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骑士精神,骑士精神完整版

欧洲中世纪盛行骑士文学,这是相对宗教文学的世俗艺术。在诗歌和小说里的骑士,和中国武侠,看上去有点儿近似:他们同样行侠仗义,拯救妇孺、不求回报。所以,甚至有翻译者干脆把骑士译成游侠。

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骑士和武侠,有没有可比性?这不只是一次文学形象上的对照,也是中西文化的比较。

历史中的骑士

我们先来说历史。有骑士文学,当然先要有骑士。关于骑士的起源,西方学者有不同考证,最早可以追溯到8世纪的日耳曼骑兵,或者北方蛮族首领的军事仆从。

骑士拥有坚强的盔甲、快速的机动性和强大的冲击力,在火药出现以前,是战场上最强大的军事单位。

对欧洲统治者们来说,建立一支骑士卫队保护自己,是件非常必要的事儿。

但也非常奢侈,当时的战马十分昂贵,打造一件骑士的锁子甲,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训练骑士要从小开始。

于是,作为宝贵的战争资源,骑士成为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社会集团。

到11世纪,基督教建立了覆盖整个欧洲的组织体系,也对骑士阶层进行了教化。骑士们的行为越来越文质彬彬,从中产生了骑士精神。骑士精神首先要忠于上帝,做“基督的战士”。

骑士们组成骑士团,参加十字军东征,和异教徒开展宗教战争。其次,骑士要忠于国王,因为很多欧洲王国都是政教合一。

在这种集体生活里,又形成了骑士制度,它是一套宗教伦理规范和军事化礼仪。文学家、诗人海涅说,骑士的诞生,是“基督教在转化蛮力过程”中出现的“最稀奇现象”。

所以从身份上看,侠客和骑士的首要区别在于:他们的社会属性不同。骑士的身份是社会主流,关于骑士的制度和指挥权,关乎当时欧洲的政治、军事局势。

而骑士制度的基本逻辑,也是要区别于平民。在基督教世界里,骑士不会和骑士以外的人比武。而中国侠客就不同了,他们生活在民间社会,游离于主流权力之外。

能不能称为侠,不在于身份,而是行侠仗义的精神。

骑士文学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内容是传达骑士精神,歌颂骑士的功绩。我们得明确一点,这一讲说的是文学中的骑士形象,不见得就是现实中的骑士。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小说家显克微支,在他的历史小说里,十字军骑士就完全没有骑士文学中的样子,他们骄横跋扈,肆意虐杀波兰人。

信仰中的骑士

我们接着来说最正统的骑士文学。法国史诗《罗兰之歌》,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开山之作。

骑士罗兰是查理曼大帝的侄子,也是一个贵族伯爵。他在比利牛斯山脉关隘一战,以寡敌众和异教徒作战,最终战死。

长诗里没有多少描写厮杀的场景,而是集中笔墨写罗兰骑士如何虔诚。在战场上,他把垂死的战友带到主教面前,让主教为他赎罪。

对骑士罗兰的最高赞颂是“从来没有人比他更积极地服侍上帝”。到他自己战死时,是转过身来面朝异教徒大军,以示要收回被对方占领的西班牙。

他枕着号角和查理曼赐他的宝剑,再次向上帝祈祷,恳求上帝原谅他的罪过。

我们今天觉得这些描写很夸张,但是诗歌里描述的精神状态,在当时是有现实基础的。在中世纪,从贵族到平民,几乎全部处于宗教迷狂状态。

那时对一个人最可怕的惩罚,不是绞刑或砍头,而是教会宣布他的灵魂永世不能进天堂。

罗兰的形象,是中世纪骑士们的楷模。骑士不怕死,是因为相信在宗教战争中阵亡,可以凭着虔诚和荣誉升入天国。

在《罗兰之歌》里,详细地记录了当黑暗降临罗兰的眼帘中,上帝立刻派来了天使和圣徒,接引他的灵魂升到了辉煌的天国。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侠客和骑士,除了身份之外的第二大区别:它们的精神基底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侠客精神,是完全的世俗化。侠客匡扶的正义,是生活中的善恶;侠客维护的是非,也是现世的秩序。

在金庸的小说里,少不了和尚、道士,但我们最好把他们当作三教九流的职业来理解。这也是我们的文化底色。从孔子开始,儒家文化精英,几乎都是含蓄的无神论者。

骑士文学就不同了。对11世纪以后的骑士来说,封建义务要排在宗教义务之后,他们是教会和世俗之间的桥梁。

他们成为骑士的誓言是“做教会的卫士,做寡妇和孤儿的保护人”。你看,行侠仗义行为,也要以信仰的名义进行。

“江湖”上的骑士

宗教上的虔诚,是骑士的内在精神,我们再来说说外在言行。

我估计,你也不会有兴趣读中世纪的骑士小说,如果你要想象一个那个时代的模范骑士,可以回忆一下《权力的游戏》里的女骑士布蕾妮,她的原型就是中世纪骑士。

另外,还有一个你肯定熟悉的形象,就是堂吉诃德。

我这不是在说反话。堂吉诃德虽然生不逢时,但他真的是严格恪守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者从这部小说里读出了悲剧感。

海涅在少年时读完小说,在自己家的葡萄架底下,痛哭了一夜。

如果细读小说,你就会发现:堂吉诃德也不见得不知道现实是什么,只是他不愿意接受而已。在小说里,只要不是讨论关于骑士的话题,他的谈吐就很高明,学问也很渊博,是个博古通今的长者。

所以,我们真的可以把他的故事,和骑士文学辉煌时代的那些主角一起讲述。这也算是对这位理想主义者的尊重。

骑士文学的主角,都有三大美德:第一条是基督徒的虔诚和谦恭。虔诚的快感,有点儿像减肥时饿得两眼发花站在秤上,是一种痛苦中的极乐。

骑士制度里,有很多类似苦行僧式的禁欲和自我折磨的内容。像有的骑士发誓冬天穿单衣、不睡床,还要定期戴上镣铐。

对这类事儿,堂吉诃德也乐在其中,没饭吃的时候,他说“游侠骑士一个月不进水米,是一种荣幸”。至于谦恭,也对应着一套高雅优美的言行规范。骑士的行动坐卧,吃饭说话,有全套的规则。堂吉诃德的言行,也向来彬彬有礼。

骑士的第二大美德是忠诚勇敢。我们都知道堂吉诃德大战过风车。当他把过路人当成劫持了贵妇人的强盗时,也是立即拔剑就上去解救。

第三大美德,是坚持对一位贵族妇女的崇拜和纯洁爱情。也就是说,骑士既要是好战士、好信徒,也要是行为高尚的好情人。

不过,有点儿奇怪的是,在很多骑士文学里,那个贵族妇女都是已婚的,所以恋爱方式也以精神恋爱为主。

堂吉诃德的心上人是贵妇人杜尔西内娅,他把自己的每次冒险,都当作在为她争取荣光。不过,他的随从桑丘提醒他说:杜尔西内娅其实是个很丑的村姑,还长着胸毛呢。

这时,堂吉诃德解答:我只要当她是尊贵、美丽的女子就行了,古代文人歌颂的美人,也未必真都是美女。

所以说,真实到底是什么,他其实是清楚的。在18世纪以后,读者们不再将堂吉诃德看成简单的喜剧人物,而是发现了他坚守道德、令人尊敬的一面,是文学中的最后一个骑士。

这提醒我们,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虽然从内到外都不一样,却有一个相近的作用:它们都是世人浪漫情怀的寄托。

在真实的欧洲历史上,到底有多少高尚、纯洁的骑士,我们不得而知,但绚丽的骑士精神,却是那个黯淡时代里的光明。

根据文化研究,当代西方文化中的贵族范儿和绅士风度,那些举止和礼仪,起源于中世纪在法国形成的骑士守则。

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真的侠客,其实也难得一见,但人人都会去做一场侠客梦。因为每个人群,都需要从自身文化中寻找救赎。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2月14日 14:43
下一篇 2023年02月14日 14: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