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

本文转自——“孟津旅游”公号

身为土生土长的孟津人

在我幼时的认知里

孟津始终是作为一个

约定俗成的县制地名存在的

直到有一天

接触到一些地方文史资料后

我才脑洞大开

原来数千年前的孟津

还是九曲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

那么

如今还能找到这个古渡口的踪迹吗?

盟津、扣马

《尚书·解孔氏》记载:“孟地置津,故称孟津。”《论衡》则说:“武王伐纣,八百诸侯盟此,故谓盟津。”因此,孟津又有了“盟津”的别名。有地方学者说,古时所说的孟津遗址,在今会盟镇扣马村南邙山之下。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

扣马村古城门▲▲▲

扣马村位于孟津县最东端,南靠邙山,北依黄河,与孟州隔河相望。周边与古时的温县、孟县、偃师、巩义和孟津相邻,自古以来就有“闻鸡听五县”之说。走进扣马村,高高低低的房屋错落有致,街道上车来人往,和平常的村庄并没有什么两样。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2

扣马▲▲▲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大的古城门,虽历经风雨剥蚀,上面的长赢门三个字仍清晰可辨,大门两侧的砖瓦土层早已残破脱落,可恢弘的气势和厚重的历史气息仍令人肃然,城墙上镌刻的扣马两个篆字也隐隐透出几分古韵。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3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4

长赢门▲▲▲

有精通村史的村民告诉我,现在的扣马村原为扣马镇,后来分为扣马村和扣西村,黄河改道后,扣马村人全村迁移,真正的扣马村在距离现址东南5公里左右的位置。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5

清朝同治元年,为了抵御土匪侵扰,扣马村村民就着山势筑起了寨子,寨子原有四个寨门,时间一久,其余的三个寨门先后坍塌,只留下南门成为古寨曾经存在的历史见证。而这些村史,都记载在一通叫《新筑扣马寨碑记》的古碑刻上。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6

《重迁古夷齐祠碑记》▲▲▲

驱车赶往扣马村北的黄河边,一路空气湿润,景色旖旎,成片的鱼塘泛着阵阵涟漪,挨挨挤挤的荷叶亭亭如盖,随风荡起绿浪,好似行走在江南水乡一样。这里已被作为国家级湿地保护了起来。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7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8

大片芦苇郁郁葱葱,长势正好,河边的沙地上留有大大小小的脚印。黄河就在身边缓缓流淌着,它温柔安静得像个贤淑的妇人。河面早已不见渔人摆渡,偶尔会有几只白色的水鸟掠过水面,倏地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了。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9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0

谁能想象,3000多年前,这里曾是旌旗猎猎,八百诸侯会盟之地呢?话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偕太后、皇后前往中岳祭拜,“渡河过孟津”,并免了孟津县一年的赋税。那时的孟津渡想来也是风光无限吧?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1

古老的黄河就这样不舍昼夜地向东流着,不知流过了多少岁月,旧时的古渡口怕也风化在这岁月里了,而那曾经的往事仍然被后来的人们记录着,品咂着,成为了历史永久的见证。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2

说起扣马村名的由来,从事孟津村地名研究多年的文化学者孙顺通先生说,这和商朝末年两位“大贤”伯夷、叔齐有关,同时也牵连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武王伐纣。在扣马村文化活动广场的舞台上,就绘有一幅描述八百诸候会孟津,伯夷叔齐扣马谏的巨幅图案,画面上旌旗猎猎,场面宏大。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3

孙老从小是在扣马村附近长大的,他告诉我幼时村里每每唱大戏,总会演一出垫场戏,挂着长胡子的老圣官一开腔就是这几句戏词:“昔日里有个二大贤,弟兄二人让江山,兄让弟来弟不做,弟让兄来兄不担……”小时候,他听不懂啥意思,长大了才知道这戏里唱的是孤竹国公子伯夷叔齐的故事。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4

孤竹国是3000多年前商代的一个方国,据专家考证,在今河北省卢龙西一带。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亚微年事渐高,沉疴难起,欲立幼子叔齐为王位继承人。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5

长子伯夷得知父亲的心意后,为成全弟弟,离家出走数月不归,谁想那叔齐也是个谦谦君子,认为按惯例王位应该是哥哥的,自己占了不妥,竟也出逃了。后来兄弟俩在首阳山相遇,抱头大哭一场后,在此隐居下来。当年的首阳山就在今天扣马村的南边,距离很近。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6

殷商末年,纣王肉林酒池,荒淫无道,周武王在同盟山下修建了会盟台,与天下诸侯会师孟津,准备攻打朝歌,声势浩大。伯夷和叔齐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下山拦住武王的马头,苦苦进谏,说:“你的父亲(周文王)刚死,还没安葬,你就大动干戈,这能称为‘孝’吗?你作为商的臣子,竟要去杀君主,这能称为‘忠’吗?”两人指责武王伐纣为不忠不孝,令武王十分恼火。幸好姜太公为他们讲情,说他们是“义人”,才没惹上杀身之祸。后来,这段历史被司马迁写在了《史记·伯夷列传》中:“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当然,周武王并未听从伯夷、叔齐的劝谏,毅然率军横渡黄河,挥师北上,一举攻入朝歌,结束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建立周朝。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7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8

为了纪念伯夷叔齐两位义人,后人把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这个地方叫做扣马村。《古今图书集成》卷《河南府古迹考·孟津县》也有这样的记载:“扣马村:在县东三十五里。相传周武王伐纣,师会孟津,伯夷、叔齐扣马而谏,即其地。”

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19孟津古渡口全景(孟津古渡口新闻)图20

伯夷叔齐祠碑记▲▲▲

扣马,这个古老的村庄见证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即商代末年,八百诸侯会孟津、伯夷叔齐扣马谏风云际会的历史,据此推算村史已有3000余年。

3000年间

这个古老的村子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变迁?

如今

还能找到哪些历史遗存?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1月10日 15:02
下一篇 2023年01月10日 15: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