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苏轼评价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要理解这一评价涉及到中国的审美特征、诗的特征和诗人的特质。
中国人的审美特征源于中国的历史。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创造了世界灿烂的农耕文明,而农耕文化与自然紧密相关,因此,对自然的理解、感悟成为中国人审美的重要取向。二十四节气的建立便是这方面重要的体现。基于此,中国人的审美特点在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中国的琴棋书画都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山水画、田园山水诗派也成为具有中国符号的象征,这是中国艺术与其他国家艺术最鲜明的区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利用现代声光技术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审美情趣,令世界叹为观止。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重要的诗派,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直至清代田园诗派,一脉相承。而王维更是在自然田园山水之中增加了禅意。王国维先生评论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千古壮观”,评价他的田园诗境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中国艺术从来都是书画同源,诗画同宗,所追求的诗情画意审美情趣正是如此。所以说,苏轼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不仅仅是对以王维诗的评价,也是对中国艺术审美的准确定位。
从王维诗人的禀赋来看,他不仅仅是一名诗人,也是著名的画家。钱钟书先生在评论他的画画时说王维是“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可见王维画技艺之高。王维处于唐由盛转衰时期,过着半隐半士的生活,长期在终南山的隐居经历使他的诗和画具有自然的灵性和禅意,所以,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仅有自然的意味,更带有他入世与处室之间的徘徊和挣扎,所谓的诗言志的体现。所以,王维不仅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也是文人诗的代表,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结合。实际上,王维不仅是诗人、画家,他对音律也十分有造诣。中国名曲《阳关三叠》便出化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新雨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在苏轼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诗、画之外,还应加上乐,才更为全面。
’
当然是唐代诗人王维。他自幼聪颖,会试进士第一。博学多才,能诗善画,通晓音乐,精于禅理。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全才达人。
生活在开元盛世的王维锦衣玉食不愁吃穿,便有了时尚高标的精神追求。那时的士大夫阶层流行寻仙隐居,王维也顺风顺水欣然跃之不亦乐乎。不幸的是,后来遭遇亲人相继离世的伤痛和仕途遇挫政治不畅的悲观失望,又在安史之乱后受伪职留有污点的三重打击。再由于个性所致不能拂袖,便弃道求佛,远离名利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一生中多次隐居,中年独自生活在终南山,潜心归佛。每天听音观景,吟诗作画,纵情山水乐此不疲。不求人知,只求心得!自然界一草一木的朝夕变化仿佛是心音,与天地万物和睦相融,感到生活恬静安详。眼中充满了生机灵性与美好,笔下的云峰、山石、鸟鸣、水潺都流露出静谧的禅音。作品已达到了出神入画返璞归真的境界,花亦是他,树亦是他,琴亦是他,风亦是他。无论诗、画、乐、 佛都有了相通的神韵,达到了“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极致了触目惊心的大美。心境已到了融通万物活色生香的境地,所以才有了千古绝唱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王维的心音……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森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 江千雪霁图卷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