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传统社会体系和旧文化心理主要是从两个基本点生发而形成。
第一个是长期的小农自然经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第二个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三纲五常这个旧伦理关系,旧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基于这两个条件而生成。
一开始,《尚书·皋陶谟》记述了“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的社会行为规范,明显地更符合游猎为生的自然人去处理人际关系。
既没有上下级关系,也没有谁服从谁的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
后来,随着农耕生产的发展,家庭出现了,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出现了。有大家庭,有小家庭,大家庭就是国家,小家庭就是小家。
社会关系复杂了许多,小家庭中的生产纪律需要强调,亲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也要理顺,国家和小家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也需要划分清楚,国家要提供安全保护,小家要提供安全费用。
这时候,孔子站了出来,提出了“礼、孝、忠、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一系列可以查考的行为规范。
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一点上下服从,责任和义务的意思在里面了,比如忠和孝,恭和宽。
但是,还是没有到三纲五常的程度。
接着就是孟子了,孟子是一个非常讲究责任和义务对等的人,所以后来他被最专制皇帝朱元璋请出了孔庙。孟子说: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某种程度上孟子是反对三纲五常的,对不对?
要求做臣子的忠心首先君王要有恩惠于臣子才行,
要求做儿子的孝顺首先需要做父亲的有慈爱在儿子身上才是,
做兄长的如果整天的摆着大哥的姿态不去干大哥应该干的事情,做兄弟的完全可以不恭敬于他,
做丈夫的如果不讲道义,做妻子有权力不顺从丈夫,
朋友之间应该有信用。
孔子和孟子为什么要强调责任和权力对等呢,因为这时候的土地还是“封建土地制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土地都是国家的,其实是“公有”,国家首先需要保护人们安全生产,人们才去尽义务,大家还是有一个“公有”饭碗的,除了国王之外,谁也掌握不了谁的饭碗,而,全天下国王也不是只有一个。
秦一统之后,废封建,汉袭秦制,土地政策是“地主制”了,刘邦家是最大的地主,某种程度上是唯一的地主,董仲舒就出现了,提出了他的理论,就是题主所说的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这就有点不要脸了,但是没办法,地主制的压迫确实有能力让人们服从,完全的服从,因为地主端走了饭碗,土地归地主“私有”,你不服从试试!除了种地,能去干什么?毕竟,吃饭是第一需求。
于是:
君可能是昏君,臣只有谏阻的权力,没有不干的权力,更没有造反的权力。
父亲再混蛋,儿子只可以逆来顺受,等着自己做父亲。
丈夫是妻子的天,打死勿论!
至于怎么看三纲五常?凡是存在的肯定有他存在的理由。
三纲五常在确立社会道德伦理关系和规范人们行为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三纲五常,世人行为得以约束,精神信仰得以保证。
现代社会?还是不要三纲五常了吧!大家都是个体的自由劳动者。
以法律为准绳是最好了。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有效的界定了尊卑贵贱高低,君臣,父子与夫妻之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五常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对如何做人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作为二十一世纪当代人,我们更要遵守文化带给我们的东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