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东不往前伸,西不向后挪”就是一家人建房时,主建筑和附属建筑整体对称和美观的问题。
(开放式三合小院)
这句俗语指的是我国传统的农家院子的建筑,不适应农村现代楼房。我国传统农家住宅一般是组合式,即正屋、偏房(南方木房有偏屋和偏厦两种),修建房子时要一步一步地修建,先正屋,后配偏屋,也有正屋和偏屋连体式。而农村现代楼房式住宅(小洋房)大多为一体式的建筑,一次性完成。俗语中所指的“前伸”和“后挪”,指的是偏屋的配置。当然,如果农村现代楼房式住宅硬要别出心裁,设计成“前伸”和“后挪”的“非主流”不对称式建筑,那也没办法,只要不妨碍邻里空间,在自家院子里,随便怎么折腾是房主的自由。
(三合院效果图)
“东不往前伸,西不向后挪”这句话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东边偏屋向前伸与西边向后挪是同时进行的。单就“东不往前伸”,或者说“西不往前伸”是不成立的,而在西边和东边往后伸也是民间习俗不允许的。
事实上,我国民间传统式住宅讲究布局上的对称,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以正屋为主轴,正屋两边的偏屋,后面不能越过正屋后面的基础线,前面则可向前延伸。比如说,正屋坐北朝南,那么东西的偏屋,北面不能超出正屋后面的基础线(又称基脚线),南面,也就是正屋前面,则可以同时向前延伸,形成“抄手”之式,这就是平时所说的三合院,如果前面加一栋房屋就是四合院。如果东向前伸,而西往后挪,就会形成类似“竖折撇(ㄣ)”形状,或者右边偏房与正屋形成“丁”之形。为我国民间传统格局所忌。
(一体式平房三合小院实景图)
在我国民间住宅的格局中,民间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青龙可压白虎,白虎不可压青龙,玄武不凹,朱雀要开阔。虽然其中带有迷信色彩,但对民居的格局还是有其合理成分。比如说,左右两边的偏房,要么一样高,要么左边的高于右边的,忌右边的高于左边的。此所谓“宁可青龙高万丈,莫要白虎抬头望”。
我国民间住宅的格局就如同一个人穿衣服,如果把裤子穿反了(古式裤子最易穿反),或者把衣的扣子上下扣错了,穿衣服的人就感觉不舒服,而别人看到了,觉得这人很邋遢,形象很不好。住宅也一样,布局杂乱无章,自己住着感觉不服舒,在外人眼里觉得缺少一种气象,乱七八糟。旧时民间无法科学解释,就附会了很多迷信,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禁忌,用禁忌来规范人们的建房行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住宅布局上要与自然融合,美观大方,住着的人舒适。
(南方山区木房三合院实景图)
“东不往前伸,西不向后挪”就是告诉人们,住宅以对称为美,以对称为好,不要把住宅建得杂乱无序。这是我国建筑上的传统文化,这种建筑格局,至今仍然为现代建筑计设规划时所采用,说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农村,盖房子都是一件大事,它代表的是安居工程,代表的是面子,代表的是儿女已经成家。有了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可以高枕而卧。有了房子,无论外出多少天,无论离家有多远,心里都有一份温暖,一份依靠。
在过去,盖一所房子,需要筹划很长时间。砖瓦木料,砂石水泥,一切所需材料都要一一准备,还有用工、工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待一切就绪,就要破土动工了。但是,在动工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宅基地的位置必须确定好。在农村,关于宅基地,有一句俗语——东不往前伸,西不向后挪。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今天来聊一聊。
盖房子,要考虑宅基地的位置、布局、通风、采光等因素。房子的朝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这是为了通风好;同时,最好是不要有遮挡,这是为了采光好。还有,盖房子,不能仅仅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是不是影响了邻居。尤其是邻居家的房子比你家盖得早,那就要因地制宜了,否则,邻里之间产生矛盾,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别扭,生活中平添了许多烦恼,可就得不偿失了。
“东不往前伸,西不向后挪”,意思就是,你家新盖的房子,必须和邻居的房子比照一下,如果你的房子在邻家房子东侧,那么,要以前后对齐为基本原则,尤其是房子的南墙,不要太向前伸。原因是,如果你的房子向前伸,会挡住邻居家的光线。旭日东升,你家在享受着暖融融的阳光,可是邻居家被你挡住,屋里可还是一片阴冷啊!特别是在冬天,阳光多么重要啊!
同理,如果你家的房子盖在邻居的西侧,那么房子的南墙要和邻家的对齐,不要向后挪。如果向后挪了,你家房子的光线就被东侧邻家给挡住了。屋里如果光线不足,会显得阴暗潮湿,滋生细菌和潮虫。人体缺少日光浴,时间长了,也会导致缺钙。
到了现在,农村盖房子的时候,基本按照统一的规划了,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看上去整齐划一,十分规矩,十分美观,邻里之间也不会再因为宅基地的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了。但是,现在来品位老祖宗留下的这句俗语,还是充满了智慧,透露着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朋友,你们那里,关于盖房子,有什么风俗吗?欢迎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