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胜利为什么《道德经》提倡“战胜以丧礼处之”


有很多士兵,在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生涯之后,已经很难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甚至患上了“战场综合症”这样的疾病。因为战场和生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大环境。

治国和用兵,其宗旨也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是要生产,一个是要毁灭;一个是要建设,一个是要破坏;一个是要养生保命,一个是要取人性命。所以二者使用的方法也完全不同,老子概括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以正治国”,正是以清静临天下,以无为之道治国。如此,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但用兵却完全相反,多使诡诈之术,提倡令行禁止,推崇制敌取胜。

《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用兵作战,讲究的是千变万化、出其不意,运用种种方法欺骗和打击敌人。所以,明明能征善战,面对敌人时却装作软弱无能;本来准备用兵,却伪装成不准备打仗;要攻打近处的目标,却给敌人造成攻击远处的假象;要攻打远处的目标,却装作要在近处攻击。

敌人贪心就用小利来引诱他上当;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取他;敌人实力雄厚就要谨慎防备;敌人强大就暂时避开其锋芒;敌人容易冲动发怒,就设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对于小心谨慎的敌人,要千方百计骄纵他,使其丧失警惕;敌人安逸就设法骚扰他,搞得他疲劳不堪;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让他分裂。

可以看出,用兵作战的宗旨,是运用各种智巧手段打击和瓦解敌人。兵法本身就是为斗争、为伤害他人而生的一门艺术。

面对胜利为什么《道德经》提倡“战胜以丧礼处之”图1

《战国策》记载:郑同北上见赵王,谈到兵法的时候,赵王说:“我不喜欢兵法。”郑同听了这话顿时拍手仰天大笑。

他说:“兵法本来就是天下最狡诈的人喜欢的东西,我原来就猜想大王您不喜欢它。我早先也曾用兵法游说过魏昭王,昭王也说不喜欢,我就说:‘大王的行为能比得上许由吗?许由并没有被世俗的名利牵累,所以不接受尧的禅让。可是现在大王已经接受了先王遗留下的江山,您想要保持祖先的灵魂不受侵扰吗?’”

“魏昭王说:‘那是当然的。’我又说,现在如果有人带着随侯之珠,持丘出产的美玉,揣着万金之财,一个人独自在野外露宿。本身没有孟贲那样的威武、荆庆那样的果断,身边也没有强弓利箭来防御,那么不超过一个晚上,就会被人害死的。”

“现在有强大贪婪的国家进逼大王的边境,向大王索取疆土,晓之以理、动之以义,它们都不会听从。在这种情况下,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它们呢?大王您如果不讲求用兵的策略,那么邻国的野心就会得逞了。”赵王说:“寡人请求你多加指教。”

所以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明知道大军过处,赤地千里,打起仗来对双方百姓都没有好处;明知道战争带来的是伤害,那为什么还要打仗?因为不得已,因为要保护自己,因为要守卫家园。

面对胜利为什么《道德经》提倡“战胜以丧礼处之”图2

所以君子行兵事,“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达到作战的目的就可以停止了,而不要好战、好杀人、好以武力逞强、好以军事取胜。

战争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要去喜欢它,不要去赞美推崇它,更不要去依赖它,“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军士斗志旺盛,手执利器则无往而不胜;但如果百姓都像士兵一样手执利器,斗志旺盛,国家就会混乱。领导者个人意志贯彻得越彻底,军队就越发令行禁止;但如果国家也这样去治理,往往就容易发生大的祸患。

用兵崇尚智巧,以智作战则百战百胜;但百姓之间诡诈欺骗的智巧越多,群体中各种不可思议的奸邪之事就会层出不穷。军令繁多而精细,则军纪严明;但国家的禁忌、约束越多,百姓就越贫苦,盗贼就会越多。

因此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又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以此来表明作战与民生之间的差别。正因为治国与治军的宗旨完全相反,所以当军阀头子当政,用管理军队的方法来治理百姓时,往往就会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面对胜利为什么《道德经》提倡“战胜以丧礼处之”图3

战国时,秦国使用严峻的律法来治理国家,富国强兵而横扫六国,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但如此强大的秦王朝却仅存十多年,二世而灭。

西汉贾宜在《过秦论》中总结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朝为什么这么快就灭亡,正是因为没有重视“攻守之势异也”。秦国统一天下之前,是为了攻取天下,所以治国以征战为目的,一切为战争服务,实施“军事管制”更能保证效率与秩序。而统一天下之后,则是为了守牧天下,攻守之势已经发生转换,就需要转换治国方式,以民生为要务,“以正治国”了。

而我们现在,却又恰好反过来,推崇战场上的“弱肉强食”,发扬“狼性文化”,人与人之间相互敌对攻伐,不信任关系越来越紧张,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什么会被大家默认为丛林?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道德经是宇宙人生真理的示现,是指导人们依道而为的宝典。万物作而弗始,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直接切入当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直接天地人依道而生,共生共存,自然无我而道,不分你我而共为一体。

无中生有,真空妙有,一样表达,一个真理。凡人有分别、见差别,见道开悟,无分别,见平等。分别差别的最高处,在世间显示为战争。见道开悟不处战争,但以无分别和见平等的角度又不避战争,对战争也有劝导和教化。

道德经:“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作为有道者的老子当然不处兵,但是面对利益冲突、欲望膨胀,世间人也一定会用兵进行平衡的。当然老子也是知道,战争相对来说,一方是正义的,一方是非正义的。所以他刚开始是劝大家,现在是劝君子这一方。告诉君子这一方,兵者非君子之器,是不得已而用的,要适可而止。老子是最懂人心态,从刚开始不得已进入战争,到因战争而放大人的心性,会形成错识的判断。

因悟道的老子是菩萨心肠,观照到众生的相互残杀,而对因战而亡的众生心生慈悲:“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这既是悲悯之心,也是劝告,人们啊,要醒悟了,都是一体的自己啊。

一场战争,杀红了眼,丧失了本性,胜为王,败为寇。为战胜而欢呼雀跃,庆祝狂欢之时,老子还是不忘补上一句:“战胜以丧礼处之。”胜了谁呀?胜了自己呀。同一个天地,同体的化身呀。即使是战胜也是丧事,举行丧礼进行反省吧!


面对胜利为什么《道德经》提倡“战胜以丧礼处之”图4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13:51
下一篇 2022年12月15日 14:11

相关推荐