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为什么总有人称外孙为外甥?是地区文化问题吗?
你好!我们老家河北唐山,就称外孙是外甥。
尤其是农村,姥爷、姥姥、舅舅、妗子、姨、姨夫,对姑娘生的男孩儿,都叫外甥。
当时流传着一个故事:爷爷带着孙子和外甥去河边洗澡。爷爷一下跳进水里,结果孙子哭着大喊:我爷爷死了!
外甥却说:我爷爷在家呢。
然后爷爷出来,抱着孙子就走了,把外甥留在原地。
之前都是当笑话来听的,其实这也反映了有些人,重男轻女的思想。
那个年代生的孩子多,而且都以有儿子为荣。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在一些人的眼里,女人生的孩子,随了丈夫的姓,就是外人了。
“甥”不是“孙”的意思,只是表示外嫁女人生的是男孩儿。
后来随着观念的转变,就逐渐的也有人把外甥,叫外孙了。
有朋友说不是地区文化,但它反映了一种文化变迁。你认为呢?
可能是方言问题,我们那里"外甥"和"外孙"不仔细听就容易混,因为发音相差无几。
我们知道,所谓"外孙"是与姥姥姥爷对应的关系。而"外甥"是与舅舅和姨对应的关系。外甥和外孙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称呼他的人却是父与子的关系。只有姥姥姥爷才能把女儿的孩子叫做外孙,舅舅和姨叫姐妹的孩子就只能是外甥了。
记得有一次,我姥爷来我家。家里那时候住草房,请了师傅来修草房。师傅问我姥爷:"老头是这孩子什么人?"
我姥爷说:"他是我外孙。"
由于方言,发音不清,那师傅没听明白,以为是外甥,就说:"你是他舅舅?"
后来他总算明白了,他说他不是这里人,有些听不明白。我姥爷说,叫外孙子就明白了。
我们那里,为了区别这个外甥与外孙,就出现了外甥另外还有一个叫法,叫"外孩"。
北方基本不区分外孙和外甥,尤其是在农村,姥姥姥爷,舅舅妗妗和姨夫姨叫嫁出去的姑娘的儿子,统称都是外甥。原因为何?
这是受中国传统男尊女卑文化的影响,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姑娘一家人就成别人家的人,比如张李氏,李家的姑娘,张家的儿媳,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夫唱妇随,女人没有把自己纳入娘家人的行列。中国古代女人甚至连个名字什么都没有,统称什么氏。
那随之而来的,女人的孩子在娘家人眼里就是外姓人,带回娘家,身份自然要低人一等,正所谓娘亲舅大,不会被高看一眼的。女人孩子的身份自然不会被明显区分。但是,所有的长辈称呼是要分的清的。这就是亲亲、尊尊。什么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姑姑姑父,姥爷姥姥,舅舅妗妗,姨妈姨夫,要分的倍儿清。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北方历经战乱,民族大融合,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征服汉族,北方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汉民,实为混血人。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少数民族对汉文化没有研究特别透,比如家庭成员关系,同一个人不同的称谓就出现了。但是,熟悉的人听了也知道属于什么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