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名取自“昌大南疆 "、"南方昌盛”之意
据《禹贡》记载,汉高祖5年(公元 前202年 ),汉将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南昌的历史非常悠久,境内曾出土过50万年前的石器,说明5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跃在南昌地区,古时候南昌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为“三苗”,早期属于扬州管辖,战国时期归属于楚,且是吴、楚交借的地方,《左传》记载: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东汉时期属于九江郡,也就是那时候定下的南昌地名。
与南昌邑有关
2011年3月因抢救性发觉被盗墓葬发现的海昏侯墓中出土文物中清晰印也“南昌邑”的字样,因而有人认为南昌之名与昌邑王的南昌邑有关。海昏侯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彻之孙,公元前92年出生于昌邑,刘贺的童年是在昌邑度过的,因此对故乡有这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在经过当了27天皇帝被废,再被从昌邑赶到南昌这个远离故乡的地方,经过了大起大落之后,年岁渐长后非常思念故乡,因此将地处南方的封地改地名为“南昌邑”
历史上南昌地界算不上大,甚至古代的历史意义还不如九江,百科记载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291年(晋元康初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城市随着东晋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589年(隋开皇九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622年(唐武德五年),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林士弘,复为洪州,设总管府。625年(武德八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初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称洪州。建中年间(780-783),置江南西道观察使。865年(咸通六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所以古代历史上九江的政治地位是高于南昌的。
南昌发生的故事
所以南昌地名的由来古籍中并没有太多详尽的记载。关于名字的典故更是寥寥无几,不过关于南昌的典故还是有的。
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出自著名的《滕王阁序》,徐儒是人名徐儒子的简称,属于东汉时期豫章南昌人,据《后汉书·徐稚传》记载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陈蕃曾多次赠粮给徐孺子,徐认为“非自力而不食”,于是全部转送给贫苦人家。徐孺子谢世后,葬于南昌市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旧城壕沟边,后人为纪念这位东汉著名的高士,曾于南昌市内的青山湖畔建徐孺子祠堂,北宋诗人黄庭坚游学南昌期间拜谒徐祠后写道:“乔木幽人三亩宅, 生刍一束向谁论。藤萝得意干云日, 箫鼓何心进酒樽。白屋可能无孺子, 黄堂不是欠陈蕃。古人冷淡今人笑, 湖水年年到旧痕。”现在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高(士)桥均是以徐稚的字号命名的。
2、"以貌取人”的典故吗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说子游是子羽家乡武城的地方官,孔子问他:“ 你在地方上发现什么贤人没有?”子游解答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品行高洁端正,光明磊落,不走歪门邪道,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到我的房里来。”应该说,子游是很欣赏子羽的,认为他有君子之才,并把他推荐给孔子。后来,子羽到江淮流域各地去游历,积极传布儒家学术思想,据说,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其才干和品德为当时各诸侯国所认可。作为孔门的传道者之一,他贤名远扬,名声大振。 孔子听说后,感叹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孔老夫子勇于承认错误,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成语“以貌取人”的典故也就由此而来。春秋时期,南昌属吴国的西境,临楚国的东境,即所谓的“吴头楚尾”,战国时江西全境属楚,长时间维持着封闭而相对和平的生活。鄱阳湖区虽也富饶,经济开发却晚于太湖和洞庭湖地区,文化发展也落后于长江中游的荆州和下游的扬州。 子羽身体力行,教诲生徒,奔走列国,深入南楚腹地,传播齐鲁文化,推动了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其学术思想对楚地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子羽在南昌定居,开设讲坛,“传夫子之道,友教士大夫”,可以说是开宗立派,很有成就,标志着中原文化开始传入南昌地区。 南昌对这位“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倍加敬仰,一是立墓立祠,树碑立亭,以示祭祀;二是吟诗题咏,追慕先人,以示缅怀。南昌市至今还能寻觅到不少有关澹台灭明的史迹。
3、八一起义
这个是近代的事迹,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4、洪都之战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守城方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指挥,其他主要参战将领还有邓愈、赵德胜等。
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南昌其实流传着很多的故事,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记载,就像海昏侯墓发掘前很多让人难以解释的事情在其发掘后都能够解释清楚,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能出现新的证明更具说服力的典故来解释“南昌”的由来呢。
大家都知道,江西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而南昌历来是江西的省府,自古以来这里就汇粹了整个江西的秀气、灵气和人气。从江西版图上来看,南昌正好位于江西的“心脏”地带,宛如一颗挂在胸前熠熠生辉的极品宝石。眺望昌北,你不仅会艳羡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更会为那风姿绝美的万丈庐山所震慑,据古代的风水之说,南昌正是一块依山榜水的风水宝地,这样的好地方在整个中国也是少有的。难怪当年郁郁不得志的王勃会在这里作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南昌有一个别称叫“洪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南昌地处赣江,鄱阳湖和长江,两江一湖的交汇地带,“襟三江而带五湖”,历来洪水肆虐,这里的先民饱受洪水之苦。面对天灾,他们没有一味的埋愿老天的不公亦或迁徙他所安家,而是勇于直面大自然的考验,,每遇洪水都能战而胜之,是他们保证了南昌的繁荣。先民们就用“洪城”二字树立起了一座不倒丰碑。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