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如何理解

首先中华文化,简写为“CCNGC”,是中华各地文化的泛称,包括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百越文化、荆楚文化等等。

第一,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

第二,历经数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和凤,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中国的民族标志。

第三,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1]历经数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

第四,中国源头,三皇五帝,文明探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大文明之一,也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

第五,东亚人群是从南方起源的,在史前时期进行了从南往北的迁徙。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东亚人是不断由北往南迁徙的。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北方人南迁就有三次,分别是:西晋末年开始的“五胡乱华”时期、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及唐、宋之交的“五代十国”。这些历史给学术界造成了一种“错觉”,即认为在史前时期,亚洲人也是由北往南迁移的,但“泛亚SNP计划”的成果颠覆了这个主流观点。对中国历史而言,这意味着,北方人的“老家”其实在南方。中国人的祖先先是到达了中国南方,在那里繁衍,此后再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已经确认,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的社会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传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这个时代叫做“古国时代”。这些文明都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社会阶层、社会成员、阶级的明显分化现象。

第六,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的历史。据此发现,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将修改。

第七,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第八,远古文化,智人时代,已经开始出现文化,此时期考古发现有织缝衣物和葬礼,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懂得耕作。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在湖南已有文献记载有第一个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开始出现,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区考古发现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第九,在红底上描绘出彩色的陶器)与龙山文化的黑陶为主要特色。

第十,仰韶文化年代约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范畴。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从挖掘的墓地遗迹证据显示,仰韶时期为母系社会。后来在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发现的龙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拥有更先进的建筑技术,除了石锄和石锹与兽骨与木制的锹之外,还使用石制的菜刀与镰刀与贝类制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变成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了。

第十一,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夏王朝晚期的河南洛阳二里头文化已有出现中国最早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其中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还有镶嵌录松石的兽面铜牌饰,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玉器有圭、璋、琮、钺、戈、刀等用品,与制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冈文化的遗址经研究确认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权历经多次变动,盘庚迁都到殷墟之前,应该已经迁都多次,二里头遗址可能也是被废弃的首都之一。

第十二,黄河下游出现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以外,还有处于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的河姆渡文化,这些遗迹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前半期,无论在中国的北方与南方都已经发展出农耕文化。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古代四川一带(古蜀)有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证明巴蜀地区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同等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并且一起继承之前的文化遗产,也可证明中华文化早期也是多元发展的,而中原文化是主体。

第十三,后来经过尧、舜、禹和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

第十四,符号图腾,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和凤,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中国的民族标志。

所以,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帝王自称“真龙天子”,具有权威的象征。龙是一种在中国传说中虚构的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长江文化

楚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赣文化、江淮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闽文化

其他

傩文化、藏文化、大坌坑文化

海洋文化

妈祖信仰、郑和信仰、天妃宫、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互相讨伐,促成了封建制度的萌芽。中国的知识份子或探讨救世的学问,或发明各种学术以利诸侯争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的年代。那时期产生的各学术,总称为诸子百家。


中华文化如何理解图1

我以为不能把中华文化定义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文化,更不应以为以儒家思想为支撑。中华文化,期码包括这几部分,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周易》八卦六十四卦、《诗经》、上古神话、诸子百家、儒家、道教和被称为封建迷信的大教、佛教经典、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医药等科技、《二十四史》、军事学、各民族的文化,等等。为什么把《论语》、《道德经》、佛经单列?因为他们作为独立的思想体系是不能同儒家、道家、佛教混为一谈的,今人应从今天角度直接解读原著,无需参照后人解释。上古神话、大教,作为民间的宗教现象一一一个真正的宗教,沒有宗教组织而自以知识状态存在的宗教,完全由信众因信而行的宗教,无疑是需要我们深入认识的。伊斯兰教已经很早传入我国。特别是中国的伊斯兰教,有别于本土伊斯兰教,是同儒家等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景教虽沒记入正史,但一块石碑一直在。据知情人士讲,现在的基督徒尽是景教的后代。基督教从明朝时传入我国,也被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利用其经义而创立自己的组织。他们都是中华大地上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上,没有任何自高自大自鸣不凡的声音说话的份儿。中华文明,无疑是生息在中华大地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劳动创造的,因此,也不能把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文化成就排除在外。《二十四史》属于官学,应单独考虑。中华文化的精髓是龙文化。龙文化今后还要发展,因此,无论对过去还是对将来,儒家不应成为基础也不能称作支撑。沒那么费劲,中华文化本身是有生命的,龙腾飞着。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14:47
下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15: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