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夏淅
苏宁易购起源于江苏南京,名字的由来也体现着地域性。曾凭借低价、售后服务的优势,碾压八大国营家电,力战国美,成为零售家电行业的大哥大。
电商兴起后,苏宁易购后知后觉,2010年起,不惜血本集中力量发展线上平台,花了6年时间勉强跟上了电商大部队。
命运弄人,这时候阿里又喊出了“纯电商已死”的口号,打出“新零售”旗帜,而京东也紧随其后标榜“无界零售”。
2018年,在许多企业选择了缩减业务,休养生息时,苏宁易购逆势而为,新开门店近5000家,创造了世界零售业的一个记录。
兜兜转转,又回到自己线下主战场的苏宁也高喊出“智慧零售”,开始疯狂扩张,似乎要弥补自己在上一轮线上战场的失利。
01
阿里股权的贡献
3月29日晚,苏宁易购(002024)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2,449.57亿元,同比增长30.53%,归母净利润高达133.28亿元,同比增长216.38%,业绩堪称亮眼。
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的增长率,以及京东净收入增幅27.51%相比较,苏宁易购是跑赢了“大盘”,也跑赢了对手。
近几年,苏宁扩张不断,从苏宁易购广场,到口碑品质优良的红孩子母婴店、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等一系列品牌,都以线下扩张门店、线上引流促销两条腿发展。
从2014年开始,每年新开门店数分别为180家、144家、173家、374家、4830家。
多年来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苏宁易购在2018年全面开花?
2016年苏宁出资140亿元认购阿里巴巴1.05%的股份,对方则出资283亿元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此外,苏宁与阿里巴巴建立了从猫宁电商到平台服务等一系列合作。
从持股比例和归属科目来看,苏宁易购对阿里的投资属于财务投资(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阿里对苏宁易购的投资就属于战略合作了。
2018年苏宁易购出售阿里巴巴股份,扣除初始股本金以及股份发行有关成本费用后,实现净利润110.12亿元,占本期归母净利润的82.63%。
2018年,真正体现苏宁易购自身造血能力的扣非净利润为-3.59亿元,相较于2017年的-0.88亿元而言,亏损同比上涨306.65%。
细看年报,本年扣非净利润的亏损主要来自两家围绕网购业务运作的非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易购有限公司(以下称“苏宁易购网购平台”)和重庆猫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猫宁电商”),分别亏损8.4亿元和11.07亿元,按苏宁易购持股比例计算后,分别影响母公司净亏损6.85亿元和5.65亿元。
就此来看,公司着重发展的线上业务成为了苏宁易购本年亏损的大窟窿,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02
这么多年,不容易
2010年,上市公司还叫苏宁电器,苏宁易购是其在当年打造B2C线上平台的名称,2017年上市公司更名为苏宁易购。
2018年,公司整体商品销售规模3,371.35亿元(含税,下同),同比增长38.54%。其中,线上平台交易规模达到2,083.54亿元,占总交易规模的61.80%。
线上交易中,自营商品销售规模1,497.92亿元,同比增长53.70%,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585.62亿元,同比增长100.31%。
(苏宁易购2018年交易类别占比图)
集中火力发展网购平台之下,伴随着的是公司整体扣非净利润的不断下跌。2014年起,公司扣非净利润开始为负,并延续至今。
在此情况下,一系列“旁门左道”轮番上阵,成为支撑总体净利润的主力军。
分别为售后租回业务产生的营业外收入,以及出售子公司及卖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
售后租回可以简单理解为“刷新价值”后,以公允价值出售标的资产,然后再向购买方租回资产,在使用期内分期支付租金。
2014年售后租回11家门店物业,以26.52的营业外收入力挽狂澜。
2015年售后租回14家门店物业,赚了14.15亿元的营业外收入,卖了经营不善的PPTV,产生投资收益14.47亿元,
2016年不仅用售后租回6家供应链仓储物业带来5.39亿元的营业外收入,还卖了子公司北京京朝100%的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3.04亿元。
2017年和2018年则大手笔卖了阿里股权,归母净利润全靠投资收益。
苏宁这些年就是在变着花样“补贴家用”,一直撑到了现在。
2018年苏宁易购网购平台的亏损还在继续,与此同时,苏宁小店成为了苏宁易购重金打造的另一主角。
然而上市公司有业绩压力,装不下两个亏损的主子,2018年10月,苏宁小店带着总资产5.76亿元、未清偿负债6.53亿元,以及亏损2.96亿元,脱离了上市实体。
此后由张近东之子张康阳通过两家境外公司持有其65%股权,苏宁易购通过苏宁国际持有余下的35%股权。
03
苏宁小店的故事
虽然脱离了上市公司体内,但是张家父子重点发展苏宁小店的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截至2019年3月18日,苏宁小店宣布全国第5000家店落地成都。2017年末苏宁小店才仅仅23家。
苏宁小店总裁鲍俊伟在联商网专访中曾表示,一家店投入成本在100万左右,按照5000家门店来算,这是一笔50亿元的投入,并且还将继续。
一年开出近5000家自营便利店,与苏宁旗下其他类别的门店数量相比,显示其砸钱的决心。
花50亿元买个跟风?苏宁小店并非便利店那么简单。
除了生鲜食品以及常见的日用快消品,店内还引入了苏宁有房、苏宁帮客、苏宁彩票和苏宁金融等多个自营业务。当然最直接的还是和苏宁小店合为一体的移动端app“苏宁小店”。
作为深入社区和办公区的苏宁小店,其实是一个基于场景的流量入口, 用快消集团负责人卞农的话来定位,就是“O2O社区店”。
也就是说,苏宁小店存在的意义,更多在于为苏宁易购自营的其它品牌提供端口。
而在自身盈利方面,除了赚取生鲜和快消品的微薄利润,苏宁小店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苏宁有房。
直接依托大规模铺开的苏宁小店线下实体,以无中介模式,上线一个二手房交易服务平台。
相较于链家等房产买卖中介,动辄几万到十几万的中介费,苏宁小店打出了“按套收费,每套服务费9999元”的招牌。
这是颠覆性的、与整个传统中介行业开战的叫嚣,而喊出这样的口号,或许与其零售出身的基因摆脱不了关系。
鲍俊伟在采访中曾说到:“苏宁有房将是小店的主营业务,我们内部开玩笑说,在南京300万一套房子很常见,10套3000万,30套房子就1亿了,我们会产生很多销售额过亿元的苏宁小店。”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苏宁有房并不是第一个想要颠覆房屋中介的二手房买卖平台。
然而前车之鉴表明,“下楼买菜顺带买楼”的逻辑很难被市场所接受。
传统中介在房屋买卖的交易中,以自身为担保,承载着双方的信任问题和价格谈判问题,这是便利店里的房屋买卖所面临的难题。
直买直卖无中介以及低服务费这两个大胆尝试,房多多也有过,但结果是再次回到传统中介模式。
原因在于买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交易,从所处位置、房屋抵押按揭情况、到支付首付比例,都需要具备专业资质的中介人员全程解答疑问,交易过程中碰到政策变更,更需要有人随时灵活处理。
由买卖双方直接完成这些复杂操作,需要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对彼此的高度信任,以及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即使有专业人员电话指导,处理问题的人也还是交易双方,而不是中介。这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对于这一模式的阻力,苏宁易购还没有给出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该项目还在南京试点,需要在改进后于全国上线,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届时,苏宁将曾经在家电行业的价格战,打到了地产行业。
与此同时,公司承载着巨大的资金压力。2018年,公司发行债券100亿元,超过公司上市以来发行总债券的一半以上,长短期借款年末余额合计291.43亿元,同比上涨150.93%,公司有息负债率就此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
虽然资金压力上升,从2019年已经过去的3个月来看,苏宁并没有停止大幅扩张的脚步。
近期苏宁易购收购万达旗下37家百货,更体现其发展“生态型企业”的全方位布局,不放过任何一个接触消费者的线下平台。
1月,公告称其将出资5000万美元投资爱康国宾;
2月,成立快消集团,随后战略签约茅台,发力白酒生态圈;
3月,苏宁参与T3出行项目,腾讯、阿里、一汽、东风、长安均列入豪华股东阵营,总投资97.6亿元。
它已经不再是当年勇字当头,在国营家电和国美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的苏宁易购。
如今的它,一边采取着“跟风”的保守策略,一边又有着越来越大的野心,将手伸向了诸多陌生的领域。
金融、地产、零售、家电、网购、体育、物流……
步伐越跨越大,越跨越广,苏宁在2019年继续它的探险。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