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

“两岸猿声啼不住”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早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句表面意思是: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总是在耳边能听到。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以下3点:

【原文】《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01 与创作背景相关,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心情由悲化喜,十分愉快

在没有到达白帝城之前,李白是处于被流放状态的。原因是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没有收到赦免的消息前李白是处于悲伤的情绪中,一收到赦免的消息便立即出发返程,恨不得马上回到江陵。

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图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陵相隔千里,虽人未至但心已抵达,即使是夸张的写法,但是与那时的心情相比一点也不夸张。“朝辞”说明李白归途心切,一大早就要回江陵,一刻也不想呆在白帝城,因为赦免了就可以回到家乡和亲人的身边,还自己一个清白之身。

“两岸猿声啼不住”在乘船返程的途中总是听到猿猴的啼叫声,而两边又有山,船的速度之快与啼叫声混为一体,如脱弦之箭,十分畅快和兴奋。同时用悲哀的猿猴叫声作为衬托更加玄妙,以悲衬喜,因此会说“啼不住”。

02 自然环境造成的,两边的石山会造成回声现象

古时候长江三峡的山上很多猿猴,经常在山上啼叫。而山多数也是石山,两边是山中间是江,猿猴啼叫就会有回声,而且回声是连续不觉的那种效果。李白乘船从江中行走,自然是在猿猴的啼叫声伴随下。

这是一种自然环境形成回声的效果,“两岸猿声啼不住”也是真实的情况。属于自然反映,诗句也是实际写照,合情合理。

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图2

03 猿猴的啼叫声是李白幻想中的欢送声

猿猴的啼叫声可以看作是悲哀的声音,那么自然也可以看成是欢送声了。首先,回归到创作背景中,李白在白帝城被赦免,惊喜而狂,立即返程,回归故乡江陵,回去去亲朋好友相聚。诗人被无辜牵连,本来是一种非常悲痛的事,突然变回到清白之身,是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可能两边的山没有猿猴的啼叫声,只不过是诗人自己幻想出来的一种场景,把猿猴的啼叫声当作是欢送自己离开白帝城回归江陵。诗中多处用了夸张的手法,而此处的想象也是合理的,诗毕竟讲究的还是表达意境,幻想出来的也是意境。

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图3

04 结束语:

李白创作《早发白帝城》最主要就是要表达自己归家心切的愉悦之情,无论出于何种写法或目的,最终能够表达出真实的感受才是最关键。

“两岸猿声”必须是“啼不住”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的著名诗句。

全诗是: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这首诗做了这样的解题:“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长流夜郎。行之白帝城,遇赦,乘舟东返。这诗是江行途中所作。”

既然是“江行途中所作”,诗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就不是已成的事实,而是李白一种激动、兴奋的设想而已。起码,李白作此诗的时候,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诗中设想“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此时此刻的心情当是何等激动、兴奋:自己乘着“轻舟”,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江陵”了。乘兴作诗的时候 ,已经把到家的情形都想到了,心情多么激动、兴奋!

整首诗的基调就是“激动、兴奋”,四句诗都是围绕着这样的基调来展开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实写,是写的过去时。早晨,从处在“彩云间”的白帝城出发,心情当是何等激动、兴奋。此时、此情、此景,无一处不是在体现着李白“激动、兴奋”的心情的。

“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虚写,是写的未来时。但是,这个未来时,并不是遥不可及,“一日还”就是例证。这虚写的一句,非常重要。它把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一日”、即将到达的美好地点“江陵”,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到这里,读者和作者的心情一定会是一样的,就是“激动、兴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实写,写的是正在进行时。这两句诗,把诗人的所见“两岸、猿、轻舟、万重山”和所闻“猿声啼不住”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出来。所见、所闻都是围绕着“激动、兴奋”来展现的。“万重山”已被“轻舟”轻轻征服、穿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声”是伴随始终的。眼中看到的是“两岸”的美丽风景,耳中听到的是“猿声啼不住”的美妙声音(为什么说是“美妙声音”,后面会作详细说明),这就是李白归途中的所见所闻。

写道这里,必须回过头来,对“问答”中提及的“猿声啼不住”究竟是为何,再作论述。

据《太平御览》卷五十三引盛弘之《荆州记》:“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岫传响,哀转久绝。”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三峡两岸,确实是有“猿长啸”的,并且“空岫传响,哀转久绝”。李白在诗中,写“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有着充分的依据的,虽然也有夸张的成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猿声是“凄异”和“哀转”的,长时间听“猿声”,一定会是心情不畅的。但是,在李白此时“激动、兴奋”的心情之下,“猿声”绝对不是“凄异”和“哀转”的,而美妙动听的欢乐曲。“啼不住”的“两岸猿声”,陪伴了李白一路,他的心情当是大好而特好的。如果真的没有了这“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的心情定会不快。

动物的啼鸣声,是喜是悲、是乐是哀,是因为人的心情好坏来决定的。人喜、人乐,悲哀的啼鸣声也会变成欢乐曲;人悲、人哀,欢快的啼鸣声也会变成哀乐调。

因此,在李白心情如此“激动、兴奋”的归程中,“猿声”必须是“啼不住”的。一旦断了,欢快的气氛就没有了,这怎么可以呢!


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图4
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图5
李白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图6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3月04日 12:25
下一篇 2023年03月04日 12: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