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然不傻,能赤手空拳建功立业,称王称帝,其情商、智商、IQ、CQ、QQ等等肯定都不是常人所能及也,真所谓人中龙凤。刘备的确有过立刘封为太子的打算,而且一直对刘封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权衡下不得不放弃。
一、在养子与亲子间难以抉择。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只得投奔荆州刘表,寄人篱下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已逾不惑之年的刘备,想到自己竟无立锥之地,妻离母散,膝下荒凉,老之将至而一事无成,遂有“髀肉之叹”。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当然天生喜欢搞事情的刘备这时候也没闲着,他打着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的金字招牌,广施仁德,荆州地界豪强都纷纷归附。
这一天,樊城县令刘泌设宴招待刘备,宴间,厨役上菜时不慎将肉块掉到地上,刘泌身后一英俊少年竟随手拣起,丢入口中,引起了刘备的注意,见此人器宇轩昂,朴实仁爱,一问得之此人是刘泌之甥寇封,也是汉室宗亲,于是非常喜欢,便收为义子。
由此引出了襄樊的一道名菜——夹沙糖肉,有点偏题,姑且不表。
这一年虽然史书上没明确记载,根据推断,应该就是205年前后,时年刘备已经45岁,刘封不到20岁。
刘封长得英俊高大,性格刚猛,武力过人,刘备对其是寄予厚望的,即使两年后甘夫人为他生下宝贝儿子刘禅,留在身边悉心调教,作为双保险的准接班人培养。
在刘备取西川时,虽然没有独挡一面,但也是颇有战功,平定益州后,二十刚出头的刘封已经当上了副军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中将级别。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派刘封统领孟达攻占上庸后,升任副军将军,成为上庸战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刘封的上庸战区与关羽的荆州战区,魏延的汉中战区一样,直属刘备领导,可见30刚出头的刘封的上升势头。
其实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三国志·蜀·后主传》: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
刘备进位汉中王,还是尊奉礼制,明确封自己13岁的亲生儿子刘禅为王太子,成为第一接班人,我们可以想像刘备在养子与亲子间艰难抉择。
其实这个时候,刘备还是对刘封寄予厚望,被视为王太子的备胎,双保险,毕竟刘禅太胖太过文弱,没有刘封的英雄气。
刘备封给刘封建的“副军将军”这一职位是刘备自创的,而蜀汉以后再无人任此职。
刘备给刘封“副军将军”这个专用名号,意思很明白:刘封你虽然不是储君,但我依然看好你,你还统摄征北将军申耽等人,你这个将军的地位和其他武将不一样,地位仅次于我,不要自我放弃,看好你。
二、拒救关羽太伤了刘备的心。
此时情形,正如《三国志·蜀·刘封传》,孟达给刘封信里说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
有道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直被列为第一顺位接班人的刘封,虽然似乎还保留候选人地位,但突然出局,心态失衡,动作变形,在所难免,其心理阴影面积不言而喻。
恰好此时,关羽在荆州搞事情,被曹魏和东吴联手夹击,围于襄樊,首尾不能相顾。关羽向邻近的上庸战区刘封和孟达写信,要求派兵相助。
刘封这个时候心里正烦着呢,加之这位关二叔平时对自己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总喜欢在义父面前贬低自己,于是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立足未稳,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相救,导致关羽战死,丢了荆州。
刘备碍于父子情分,虽然没有进行责任追究,但也提出了口头警告,刘封在刘备心中的好印象也大大打了折扣。
刘封地位下降,孟达等人对刘封这位火箭式干部也显得没以前那么尊重了。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刘封夺取了孟达的私人乐队,孟达那受得了这鸟气,直接率部曲投降曹魏。后来西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相继反叛,曹魏大将徐晃在孟达等降将的帮助下,大破刘封大军,夺回了上庸,刘封逃回成都。
不救关羽、丢失荆州,逼反孟达,又丢失上庸,地盘、战将,这都是刘备的心头肉呀。惹下如此大祸,刘备对刘封这个干儿子的表现实在是失望至极。
三、必须为阿斗上位扫除隐患。
刘备必须对刘封作出反应了,至于怎么治罪,他还是拿不定主意。按说死罪是一定的,但毕竟父子情深,刘备对这位义子还是非常喜欢的,疼了这么多年,下不了手,于是问军师诸葛亮的意见。
诸葛亮显然考虑得比刘备更远些,认为刘封必须死。他的理由是刘封刚烈勇猛,日后恐难以为制。
诸葛亮的意思再明白不可了,刘封这位曾经有准太子,性格刚猛,又有军功,比起阿斗来,显然强势许多,如果哪天刘备归西,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刘禅即位,能够驾驭得了刘封这位有军功的大哥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留下刘封就是在玩火,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眼前的刘焉没有处理好俩儿子刘瑁,刘璋,丢了益州,刘表没有处理好俩儿子刘琦、刘琮,丢了荆州,这都是血的教训,不得不防呀。
刘备也是考虑到了这一层面的,只是诸葛亮看出刘备的心思,促使刘备放弃幻想,下决心处死刘封。
其实刘备下决心处刘封还有另外四点考虑。
一是因为他从诸葛亮态度上知道,刘封的群众基础比较差,连诸葛亮都不支持,以后上位恐难服众;
二是打了严重的败仗,必须给众军士一个交待,刘封个人威信扫地,难担大任,继续留用,都不会服气。
三是其因个人恩怨,视而不救关羽,显得格局太小,没有政治头脑,政治上显然不见得比阿斗强;
四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阿斗正一天天健康地长大,况且还有两个小儿子,不担心大业无人继承,留下反而容易被别人所利用。
几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作为储君的备用人选,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刘备赐死刘封后,内心非常痛苦,而且肯定是真痛苦,《三国志·蜀·刘封传》: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先主为之流涕。
正史上第一次看到刘备流泪,可见刘备对刘封还是真心喜爱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刘备为什么会有义子刘封呢?当年刘备是没有后嗣的,年近五十而无后,万一刘备那天就战死沙场,那么他打下来的基业不就毁于一旦了。当时刘备还是思考了不少,收刘封为义子,刘封此人的能力不错,带兵打仗都有一手,刘备自然也是很看重他。
那么为什么刘备不立刘封为义子呢?防内乱,刘备如此精明之人,其三个亲生儿子又不是生在太平盛世的那种,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一旦立刘封为义子,那成何体统,将基业交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打理。三个儿子必然不服,不服会发生什么事呢?打内战,支持刘封的一派,支持刘备的三个儿子一派,主要的是如果这三个儿子又各自另成一派,不管结果如何,蜀国算是完蛋了。东吴和魏国趁机而入,逐个击破,那天下局势就是东吴和曹魏的战争了。
刘备是一个外表仁义道德,其实内心极其细腻的人。刘备在自己南征东吴之前将刘封先安排的明明白白,以防自己南征失败,刘封起兵造反。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备立刘禅为继承人有没有问题?首先,不管刘禅是真的傻还是装的傻,都无所谓。蜀国南征东吴失败后就已经是三国之中的输家,刘禅至少保住了自己,苟全了性命,不过也由此可知刘禅不是一个有血性、一拼到底的人,花尽心思想早点亡国。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