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 天 时间: 月 日
1.种群在 就是种群密度。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 ,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 的方法。例如,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 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P2)
2.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 ;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 。(P2)
3.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 。(P3)
4.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死亡率是指在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P3)
5.以下三图像(上端指老年个体)依次表示的年龄结构类型是 、 、 。
6.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P4)
7.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 。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P4)
8.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 、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 ,进而影响种群密度。(P4)
9.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 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P5“探究·实践”)
10.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法和 法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P5“探究·实践”)
11.很难捕获的猛禽、猛兽类生物,种群数量往往很少,很难直接观察或捕捉到该生物。此种情况下可统计其足迹、粪便、巢穴、声音、影像等对该生物进行计数:①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恒温动物的照片和视频,然后分析计数;②根据动物的粪便特征计数;③通过动物的声音等其他特征进行计数。(P6“生物科技进展”)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时间: 月 日
1.数学模型是用来 的数学形式。(P7)
2.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常见的有① ,优点是 ;② ,优点是 。
3.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P6)
4.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形成的原因(模型假设): ,用数学公式表示 。
各字母的含义分别是 λ: ;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0: 。
5.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其大小与 有关。
6.“S”形曲线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S形曲线中捕鱼的最佳时期是 ,(捕捞后剩余 ),原因是 。
8.建立 ,从而提高 ,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9.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 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 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P11)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时间: 月 日
1.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例如,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 ,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为新的植株,这主要是受 的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这主要是受气温降低的影响;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动物种群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也常常发生个体的死亡,而对于东亚飞蝗来说, 正是其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P14)
2.应当指出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因素,而对于动物来说, 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P14)
3.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这些因素称为 因素。而气温和干旱气候因素以及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 因素。(P16“小字内容”)
4.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P16)
第1节
1.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逐个计数 估算 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 2.样方法 样方法 3.标记重捕法 4.新产生 单位时间内死亡 5.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6.各年龄期 7.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8.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与迁出率 出生率 9.双子叶 10.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 等距取样
第2节
1.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 2.数学公式 科学、准确 曲线图 直观 4.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Nt=N0×λt 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 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5.环境容纳量 环境条件
6.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7.大于K/2 K/2 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8.自然保护区 环境容纳量 9.抽样检测 自行渗入 沉降
第3节
1.郁闭度 气温升高 气候干旱 2.食物日益充足 3.密度制约 非密度制约 4.有害生物的防治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第36天 时间: 月 日
1.在相同 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P22)
2.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另外一些问题,例如:群落的 、优势种、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P22)
3.一个群落中 ,称为物种丰富度。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P23)
4.种间关系主要有 (互惠)、 、 、捕食和寄生等。(P24)
5.原始合作: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 。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P24)
6.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如,翠鸟捕鱼。
: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例如,马蛔虫与马。
种间竞争: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 的现象。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鬓鬣狗。(P24)
7.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结构和水平结构等。(P25)
8.植物的分层与对 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等 的能力。除了光照,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 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 等。(P26)
9.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和 ,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P26)
10.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例如,某草地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 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 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 分布。(P26)
11.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 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P27)
1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 , 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niche)。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 、食物、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 、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P27)
13.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的结果。(P28)
14.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许多土壤动物有较 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 ,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常用 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 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P30“探究·实践”)
15.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二是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 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P30“探究·实践”)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时间: 月 日
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 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 等类型。(P33)
2.在荒漠中,一眼望去,只见沙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 ,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P33)
3.荒漠中的生物具有 的特性。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 的环境(P33)
4.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 。
在草原上,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P34)
5.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 或 的特点。(P34)
6.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 场所。(P34)
7.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 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P35)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时间: 月 日
1.随着时间的推移 ,叫作群落演替。(P38)
2.裸岩上的演替要经历 、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 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P39)
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其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P41)
4.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 ,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 ,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 ,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P41)
5.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 ,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因此,群落就不断地演替。无论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还是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P41)
6.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P42)
7.我国2003年1月20日开始执行的《退耕还林条例》明确提出 和退牧还原等要求。(P43)
第1节
1.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 2.丰富度 种间关系 演替 3.物种数目 4.原始合作 互利共生 种间竞争
5.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6.相互依存 捕食 寄生 相互排斥
7.垂直 8.光的利用 阳光 环境资源 温度 水分、无机盐 9.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 10.盐碱度 自身生长特点 镶嵌 11.季节 12.空间位置 占用资源 栖息地 天敌 种群密度 13.协同进化 14.强 微小 取样器取样 种类 15.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多度等级
第2节
1.物种组成 荒漠、草原、森林 2.不均匀 3.耐旱 缺乏水分 4.简单 5.挖洞 快速奔跑 6.食物和栖息 7.外貌和结构
第3节
1.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地衣阶段 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阳光 3.土壤 种子 繁殖体 4.慢 快 增多 5.增长或得以维持 6.速度 方向 7.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37天 时间: 月 日
1.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P48)
2.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 ,以及 之间的关系。(P49)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 、 和 ,其中生产者为 ,消费者和分解者为 。(P50)
4.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 。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 。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 。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P50)
5.植物一定是生产者吗? ;动物一定是消费者吗? ;细菌、真菌一定是分解者吗? 。
6.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通过 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P51)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的 和 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P52)
8.生态系统具有 、 和 三大基本功能。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时间: 月 日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 和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54)
2.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 。(P55)
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的关系: 。
4.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两个去向)= + 。
除最高营养级外,其余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三个去向)= 。
除最高营养级外,其余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四个去向)= 。
5.能量流动的特点① 原因:
②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未利用”是指未被 ,也未被 和 利用的能量。(P56图示)
7.能量在相邻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100% , 大约为 。
8.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序性将增加。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可以通过获取 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P95“学科交叉”)
9.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作 金字塔。如果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量(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之间的关系,就形成 金字塔。如果表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就形成数量金字塔。它们统称为 金字塔。(P57)
10.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桑基鱼塘、沼气池。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的部分。例:合理放牧、锄草、捉虫。(P58)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时间: 月 日
1.组成生物体的 ,都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 。(P63)
2.物质在生态系统中 的特点,对于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多方面的启示。(P63)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是以 形式循环的。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依赖 、 。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主要依赖 (分解者通常称之为 。),还可以 。
4.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应主要做哪些工作① ;②
5.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 。一旦含有铅的生物被更高营养级的动物食用,铅就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P64)
6.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 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7.尽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交织在一起,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 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 的,而且流动是单方向不循环的。
8.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 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例如,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恒温箱1 h灭菌)。(P65“探究·实践”)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时间: 月 日
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 ,也可以是 。(P69)
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 ,诸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这就是化学信息。(P69)
3.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这些动作也能够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即动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P69)
4.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有信息产生的部位—— ;也有信息传播的媒介—— ,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均可以传播信息;还需要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 。(P69)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 之间,也发生在 之间,还能发生在 之间。
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有:
① ,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的萌发;
②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花引蝶,动物释放信息素吸引异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狼靠兔的气味捕食。
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 ;二是 。(P71)
8.利用模拟的 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P71)
9.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 防治、 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P72)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时间: 月 日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 。(P73)
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 相对稳定。第二, :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第三, ,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由此可见,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P74)
3. 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P74)
4.人们把生态系统 或 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P75)
5.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P75)
6.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 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 稳定性。(P75)
7.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 越多, 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稳定性就越高。(P75)
8.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P76)
9.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 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与 的协调。(P76)
10.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生态缸)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P78“探究·实践”)
11.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 。(P78“探究·实践”)
第1节
1.生态系统 生物圈 2.组成成分 各组分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自养生物 异养生物
4.基石 物质循环 无机物 5.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6.食物链 7.营养结构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8.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第2节
1.输入 传递 转化 散失 2.太阳 3.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4.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呼吸作用+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利用 5.①单向流动 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散失的热能无法被利用 ②逐级递减 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都有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散失,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一部分未利用 6.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后一个营养级 分解者 7.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10%~20% 8.能量 9.能量 生物量 生态
10.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能量流动 对人类最有益
第3节
1.C、H、O、N、P、S等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循环往复运动 3.CO2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 4.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5.生物富集 6.载体 食物链(网) 动力 7.反复 逐级递减 8.土壤微生物
第4节
1.非生物环境 生物个体或群体 2.化学物质 4.信息源 信道 信息受体 5.同种生物 不同生物 生物与无机环境
6.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 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7.农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8.动物信息 9.化学 生物
第5节
1.生态平衡 2.各组分保持 功能平衡 收支平衡 3.负反馈 4.维持 恢复 5.自我调节 6.抵抗力 恢复力 7.组分 食物网 抵抗力 9.干扰 自我调节 物质 能量 结构 功能 11.阳光直接照射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38天 时间: 月 日
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 。(P82)
2.生态足迹,又叫 ,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P82)
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P83)
4.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 生态足迹。增加的部分既包括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又如,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也会 生态足迹。(P84)
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 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P85)
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 、 和 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P87)
7.我国政府倡导 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P87)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时间: 月 日
1.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P90)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 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 价值(也叫做 ,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 它的直接价值。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 保护和 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 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P94)
4.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 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此外,建立 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等,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P95)
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处理好 与 的相互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废物的重复利用等。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 开发和利用。(P95)
第3节 生态工程
第39天 时间: 月 日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 学和 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 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效益和 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 的工程体系。(P99)
2.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 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 、循环、 等生态学基本原理。(P99)
3.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 关系的条件。(P99)
4.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 与 ,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如图)(P100)
“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示示意图
5.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 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 ,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P101)
6.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其次,人类处在一个 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P101)
7.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P106)
8.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 和 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P106)
第1节
1.生态足迹 2.生态占用 4.增大 增大 5.生物多样性
6.经济 社会 生态 7.生态文明
第2节
1.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2.潜在 间接 生态功能 直接 大于 3.就地 易地 自然保护区 4.植物园、动物园 精子库、种子库 5.人 自然 禁止
第3节
1.生态 系统 生态学 经济 生态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自我调节 协调 自生 3.互利共存 4.迁移 转化
5.协调 环境容纳量 6.协同进化 社会—经济—自然 8.工程学 生态学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