和哈德逊湾是北极熊杀幼的报道最多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海豹资源丰富,北极熊密度较高。
从季节上说,主要发生在冰融期。北极熊杀幼主要发生在秋季,这些地区正处于冰融期,没有海冰北极熊就无法狩猎;而且秋季是冰融期的后期,很多北极熊已经四五个月没进食了。
从凶手上说,主要是一些比较年轻或体弱的公熊。在加拿大巴芬岛的科考表明,喜欢接近带仔母熊的公北极熊体重平均只有303千克,比正常公熊的421千克轻28%,体长却差不多,这说明那些有杀幼倾向的公北极熊体况比较差。
北极熊杀幼的动机是什么?
北极熊杀幼的动机科学家尚未完全搞清楚,现在主要有两种意见。
交配本能说。母熊生育后,在哺乳期会休情,把小熊养大后才会再度发情。公熊杀死幼仔能结束母熊的休情期,令母熊尽快与之交配,生下自己的后代。
这种做法对棕熊和大型猫科动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北极熊与之不同的是,由于海冰不稳定,随时可能融化和冻结,北极熊没有固定的领域。交配本能说无法解释的问题有:
一是公北极熊很难确认不是自己的幼仔。棕熊和大猫守卫自己固定的领域,时刻监控自己领域内雌性的繁殖状态,确保出生的小熊都是自己的后代。北极熊由于没有领域,公熊和母熊交配后就天各一方,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公北极熊有办法认出自己的后代。万一杀错了,杀了自己一年前生的后代,对公熊显然没有任何好处。
二是公熊无法保证能与重新发情的母熊交配。棕熊杀幼以后,在母熊失去幼仔重新启动发情的这几天,会始终跟着母熊,随时准备与之交配;狮子和老虎也是如此。但北极熊没有领域,活动范围没有限制,公熊做不到天天跟着母熊。动物学家在波弗特海的科考发现,在公熊杀死幼仔第二天,已经与母熊分离十几公里,而且仍在朝相反方向移动;还有一次公熊杀幼后两周,与母熊分离已有200多千米。至少这几个例子公熊杀幼不可能是交配。
既然公北极熊杀幼得不到多大好处,为什么还要去做呢?我们知道,北极熊的祖先是古代棕熊,科考表明现代棕熊会积极地杀幼,杀幼也确实能给他们带来很大好处。北极熊杀幼可能只是一种返祖行为,古棕熊“自私的基因”在北极熊身上流传了下来。
捕食本能说。捕食本能说也有一定道理。北极熊杀幼主要发生在温暖的南北冰洋海域,这里北极熊密度高,同类之间碰面的几率高;而且多发于秋季,这个时候北极熊经历了长期的冰融期,已经饿肚子几个月了;凶手主要是一些体况差的公熊,饥饿令它们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幼熊太小了,提供的能量非常有限。捕杀幼熊还会遭到护仔熊妈的抵抗,冒受伤的风险就为了几斤肉,值得吗?
有些例子中公熊连母熊都给杀了,这显然不是为了交配,而是为了捕食。波弗特海甚至发生过公熊冬季把怀孕母熊从生产穴里挖出来杀死的事。而有些例子中公熊只杀了幼仔而没有杀死母熊,可能是为了规避受伤的风险。
也许,公北极熊的杀幼行为是两种动机都存在。
气候变暖加剧了北极熊杀幼
不管北极熊为何动机捕杀幼熊,人类导致的气候变暖都在加剧这一现象。随着气候变暖,南北冰洋的冰融期越来越长,饥饿的公熊会越来越多,它们会不择手段想要对小熊下手。现在有的年份哈德逊湾到12月都还没有形成足够的浮冰,近些年来北极熊杀幼事件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南北冰洋的北极熊只是首当其冲,随着气候变暖加剧,最终威胁的将是全球所有的北极熊种群。
使用清洁、可替代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植树造林,以阻止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这既是保护北极熊,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人与动物共同的家园。
千寻君来解答。
自然界的食肉动物在长大之前最主要的威胁就是成年雄性同类,因为“杀幼行为”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
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杀死非亲生的幼崽,比如狮子。流浪雄狮击败地主雄狮之后,会杀掉前任狮王的后代,这样母狮才会接受并服从它,它才能顺利成为新任狮王。其它独居的食肉动物如果遇到不是自己的后代也会发起攻击,比如老虎和熊,为什么说母老虎和母熊最可怕呢?因为它们的护崽天性极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崽会奋勇抵抗成年雄性,让其知难而退。
幼崽有些天生的技能就是防范成年雄性同类的,比如棕熊幼崽的爬树本领,并非是母亲教的而是天生就会,因为母熊体型太大不会爬树,母棕熊发现有成年公熊靠近时就会招呼幼崽爬到树上躲避,这样成年公熊就奈何不了它们。
非食肉动物也有“杀幼行为”,最著名的就是斑马。
▲公斑马企图溺死小斑马
成年公斑马为了迫使带崽母斑马和自己交配,会毫不留情的杀死小斑马,一般是用脚踢和用牙齿咬,或者将小斑马按在水中溺死。公河马也会杀死陌生的小河马。
▲公河马咬死小河马
上面这种杀死的都不是自己的亲生后代,杀死幼崽是为了迫使雌性与自己交配,使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这是一种自然本能。
而第二种就残忍许多了,就是杀死自己亲生的后代,这种行为比第一种少见很多。一般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猫在产仔时如果受到惊吓它会吃掉幼崽。或者幼崽沾上了陌生的气味,母亲认不出来也会吃掉它。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在残酷的自然界杀幼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公北极熊杀死幼熊的原因一般是第一种,由于在冰原上无处躲藏,所以幼熊的死亡率很高。但有时公北极熊甚至会连母熊一起杀死,就明显不是为了传递基因,而是捕食,那就更正常了,食肉动物之间的同类相残已经持续数千万年了。目前北极熊的数量有26000-30000头,整体比较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